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全身多脏器受累的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众多的细胞因子(如IL-10、IL-2、IL-1、TNF-α、IFN-γ等)、多克隆的自身抗体(如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Rib抗体等)及补体系统(C3、C4及其分解的片段)均参与其病理损伤过程。国外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通过前瞻性临床对照实验证实血浆置换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SLE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血浆置换治疗 ERYTHEMATOSUS 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并发症 抗双链DNA抗体
  • 简介:[摘要] 目的:正念减压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为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正念减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正念减压疗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发SLE患者的骨密度状态及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2018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初发SLE患者纳入此横断面研究,同时纳入年龄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在治疗前均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腰椎及双髋关节骨密度。收集患者包括骨密度在内的临床数据。根据骨密度值将患者分组为骨密度正常组、骨密度减低组。组间计量资料采用Student-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统计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共89例符合条件初发SLE患者、20名健康者纳入研究,约52.8%(47例)初发SLE患者存在骨密度减低。初发SLE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和髋关节骨密度低于健康者[(0.97±0.14)g/cm2,(1.08±0.10)g/cm2,t=3.548,P<0.01;(0.88±0.15)g/cm2,(1.00±0.08)g/cm2,t=3.878,P<0.01]。初发SLE患者骨密度减低组腰椎及髋关节骨密度低于骨密度正常组[(0.88±0.10)g/cm2,(0.80±0.11)g/cm2;(1.07±0.11)g/cm2,(0.97±0.13)g/cm2]。与骨密度正常组相比,骨密度减低组患者的BMI减低[(19.2±2.0)kg/m2和(23.2±3.6)kg/m2,t=3.678,P<0.01],病程相对更长[(45.7±7.7)周和(16.0±19.5)周,t=-3.306,P<0.01]。此外,骨密度减低组患者存在低25羟维生素D3(25-OH-VD3)[(9±5)nmol/L和(12±7)nmol/L,t=1.385,P>0.05],高骨代谢标志物水平(B胶原降解产物)[0.62(0.21,1.61)ng/ml和0.43(0.19,0.88)ng/ml,Z=0.624,P>0.05]等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发SLE患者的骨密度较健康患者的低,其中约52.8%存在骨密度减低。此部分患者存在低BMI、长病程特点。与骨密度正常的初发SLE组相比,骨密度减低的初发SLE组患者的25-OH-VD3水平呈减低趋势,其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更高,虽然目前研究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对临床有一定提示意义。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骨,密度 未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综合护理干预 生存质量
  • 作者: 熊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风湿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针对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症的患者,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选我院在2021年5月-2022年6月接诊的120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症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分两组对其按照科室内的常规护理标准及流程来展开护理工作或者是在前项基础上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方法,各组人数均为80,分别为一般护理组和连续性护理组,在研究中,需要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等多项指标的评分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连续性护理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要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而治疗依从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则要更高。结论:对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症的患者展开治疗工作的过程当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模式来展开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最终的护理效果,提高其依从性,让患者的情绪更加稳定,避免其因自身病症而产生抑郁与焦虑感,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为其创造更加优越的预后恢复条件,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 连续性护理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来我院治疗的患者,结合住院号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参与研究成员各40例,单号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双号的实验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见存在明显差距,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实现心理状态的科学改善,不良情绪的科学排解,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病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呈现P<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2020.01-2021.01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组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将此52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下不同时段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心理弹性评分(CD-RISC)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二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后,各项心理状态指标评分变化差异如下:实施护理干预前,组间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心理弹性评分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评分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心理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理状态 焦虑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将循证护理方法作用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中的使用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成B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给予基本护理干预,对于B组50例患者在基本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论:B组患者在显效效果患者有20例,其中护理效果有效的28例,护理效果表现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显示为显效的有22例,显示为有效18例,无效的有10例,护理总有效率80.00%,B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B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是96.00%显著优于A组60.00%(p<0.05)。结果: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开展循证护理,不但能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率,还能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时长,提高康复效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在护理期间选择循证护理干预操作,对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的时间区间在2021年2月到2022年1月,样本量为60名,将样本分为A组和B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和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种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A组80.00%,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循证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中甲状腺功能检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治疗的作用。方法:样本案例选取我院在2020年7月-2021年5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0例以及身体健康人员90例,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甲状腺功能检验。比较两组的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指标差异明显(P

  • 标签: 甲状腺功能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干预理论(KAP)的分级药学服务模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22年2月—2023年2月,选取医院门诊收治的118例SLE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药学组与常规组,各5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用药指导,药学组实施分级药学服务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用药情况、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药学组的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药物素养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临床慢阻肺问卷(CCQ)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级药学服务 系统性红斑狼疮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取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1月至12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临床分组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40例(延续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护能力评分两项临床数据。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01)。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上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增加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同时也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在SAS、SD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4例,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综合组42例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在SAS、SDS评分互比,无差距,P>0.05。护理后,两组在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而综合组在SAS、SD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综合护理 SAS S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激励式心理护理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激励式心理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不良情绪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在SAS、SD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4例,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综合组42例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在SAS、SDS评分互比,无差距,P>0.05。护理后,两组在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而综合组在SAS、SD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综合护理 SAS SDS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结核病的发生率、临床特征以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研究分析了1995至2004年期间在我院随诊的915例SLE者中的42例并发结核病的患者,结核病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微生物学及组织学检查,并记录其受累器官、治疗药物以及疗效.结果42例患者中33例女性,9例男性,年龄16~52岁(平均28岁),病程2月至6年(平均26月),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42例)、咳嗽(25例)、骨关节痛(15例)、淋巴结肿大(8例)和头痛(4例).受累器官包括肺32例(76.2%),肺外结核者18例(42.9%),其中结核性脑膜炎6例、骨关节结核4例、结核性腹膜炎2例和淋巴结结核6例.单器官受累者34例,其中一例经经验性治疗后好转,多器官受累者8例.仅4例患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其阳性率9.5%.全部患者在诊断结核病前均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41例患者经联合抗痨治疗(INH+Rif+Eth或+Pyra),仅1例经INH+Rif+Eth治疗1月后改左氧氟沙星治疗2年,39例抗痨治疗后痊愈.结论SLE患者结核病以及肺外结核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强的松使用可能与结核病的发生相关.早期诊断较困难,抗痨治疗有效.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结核 结核 骨关节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症状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以消化症状为首要表现者往往容易误诊。本文报告了以阑尾炎相关症状为首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1例并做相关文献回顾。

  • 标签: 腹痛 系统性红斑狼疮 急性阑尾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