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淋巴引流技术联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11~2022.01期间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徒手淋巴引流技术联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治疗)各100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栓发病率、血栓风险评估得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采用徒手淋巴引流技术联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徒手淋巴引流技术 低弹性绷带加压包扎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 究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患者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序贯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 8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患者 7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37)和实验组( n=39)。对照组患者应用人工月经周期联合肌肉注射尿促性腺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序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差别, 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都改善更加良好,且成功妊娠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组间差异明显且都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患者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序贯治疗,可以良好的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并提高成功妊娠率,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序贯治疗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 不孕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变化,探讨OSAHS合并T2DM患者发生肾损害的风险。方法查阅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以OSAHS为第一诊断入院、住院时间不少于3天且住院期间测血糖不少于10次的80例OSAHS患者的病历资料,平均年龄为(58±7)岁,其中男72例,有糖尿病史66例。将单纯鼾症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以患者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为标准分为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重度OSAHS组,分析各组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OSAHS各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OSAHS患者与对照组HbA1c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与对照组mAlB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及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增大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明显增加,说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损害风险明显增高。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2型糖尿病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儿采取前导下颌型功能矫治器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儿5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50例OSAHS患儿均采取前导下颌型功能矫治器治疗,记录并对比OSAHS患儿治疗前后的上气道结构变化情况和PSG指标变化情况。结果OSAHS患儿的V总、Amin、L矢和L横在治疗后明显有所增大,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OSAHS患儿在治疗后,夜间SaO2明显升高,而MAX、AHI、AI均要比治疗前,P<0.05。结论为OSAHS患儿采用前导下颌型功能矫治器,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上气道结构,有效缓解患儿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前导下颌型功能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子/抗人球蛋白(LISS/Coombs)卡式微柱凝胶法(MGT)测定O型孕妇产前血型IgG抗A(B)效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卡式MGT对配偶血型为非O型Rh(D)阳性的1154例O型Rh(D)阳性孕妇,进行产前血型IgG抗A(B)效价测定,并进行跟踪观察。结果1154例孕妇中,血型IgG抗A(B)效价测定≥164者占72.36%(835/1154),其中母-婴血型O/AB(抗A)组、O/A组、O/B组和O/AB(抗B)组的IgG抗A(B)效价的阳性率分别为80.90%、72.48%、66.45%和65.73%,阳性率O/AB(抗A)组>O/A组>O/B组(P<0.05),O/AB(抗A)组>O/AB(抗B)组(P<0.05);25例发生溶血的新生儿母亲的血型IgG抗A(B)效价,产前最后一次测定效价均≥1256。结论卡式MGT动态检测O型孕妇产前血型IgG抗A(B)抗体效价,对预防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微柱凝胶 血型 抗体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噻托溴铵+流量吸氧对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14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采取治疗方法不同实施分组。临床对7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流量吸氧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对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流量吸氧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完成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为(1.50±0.19)L,FVC为(2.50±0.42)L,FEV1/FVC为(64.79±7.13)%,对照组FEV1为(1.29±0.17)L,FVC为(2.25±0.37)L,FEV1/FVC为(57.29±6.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采用噻托溴铵+流量吸氧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以及患者的肺功能症状可以获得显著改善。

  • 标签: 噻托溴铵 低流量吸氧 稳定期慢阻肺 慢性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ICF-CY的适应性韵律体操活动对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5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共计60名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划分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0例。其中,对照组的儿童接受常规的治疗干预,而观察组的儿童接受基于ICF-CY的适应性韵律体操活动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预后的ASD发育水平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接受了基于ICF-CY的适应性韵律体操活动干预的观察组儿童的预后ASD发育水平评分显著更高于单纯接受药物干预治疗的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两组儿童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且相较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儿童而言,接受了基于ICF-CY的适应性韵律体操活动干预的观察组儿童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两组儿童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于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应用基于ICF-CY的适应性韵律体操指导可由使患儿的言语行为、精细动作等发育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ICF-CY 适应性韵律体操活动 生活质量 发育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积极保暖护理对剖宫产手术产妇体温发生率及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学监护应用于替加环素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对减少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替加环素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则开展药学监护管理,将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用药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遵医行为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升,患者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行替加环素治疗期间开展药学监护管理,可进一步提高用药管理质量和患者的遵医用药行为,最大限度减少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 标签: 替加环素 多重耐药菌感染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药学监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超急性、急性腔隙性脑梗塞LI的诊断价值及其规律。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及MRI证实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例,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场磁共振DWI在预期脑微出血发生中的作用。结果本研究发现腔隙性梗死数目影响最为明显,其次年为龄,即年龄每增加1岁,脑微出血发生增加1.132倍。

