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报告1例严重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成功处理体会。方法开放性骨箍骨折合并股动脉破裂,直肠损伤、前尿道碾挫伤,后期出现严重感染,需敞开创口,加强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结果骨盆开放性骨折,右髋离断创面,经敞开引流,半月植皮存活良好,创面愈合良好。结论骨盆开放性骨折,截肢创面,需充分敞开创口,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腹前有活力组织右移,并左侧相对健康组织VSD引流、植皮手术后,换取创口愈合。

  • 标签: 骨盆骨折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初期气道开放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需行心肺复苏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插管治疗,观察组行序贯性气道开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气道开放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气道开放时间较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早,P<0.05;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分别为89.19%、83.78%,均高于对照组57.76%、51.35%,P<0.05。结论针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行序贯性气道开放治疗效果理想,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自主护理能力,提升患者存活率,推荐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序贯性气道开放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外敷治疗肛周脓肿术后感染开放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行肛周脓肿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两组均接受根治性切开引流治疗。对照组于术后对患者手术创口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组则加用康复新液外敷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用药后红肿消失、肉芽组织开始生长及创口愈合时间均高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外敷治疗肛周脓肿术后感染开放伤口效果显著,可有效加速创口愈合,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肛周脓肿术 术后感染 康复新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外固定支架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5,进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15,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平均时间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t=12.536,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分别为93.3%和60.0%(u=17.317,P<0.05)。结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外固定支架术后采取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率。

  • 标签: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开放切口疝修补术(OVHR)与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LVH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壁切口疝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组44例,腹腔镜组20例。结果二组在手术时间、切口感染、血清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在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开放组。腹腔镜组组1例因粘连严重,分离粘连过程中出现肠漏,中转开腹手术。二组均无死亡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开放组复发3例,腹腔镜组未见复发。结论二种治疗方法同样安全有效,但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腹腔镜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3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别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共15例,给予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手术,对照组患者共15例,给予患者实施开放性手术,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股沟疝腹腔镜术进行治疗后,在并发症发生率、止痛剂应用次数、手术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等方面均优于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股沟疝腹腔镜术对于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来说,安全可行,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腹腔镜术 开放性手术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43例在我院接受综合护理的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患者和43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综合护理的患者分为C组,选择常规护理的患者分为D组,研究C组和D组的护理结局。结果 C组和D组护理满意度有很大差距,C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并发症发生率有很大差距,C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C组和D组ADL评分无太大差距,P>0.05;护理后,C组和D组ADL评分有很大差距,C组ADL评分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效果明显,优势突出,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隐睾发生传统开放手术常规护理与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份呢——2017年6月份收治的小儿隐睾治疗的患儿89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腹腔组患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传统组患儿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开展常规的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治疗配合度。结果腹腔镜组患儿临床配合度总优良率达到93.62%(44/47),较比对照组83.33%(35/42)的总优良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比传统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隐睾采用腹腔镜手术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大大提高,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的降低,利于患儿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隐睾 腹腔镜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将钢板外置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评估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本次研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该时段将我院中资料登记有效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时,均采用锁定钢板外治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评估所有患者的骨折的稳定和愈合恢复状况。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所有患者的骨折愈合恢复状况良好,患者的愈合恢复时间为16~48周,患者恢复平均时间为26.8±3.4周。4名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出现局部软组织少量坏死并对其进行清创换药后愈合恢复状况良好,一名患者出现钉道感染,经换药后恢复。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骨折端稳定,未见断裂或其他问题的情况。结论:本研究表明,针对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外治方案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骨折的稳定与愈合。锁定钢板外置应用于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产生的效果良好,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骨折愈合状况。

  • 标签: 开放性胫骨骨折 钢板外置 骨折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开放三孩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及政策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航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地、外地建册的孕妇1931例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并整理其一般资料,分析居民生育意愿差异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居民生育意愿及政策影响因素。 结果 三胎政策开放后,近三年本地生三胎的例数为5例(1.15%),外地生三胎的例数为137例(9.19%),愿意生三胎的居民和不愿意生三胎的居民在经济收入、育儿压力、家庭形态均有差异,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经济收入、育儿压力、家庭形态是居民患者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 三胎政策开放后,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较多,需加强政策宣教支持,加大福利待遇,提高女性生育意愿。

  • 标签: 三胎政策 生育意愿 政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CT当中的岛征、黑洞征和联合征象对于患者原发性脑出血是否出现早期血肿扩大问题具有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这段时间我院收治的患有原发性脑出血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出现早期血肿扩大(HE)患者为40例,未出现早期血肿扩大(HE)患者为80例,针对两组患者具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三种征象对于早期HE预测具有的诊断作用。结果:将入院GCS评分、入院收缩压、初始血肿量、高血压史、黑洞征、岛征作为自变量,将早期HE作为因变量,在Logistic回归分析当中显示,入院GCS评分比较低,黑洞征、岛征、黑洞征/岛征属于早期HE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黑洞征和岛征之间进行联合诊断,在特异度方面、敏感度方面和单纯结合黑洞征、岛征象比明显更高,结论:针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是否出现早期血肿扩大进行预测时,结合黑洞征、岛征联合征象,获得的预测效果更好,价值性更为明显,因此,在针对早期血肿扩大进行预测时,应积极将联合征象运用其中。

  • 标签: 黑洞征 联合征象 原发性脑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中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6月无大血管损伤和肺组织损伤的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108例资料,2016年4月前32例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以后76例不留置纵隔引流管。比较2组术后再次置管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不引流组2例因气胸需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组均于术后第1天拔除纵隔引流管,无再次置管,2组术后再次置管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0)。不引流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2.9±0.8)显著低于引流组(4.5±0.8)(t=9.080,P=0.000),术后住院时间[(3.1±0.7)d]显著短于引流组[(4.0±0.6)d](t=6.200,P=0.000),2组术后第3天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933)。结论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安全可行,有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纵隔引流管 肋缘下 胸腺扩大切除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的构建及应用于外科全麻手术患者。方法:本院手术室从2021年开始试行细节护理,从2022年3月~2023年3月手术室收治病人中抽取75例纳入本次研究实施后组;另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常规麻醉护理管理下手术室收治病人中抽取75例纳入本次研究实施前组。对比细节护理实施前后,麻醉苏醒期患者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统计麻醉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结果:手术室麻醉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实施后低于实施前(P<0.05),细节护理实施前后,患者对本次麻醉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实施后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外科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实施该模式后,患者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麻醉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并且患者对麻醉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麻醉全程管理 麻醉护理管理 构建 运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整体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40例/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外科护理,研究组在前者基础上采取情志护理联合整体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对外科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情志护理联合整体护理应用在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性情绪,对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情志护理 整体护理 外科手术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