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骨科首届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来自全省35所医院参加首届专科护士培训班35名学员进行培训后效果调查。结果培训后领导能力、教学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临床观察与分析护理能力、护理技术、专科核心技能操作水平、科研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尚在探索,管理者应正确了解学员对培训的需求,不断改进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

  • 标签: 骨科护士培训 自我认知
  • 简介:目的建立院内ICU专科护士规范化管理,解决目前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少,护理人力不足导致的大多数医院护士,几乎不能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岗前培训就进入ICU工作的现状,实现ICU专科护士院内资格证书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同时也为争取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奠定基础。方法明确ICU护士的准入条件;制定ICU护士的岗前培训计划;制定严格的考核方案;制定岗位继续教育计划;分层次培养使用ICU专科护士。结果建立了ICU护士严格准入、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并做到分层次培训及使用,制定岗位考核标准,动态管理,确保ICU监护质量。结论实行医院内部ICU专科护士规范化管理,实现ICU专科护士持证上岗是切合实际并可行的,并能够逐步的实现我国ICU专科护士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 标签: ICU专科护士 规范化管理 建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满足护理工作需要,使护士与床位比达到国家规定要求,进入医院的临床新护士逐年增加,但大多法律意识薄弱、主动服务观念不强、与病人沟通能力差、临床经验不足、自我防护意识不足等,与当今对护理工作的高要求相矛盾。为完成从学生到临床护士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护理工作,保证医疗护理安全[1]。2012年我科采用专科岗前集中培训结合临床带教模式,对新护士的传统带教模式进行了改革,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护士培训 带教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行之有效的医院伤口专科学组护士培训方法。方法依据伤口专科学组护士入组年限并结合理论考核将77名学组护士分成为初级成员48名、中级成员27名和高级成员2名(均为造口治疗师,主要负责培训),分别设计伤口基础课程和提高课程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同时对科研、教学和专科质量管理能力进行培训,设计考核进阶标准,予以考核进阶。结果培训后伤口学组成员分层次理论考核平均分由74.57±8.68,上升至84.60±7.84,学员对培训的课程设计、内容适宜性、模式实效性、教师授课技巧以及培训后对临床的指导性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伤口专科学组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和考核,能有效提高培训效果和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护士专科护理实践技能。

  • 标签: 伤口造口 专科护理 分层培训
  • 简介:目的比较中美两国麻醉专科护士工作范围的异同,为探讨我国麻醉专科护师的建设提供借鉴。方法以布雷迪的比较教育学经典四步法对中美两国麻醉专科护士工作范围进行描述、解释、并列、比较。结果由于中美两国卫生政策及医疗保健水平的不同,中美两国麻醉专科护士工作范围在临床实践、管理、教育、科研等4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结论虽然我国麻醉专科护师的工作范围较现有的麻醉护士有所扩展,但仍与美国麻醉专科护士有差别。未来中国的麻醉专科护士不仅参与和协助麻醉医师的完成麻醉过程,而且将更多地关注麻醉过程中患者安全与舒适。

  • 标签: 中国 美国 麻醉护士 工作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部实施垂直管理,对护士实施分层管理、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管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水平。方法2014年8月开始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以工分积分制为基础,对护士的工作分层级、工作量、工作质量3部分进行考核,绩效考核结果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量化,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绩效薪酬管理。结论护士大专以上学历增加了56.3%,中专学历减少90%,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副主任护师增加100%,主管护师增加116%,护师增加34.9%,护士减少14.7%;合同制护士与编制内的护士薪酬待遇提高26.7%,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个人能力及特长发挥提高37%,分层级管理及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护士履职提高29.2%,护理管理方式满意率提高37%;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平均分对比提高3%;连续4年坠床的例数及发生率逐年递减,熟练掌握急救技术护士人数增加40%;护士离职率逐年降低;病人满意率增长1.61%;综上所述说明新的绩效模式提高了护士学习积极性、晋升职称积极性、护士满意度、业务能力等综合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离职率降低,病人的满意率也得到了提升,适合基层儿童专科医院使用。

  • 标签: 儿童专科医院 护士 绩效管理 薪酬分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多元专科培训的方式对降低护士工作疲溃感的效果。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轮转一年以上的储备护士200名,采用自身前后对比研究的方法,对入选的护士进行《护士工作疲溃感量表》测评,以验证多元化专科培训降低长期储备护士工作疲溃感及离职率的效果。结果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情感衰竭(11.34±3.85)、去个性化(3.72±0.98)、个人成就感(41.62±3.77)和离职率(6.5%)都有显著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专科培训可以有效降低护士工作疲溃感及离职率,值得护理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元专科培训 工作疲溃感 护士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级外科专科护士自2011年4月18日毕业后到8月30日期间回到各自医院开展工作的情况、计划实施过程遇到困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更有效推进外科护理专科发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10年赴港高级外科5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级外科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在综合医院的临床一线为患者服务、专科护士的能力是受到医生、护士、病人的肯定;开展工作以健康教育为主、最大的困难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结论外科专科护士在我省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外科专科护士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期待有医生及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时间及技术支持、帮助我们去实施外科专科护理工作。

  • 标签: 外科专科护士 专科护士 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提高呼吸内镜专科护士培训成效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对呼吸内镜专科护士培训成效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设定改进目标,制定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结果呼吸内镜专科护士培训成效显著提高,圈员团队精神、责任感与荣誉感、活动参与度、质控工具运用及解决问题能力均较活动前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呼吸内镜专科护士培训成效,提升护士专业能力,适应临床发展需求。