  • 标签: 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腔隙性脑梗塞 脑微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血容量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血容量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观察组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HR、MAP、A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压上升速度、血乳酸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容量休克患者的临床抢救中,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能迅速增加器官血流灌注,改善血流动力学,恢复血容量,纠正休克,且不会对电解质水平产生明显影响,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低血容量休克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加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2月本科室82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2例实验组和40例的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性湿化基础上定时给予渗盐水及氨溴索雾化吸入诱导排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加渗盐水及氨溴索雾化吸入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持续气道湿化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雾化吸入 氯化钠 氨溴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悬吊术和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效果并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并被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6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其中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的患者手术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时间短。两组患者经过手术后3个月的治愈率都为100%,随访半年后,实验组的患者发生复发的比例为1.75%,对照组患者发生复发的比例为5.26%,比较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3以及6个月,实验组患者的PFRI评分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采用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明显,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手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保留了患者的子宫。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悬吊术 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OAS伴NAFC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采用了多导睡眠监测(PSG)的98例患者,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pnea-hyponeaindex,AHI,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的呼吸暂停加上通气次数AHI)>10/h确诊OAS患者73例及另外2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具有完整糖、脂代谢指标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其中男性43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0.6岁。OSA按国际糖尿病联盟流行病和预防小组于2008年就有关问题发表了共识诊断2,NAFLD按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指南中关于NAFD诊断标准。5结果73例临床对象中49例患者为NAFLD与24例患者无NAFLD组相比。NAFLD患者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明显升高(75.8%对50.0%,P<0.01),OAS合并NAFLD组AHI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年龄明显低于不合并NAFLD。结论中年肥胖及NAFLD人群应当重视OSA的筛查。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标(AHI)
  • 简介: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在潍坊市中医院确诊的89例OSAHS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对其一般临床资料、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进行比较分析。根据AHI划分为轻度OSAHS组30例、中度OSAHS组36例和重度OSAHS组23例。对OSAHS患者(AHI>15次/h)采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治疗方式,疗程3个月。患者每晚进行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时间达到4h,开始统计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时间。采用多导睡眠采集分析系统对患者睡眠状态进行连续7h监测,获得AHI与LSpO2数据。完成后,凌晨6时在患者空腹的情况下抽取静脉血(开始治疗的前1天和治疗结束前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与HIF-1α水平。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分析可能影响IL-18与HIF-1α水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AHI和LSpO2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OSAHS组患者血清IL-18与HIF-1α水平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8与HIF-1α水平随着OSAHS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HI和LSpO2是影响IL-18水平的危险因素,AHI和LSpO2是影响HIF-1α的危险因素。OSAHS患者接受CPAP治疗后,血清IL-18与HIF-1α水平显著降低(59.80vs.45.94,36.56vs.21.97,P<0.01)。结论血清IL-18和HIF-1α水平的变化可间接地反映OSAHS和缺氧的严重程度及干预治疗的有效性。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8 低氧诱导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rtablesleepmonitor,PM)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npeahypopneasyndrome,OSAH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PM系统对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的38例疑似OSAHS的成人患者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多导睡眠监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两种监测方式于AHI、ODI、LSpO2、MSpO2及Duration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0.05);PM的诊断结果基本与PSG相符;PM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75.00%,准确率为97.39%。结论便携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是一种操作简单、快捷灵敏的检测方式,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方面具较高应用价值,可于基层医院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便携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 阻塞性睡眠呼吸斩停低通气综合征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Ⅰ-CⅢ基因簇的apoAⅠ/MspⅠ和apoCⅢ/SstⅠ基因多态性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的云南德宏傣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2002年4—5月在云南德宏和昆明两地随机抽样168名傣族和72名汉族人,提取基因组DNA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apoAⅠ-CⅢ基因簇中apoAⅠ启动子区MspⅠ多态性(-75bpG/A和+83bpC/T)和apoCⅢ3’端非编码区的sstⅠ多态性。结果apoAⅠ—cⅢ基因簇的apoAⅠ/MspⅠ和apoCⅢ/SstⅠ的等位基因M1+、M1-、M2+、M2-、S+、s-在傣汉两民族的分布频率依次为傣族:0.735、0.265、0.938、0.062、0.310、0.690;汉族:0.715、0.285、0.917、0.083、0.347、0.653。apoAⅠ—CⅢ基因簇的这6个等位基因频率在傣汉两民族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分析21个不同人群apoAⅠ/MspⅠ基因多态性和35个不同人群apoCⅢ/SstⅠ基因多态性的结果表明,德宏傣族人群apoAⅠ—CⅢ基因簇多态性分布与同属于蒙古人种的人群接近,而与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有较大的差异性。结论apoAⅠ-CⅢ基因簇的apoAⅠ基因启动子区-75bp和+83bp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德宏傣族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低的重要遗传因素。而apoCⅢ的S+等位基因在该人群中并不是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的易感因子。傣族人群具有较低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应归因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载脂蛋白A-Ⅰ 载脂蛋白CⅢ 多基因族 少数民族 基因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究连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采用头足高俯卧位拍背排痰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收的75例重症肺炎患儿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37例)与研究组(38)例,两组均进行连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头足高位拍背排痰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肺啰音、憋喘症状消退时间与重症肺炎好转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连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重症肺炎 头低足高位 拍背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