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通过做好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系统的护理,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杜绝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护理
  • 简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髋关节退行性变,类风湿关节炎引起髋关节强直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THA是通过手术将病损的髋关节部分或全部由人工制造的关节假体所代替。它可以矫正关节畸形,恢复行走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术后康复锻炼是决定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THA术后的康复护理,可促进病人肢体功能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强手术效果。2001年4月-2006年5月我院对50例股骨颈骨折及髋关节疾病病人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康复,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术后病人 最佳治疗方案 股骨头缺血坏死 髋关节疾病
  • 简介: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大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老年骨科的护理特殊性,应以提高护理质量、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重点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等缩短疗程,促进其早日功能。

  • 标签: 老年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腰硬膜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感觉阻滞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骨水泥发生率为 5%,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实施腰硬膜联合麻醉,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显著改善阻滞效果,促进痛觉恢复,减轻不良反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腰硬膜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成功,术后关节功能良好,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护理人员必须术前充分准备,熟悉手术步骤,术中熟练配合并密切观察,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并发症,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配合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马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05-0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在临床运用较成功的一种,目前已大量应用于临床治疗髋关节部位的疾病。置换标准是年龄在60岁以上,严重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晚期,据我院统计,股骨头坏死后置换的人工股骨头能坚持20年无疼痛症状的15%,能坚持15年无疼痛症状的20%。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又称人工股骨头成形术,是以合金钢、不锈钢、钛、牙托粉、塑料、陶瓷等各种材料制成人工股骨头,代替已经损伤的股骨头,以恢复髋关节的活动及其负重功能。人工股骨头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度,同时还要求与人体有相容性,不能产生反应。关于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正常使用的时间,还没有确切的标准,它与人工股骨头本身的质量、手术操作过程的技术水平以及术后患者对人工股骨头的使用情况有直接关系。一般认为,若以上方面比较理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能正常维持10~15年。1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该做”一般在完成髋关节术后,出院回家的时候患者基本上已经能够进行一些适量活动了,比如自己上下床、上厕所等,不过需要把握运动量和度,一般出院回家后以静养为主,不能过多的进行运动,在术后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不宜操之过急,循序渐进的锻炼,置换的髋关才能够更好的和机体相适应。在髋关节术后,患者要注意拐杖以及助步器的配合使用,避免让手术部位的腿承受较大压力和重量。对于患者术后能否开车,可以咨询医生,更重要的是要看恢复的情况。一般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为期几个月的康复训练,这是为了让患肢和置换的相关部分进行配合和适应,尽可能将不适应降到最低。在康复训练中可以借助静止自行车来加强肌肉锻炼,保持髋关节灵活性,此外,游泳对于患者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方式,在术后拆线后,伤口完全愈合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游泳运动,这对于患者的髋关节康复具有显著作用。2髋关节置换术后“不该做”在髋关节术后,提倡进行康复训练,但是这里的训练的量和度以及训练的项目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来说,慢跑、长跑、网球、壁球等运动最好不要去尝试。在术后的6-8周时间内,患者应该避免双腿交叉以及跷二郎腿,避免让膝关节比髋部高,在坐下的时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关节置换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行关节置换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和常规手术方案。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为13.60±1.10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1%,术后1年随访时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优良率81.8%;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9.80±1.90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4%,术后1年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优良率6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在关节置换术中较常规手术方案更具有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关节 置换
  • 简介:摘要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临床较少见,而肩关节作为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对于人体的上肢功能非常重要,它的损伤或关节疾病往往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不仅要保证肩关节的稳定性,而且必须精确巧妙地将相关肌肉固定,实现人工肩关节稳定性和活动性的统一,使得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自如。

  • 标签: 人工 肱骨头 置换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4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围手术护理。结果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例需要进行二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因心排综合征严重而死亡。结论给予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有效的术前和术后护理,不仅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而且还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置换术(plasmaexchange,PE)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病人的转归。方法对本院近两年行PE治疗患者的资料、血浆使用情况及疾病治疗后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9名患者共行125次PE治疗,平均(2.12±1.46)次/人;血浆总用量277000ml,平均用量(4694.92±3447.97)ml/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0.68%。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治疗手段,尤其是在其他治疗手段无效时,对于缓解病情争取治疗基础疾病的时间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 标签: 血浆置换 肝功能衰竭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溶血性贫血
  • 简介:摘要应用血浆置换方法治疗12例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取得较好疗效,12例病人全部治愈。

  • 标签: 毒鼠强 中毒 血浆置换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技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本组行单髁置换的62例患者(85膝),单侧39膝,双侧23例(46膝);其中男8例10膝,女54例75膝。男:女为1:7.5;年龄44~78岁,平均63岁;内侧单髁置换79膝,外单髁置换6膝,所有患者均使用LINK单髁假体(WMdemarLinkGmbH&Co),将术前及最后一次复查KSS评分分值及关节活动度对比,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定期拍x线平片评估假体位置及未置换间室退变情况。结果获得随访的患者62例85膝,平均随访时间65.8个月(48~99个月)。膝关节KSS评分:术前(58.22±20.07)分,术后最后一次随访(81.24±17.96)分(P〈0.01)。关节活动度:术前(126.73°±7.53°),术后最后一次随访(124.65°±8.65°)(P〉0.05)。术后首次与最后一次随访X线平片检查,未置换间室退变进展不明显。5例患者6膝分别在术后11—42个月出现胫骨部分假体松动,3膝做全膝翻修术。另2例(3膝)患者服用镇痛药,可行走及坚持日常活动,目前在随访中。结论单髁置换可以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膝关节退变进展速度,但胫骨假体松动有较高的发病率,需要高度重视。

  • 标签: 关节成型术,置换,膝 单间室 膝翻修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各类关节炎高发是老年人口增多所面临的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是当前各类膝关节炎终末期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进行良好的康复锻炼,才能达到TKA手术应有的疗效。选取我科18例临床TKA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回顾,得出术前与术后的护理及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功能恢复的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将于本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患者中抽出78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其术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HSS评分较对照组对应值低,且P<0.05。结论针对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加强其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其膝关节功能恢复进度,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手术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