  • 标签: 品管圈 呼吸内镜 专科护士 培训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结束后的临床工作现状。方法对16名参加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的护士进行工作内容的访谈,了解其培训结束后在科里的工作情况。结果所有专科护士在培训结束后均得到科室的重用,在科里均承担着重要的工作岗位、承担带教新护士的角色,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科研论文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后对提高骨科护士专科业务知识和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进而使医院整体专科化水平不断提高,碎片化服务减少,有效的推动了骨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新护士通过在岗前培训中增加心态培训,理论培训中运用工作坊模式培训,操作培训中以示教老师标准化培训的方法,有效的将新护士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眼科专科护理人员,较快适应新医院的发展要求,从而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方法对2013年的22名新护士采用改进后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与2012年22名新护士进行理论、操作及工作能力分析对比。结果通过对新护士培训方法的改进,观察组较对照组在理论、操作技能及护理工作胜任力方面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新护士培训需以扎实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为基础,注重积极的工作心态培养,加强各个培训环节的管理,合理运用新培训方法不断改进培训模式,有助于提高专科护士的全面素质。

  • 标签: 眼科 新护士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对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的实践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方法主要是对本院56例护理学员进行3个月的重症监护培训工作,其内容包含了重症监护理论知识、相关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常用仪器等方面。并且制定出有效的调查问卷,来对培训的效果进行总结以及分析。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重症监护培训工作后,学生在关于重症监护理论、护理技术操作以及相关的常用仪器等方面的掌握具有很明显的提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护理人员的重症监护技能,并且能够提升其质量的质量,从而来有效促进护理学员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重症监护 护士培训 实践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并了解其实践效果,为老年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参加广东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的42名学员,采用分阶段的教学模式,第1阶段为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实习2个月;第2阶段学员选取1个专题或个案回原单位完成临床实践研究,时间9个月,两个阶段学习结束后均进行考核,第1个阶段结束后调查学员对理论课程与实习安排的反馈情况。结果42名学员对理论课程安排满意度为91.6%;实习安排满意度为92.9%。42名学员实习的两个阶段考核成绩均在85分以上。在学习期间,学员获得4项市级科研立项,3项市级专利,发表论文9篇。结论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中,采用系统规范的分阶段培训模式,其培训内容和形式得到学员的认可,此模式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值得在今后专科护士的培训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专科护士 老年护理 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适应新形式下对于手术技术的专业化要求,培养一大批拥有专业技能、高素质与高技术的护士人员,为医院培养一批爱岗敬业、思想端正、业务能力强的专科护士,所以研究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方法与使用。对象主要培养对象包括一年内任职的手术室新护士、具有两年到五年任职经历的手术室低薪资护士、具有五年以上的职业护士与专业手术室护理师。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法,设置专业培训讲堂,为培养对象们讲解新型事项的一些手术技术,即手术常见的解剖知识,手术室常用的仪器设备使用规则与方法、注意事项等一些常规的护士技能。结果采用长期有效的培养方式及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后,能够使用应用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化手术室护士助理及护士人员。结论总而言之,专科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是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专科护士的培训是现代社会所必须重视的一个培训任务。

  • 标签: 手术室 专科护士 培养与使用
  • 简介:目的了解江西省骨科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及工作现状,为骨科专科护士培训计划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4—2016年江西省招收的35名骨科专科护士和派出取得外省骨科专科护士12名进行培训时长、方式、考核及工作现状的调查。结果87.23%的骨科专科护士认为理论课程和临床实践方式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44.68%的护士认为培训的总时长为半年及以上,42.55%的护士希望临床实践4个月;100.00%的护士希望在传统的理论和技能考核基础上增加临床实践随机观察考核;取得专科护士资格证后61.70%的护士担任责任组长,40.43%的护士担任总带教。结论江西省骨科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处于发展阶段,基地的管理者应根据专科护士需求采用多模式培训,优化培训流程。专科护士应加强培训后的学习,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措施。

  • 标签: 专科护士 骨科 培训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的科学技术、医疗技术也越来越发达,但是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却在逐年下降,过度的追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被大幅度开发,环境以及食物的过度污染和人们对身体健康的不重视都使得乳腺癌患病几率大幅度的增高。女性患有乳腺癌疾病的例子频繁地在身边发生,无情地夺走身边人的生命,给我们留下无法磨灭的伤痛。现如今乳腺癌已经成为了威胁女性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通常患上乳腺癌的病人都需要通过放疗化疗来医治或者切除乳房,这样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疼痛。治疗期间也正是乳腺癌病患者最脆弱的时候,需要护理人员的陪伴与鼓励,让患者感受到世间的温暖和战胜病魔的信息。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极其渊博的医学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的高级临床护士,能够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能够给病人带来积极乐观的影响,更加配合医院的治疗安排,增加康复几率。本文将分析乳腺癌专科护士的背景资料以及产生的原因,调查护理模式,了解其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探讨乳腺癌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

  • 标签: 专科护士 肿瘤 乳腺癌 护理 发展现状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课程设置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8月开始,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新护士岗前培训方案,通过院部及护理部的集中培训与分科室培训的方式来进行,此次培训时间为1个月。结果规范、系统、科学的培训可促进新护士尽快熟悉专科医院工作特点、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减轻临床带教压力。结论非常有必要在专科医院开展新护士岗前培训,但培训中应注意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体现时代需求,通过培训使护士的行为和标准得到统一,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 标签: 精神病专科医院 新入职护士 岗前培训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结束后的临床工作现状 。方法 对 16 名参加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的护士进行工作内容的 访谈,了解其培训结束后在科里的工作情况 。结果 所有专科护士在培训结束后均得到科室的重用,在科里均承担着重要的工作岗位、承担带教新护士的角色,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科研论文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结论 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后 对提高骨科护士专科业务知识和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水平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进而使医院整体专科化水平不断提高,碎片化服务减少,有效的推动了骨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