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硝酸脂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高血压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100例老年单纯收缩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硝酸脂类药物治疗,最后分析收缩压、舒张压、脉压(PP)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服用药物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明显下降,在第1个疗程和第2个疗程后血压较加用药物前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舒张压下降不明显,服用药物前后无明显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硝酸酯类药物联合其他方式治疗,疗效非常显著,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硝酸脂类药物 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影响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期前收缩的疗效与安全。方法选择室期前收缩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心律平每次25~5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室期前收缩减少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率及安全。结果治疗组室期前收缩减少的总有效率为77.5%,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2.5%;对照组室期前收缩减少的总有效率为65.0%,临床症状改善率67.5%。治疗组室期前收缩减少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与心律平治疗室期前收缩的作用相似,且用药安全高于心律平。

  • 标签: 室性期前收缩 参松养心胶囊 心律平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致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10月— 2019年 10月于我院收治的疑似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和实验组(药物治疗结合非药物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药物结合非药物治疗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标签: 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 诊断 药物结合非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100例单纯收缩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之上加用硝酸酯类药物,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比较两组血压与脉压变动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随时间延长而增大;观察组患者脉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并减少对舒张压的影响,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硝酸酯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室期前收缩的效果及安全。方法将49例老年室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28例和普罗帕酮对照组21例,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稳心颗粒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5.7%,普罗帕酮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X2=4.33,P<0.05);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两组改善分别为82.1%和85.7%,两组间无显著差异(X2=0.53,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室期前收缩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好于普罗帕酮,且该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稳心颗粒 普罗帕酮 室性期前收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FM)患者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后左心收缩功能评估方法。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8年11月收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的7例AFM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静脉-动脉(V-AECMO)辅助治疗,观察V-AECMO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出院存活情况。所有患者出院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放射核素静息心肌灌注显像(SPECT)和心脏磁共振(CMR)等影像学检查,比较TTE及CMR对左心收缩功能(LVEF)的评价价值。结果7例AFM患者均成功撤机,2例发生膜氧合器血浆渗漏,4例股动脉置管部位渗血,2例股动脉置管处拔管后形成假性动脉瘤。TTE与CMR测量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4±6.8)% vs (58.9±8.2)%, P >0.05]。在评估心肌病理改变及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方面,CMR及SPECT优于TTE。结论ECMO是抢救AFM的一种有效的机械治疗手段,TTE简便易行,在单纯评估左室收缩功能方面,TTE不劣于CMR,CMR从细胞水平反应心肌细胞病理改变,SPECT反应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情况。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暴发性心肌炎 左心收缩功能
  • 简介:目的应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定量评价切除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局部和整体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经胸采集7例全切除患者与26例肺叶切除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左心室心尖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心尖长轴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运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自动测量左心室长轴方向18个节段的收缩应变及左心室心尖四腔切面整体应变(GLS)、二腔切面GLS、心尖长轴切面GLS。对手术前后的检测结果和全切除与肺叶切除患者各参数的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除患者术后各应变参数的测值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全切除与肺叶切除患者各参数的测值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除患者左心室后壁及侧壁及左心室的GLS术后测值与肺叶切除术患者相比显著减低(P〈0.05),其余参数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为临床定量评价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提供了简便实用、准确可靠的无角度依赖的新方法。切除患者手术后早期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均低于手术前。切除范围越大,左心室心肌的后壁、侧壁以及左心室整体的径向应变受影响越大。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切除术 心室功能 二维应变
  • 简介:摘要不论是住院治疗还是居家治疗的稳定期患者,均应对患者呼吸()功能进行护理评估,采取具有个体化的膈肌训练、缩唇呼吸、呼吸操、吹口哨、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咳痰训练和体位引流排痰等呼吸功能康复护理,采取下肢耐力训练以及上下肢力量训练和吸气肌训练,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重复住院治疗现象,逐步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肺)功能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对康复护理及康复护理概念实行浅谈,然后对慢性阻塞疾病康复护理干预进展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健康教育、通气护理、气道廓清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几个方面,为慢性阻塞疾病患者提供护理指导,旨在提高康复护理的整体效果,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在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中实施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方法:样本选择2021年6月~2022年5月,42例病患均分,研究组行康复护理,参照组行常规干预,将样本干预后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CAT、6分钟步行实验结果与参照组数据比对显示P<0.05,结果差异较大,比对意义明显;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参照组数据比对显示P<0.05,结果差异较大,比对意义明显。结论:康复干预在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中实施的临床可行更高,对促进病患康复具备积极作用,同时可强化护理服务规范性及科学,可积极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疾病住院患者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我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76位慢性阻塞疾病住院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均分为对照组(38位:常规康复护理)与实验组(38位: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阻塞疾病住院患者综合康复护理有益于提升功能与运动耐力。

  • 标签: 综合性肺康复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住院患者 肺功能 运动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负荷/共同负荷联合血管收缩药物对腰部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安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产妇剖宫产腰麻后采用预负荷/共同负荷联合血管收缩药进行处理,对照组组患者不采用任何处理。手术过程中分别记录两组产妇SBP、DBP、HR,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药注射后5min(T1)、麻药注射15min(T3)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差异,并于注液完毕后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凝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与T0时段相比,两组患者在T1~T3时段DBP及SBP均下降,而HR则增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DBP、SBP以及HR等指标改变显著大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剖宫产术进行预负荷/共同负荷处理后能有效降低剖宫产腰麻过程中产生的低血压事件,不会对新生儿早产较大的影响,有利于母婴生命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预负荷/共同负荷 去氧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评价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病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ISH78例,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左旋氨氯地平两组,另选择39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银丹心脑通组39例,在抗高血压药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左旋氨氯地平组39例,单用左旋氨氯地平片内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并采用高频超声测定患者用药前后的反应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治疗前后对血压、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1与P<0.05),组间比较,SBP、DBP的下降两组差异无显著(均P>0.05)。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银丹心脑通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均P<0.01),而左旋氨氯地平组TC、LDL-C下降不显著(P>0.05)。治疗前,银丹心脑通组、左旋氨氯地平组经肱动脉超声测定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功能(FMD)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12周,FMD值显著增大,在银丹心脑通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左旋氨氯地平组差异亦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较银丹心脑通组FMD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左旋氨氯地平组(P<0.01)。两组的非依赖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用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治疗期间未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S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功能受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有益于ISH患者的治疗。

  • 标签: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血脂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超声
  • 简介:机体能量代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线粒体在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proteins,UCPs)是线粒体内膜上具有调节质子跨膜转运作用的蛋白家族,能够降低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梯度,使呼吸链和ATP合成解偶联,将产能转化为产热,提高静息代谢率。UCPs在适应产热、体重调节和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解偶联蛋白 适应性产热 低氧 能量代谢 体重调节 ATP合成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锅炉燃烧调整的任务和目的,接着分析了锅炉低氧燃烧的原理,最后对低氧燃烧对锅炉运行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低氧燃烧 燃烧调整 锅炉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