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向学习者推送知识内容、资讯信息,其方式和便捷的“学习途径”和微型的“知识内容”“资讯信息”深受学习者的青睐。该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主要研究框架,探讨受访者对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满足体验以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品质对其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中检测的传播效果即以下五种效果,认同行为效果、关注行为效果、阅读行为效果、分享行为效果和知识吸收行为效果,同时也询问受访者对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品质的感知。该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针对关注过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的网络用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受访者的教育类微信公众号使用满足程度与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品质高低均对其认同行为、关注行为、阅读行为、分享行为和知识吸收行为均呈正相关。

  • 标签: 教育类微信公众号 使用与满足 服务品质 传播效果
  • 简介:摘要: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传媒领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模式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媒体逐渐演化成了数字融媒体。这一演变不仅改变了新闻制作的方式,还对新闻传播效果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字时代融媒体新闻制作模式以多平台为特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互动元素的综合运用。新闻制作者采用多种技术工具,包括人工智能和数据可视化,以提供更深入、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新闻体验。这一模式的兴起使新闻传播变得更为高度互动化,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 标签: 数字时代 融媒体 新闻制作 传播效果
  • 简介:摘要: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各家媒体在新媒体方面的比拼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相同的主题、活动,如何做出新意?如何提高粉丝黏性,增加文章的阅读量?本文以多家媒体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加强内容建设和互动的意义。

  • 标签: 微信 公众号 传播 机制
  • 简介:《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这篇帖子开启了徐本禹传播事件的良好开端,文章主要从受众角度对该帖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网络媒体和传统主流媒体如何互补、互动,使“徐本禹事件,,的传播效果达到了最佳化。

  • 标签: 徐本禹事件 受众 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 传播效果
  • 简介:西安的公交移动电视早在2005年就已经投入使用,现今,西安市的300路、800路、101路、K600路、教育专线等58条线路的1500多辆公交车上都安装了数字移动电视,节目播放范围覆盖西安市东西南北各交通要道,受众每天超过500万人次。今后一段时间,西安有望达到每条线路都配备上移动数字电视。西安公交车移动数字电视的信号覆盖范围,东起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到咸阳,北至铜川市耀州区,南达秦岭山脚下,覆盖面积达17余平方公里。

  • 标签: 公交移动电视 传播效果 移动数字电视 数字移动电视 秦始皇兵马俑 西安市
  • 简介:广告,为了什么?这是不能回避问题,无论你的广告如何精致,广告的主旨不能丢。“做商业广告不就是为了促进销售吗”,这样的问题随便问一个人就会脱口而出,但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在许多现实的广告中,已经找不到这样的答案,或者说迷失了自己的最根本目标,违背了广告的有效性原则。有的将广告押注于“创意”,广告做得倒是又新又奇,但不知它要向受众传达些什么;有的广告在最佳时段播出、在最佳版面刊出,但忽略了整体的协调,频率的适度,反起到了与广告初衷背道而驰的效果

  • 标签: 广告 传播效果 信息传播
  • 简介:2016年1月7日-8日,中国法院网、北京法院网连续两天直播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快播"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以下简称"快播")一案的庭审过程,立即引发网民热议,社会反响巨大。文章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快播"一案关注度高、普法效果弱的主要原因,呼吁司法机关重视舆论对普法效果的影响,在网络直播前做好全方位准备工作,在直播中展现司法机关客观、公正、专业的正面形象,赢得大众的认同和信任,使相关案件的社会关注度同普法效果形成正相关。

  • 标签: “快播” 庭审直播 传播效果 普法宣传
  • 简介:王朔的成功,首先是话语的成功.本文拟从传播学角度对王朔话语进行分析,从中探寻王朔话语的传播主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成败之间的关系,以期对"王朔现象"的成因作一个新的视角探究.

  • 标签: 王朔 话语 传播
  • 简介:本文针对乌鲁木齐户外广告传播效果进行个案研究,旨在总结有关乌鲁木齐户外媒体传播效果的经验,提高广告策划制作水平,探讨广告主和广告经营者的广告策略,为企业广告效果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使广告主科学地安排预算,进而促使整体营销目标和计划的实现。

  • 标签: 乌鲁木齐 户外广告 传播效果
  • 简介:网络群体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归纳总结网络群体传播效果实证研究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对现有网络群体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主要成果进行评析,提炼出网络群体传播效果的初步整合模型;以围绕受众的“刺激-反应”范式为主要分析框架,综合整体动态分析与微观个体分析的新发展,探讨网络群体传播效果的主要因子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深化作出探索和贡献。

  • 标签: 网络群体传播 传播效果研究 效果整合模型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文艺观念的开放,国画的语言和技法大量地借鉴了西方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和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对国画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反过来说,传播方式的变化也促进了国画创作理念的变化。现代科技手段的进步,为国画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丰富、更为便捷的媒介和渠道,本文试图从传播学和国画艺术两个领域进行切入,探讨国画如何利用这些传播方式,以期达到更好的宣传和传播效应,使这门传统艺术更加充分地发挥它的审美和教育功能。

  • 标签: 国画艺术 传播方式 西方绘画艺术 现代科技手段 改革开放 文艺观念
  • 简介:研究立足于美国语言生态系统,从宏观视角全面系统地考察美国语言环境,剖析美国语言政策,追溯美国汉语传播的历史,考察汉语教学现状、中美政府的汉语传播政策以及相应的助推汉语传播的项目及措施,进而分析美国汉语传播的动因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探讨汉语在美国的传播规律,以建构语言国际传播活力模型,提出汉语国际传播的新观点:因国制宜,

  • 标签: 国际传播 传播研究 语言政策 传播政策 宏观视角 语言传播
  • 简介:目的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的受众阅读情况。方法以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健康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514条信息为研究对象,按照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分析并对比不同类别信息的阅读量。结果2015年度发布信息总阅读量为242.58万次,平均阅读量为4719.5次。其中,健康科普知识阅读量最高,平均为8427.3次;典型人物和事迹阅读量最低,平均为817.1次。在政策解读类信息中,问答式解读的平均阅读量最高,为2776.5次;可视化图解阅读量最低,平均为740.6次。结论内容是政务新媒体发展的第一需求。在加强内容建设的同时,适应受众阅读习惯、以易于接受的形式发布切近受众生活的信息是政务新媒体发展的客观需要。

  • 标签: 卫生计生 政务微信 内容分析 发展对策
  • 简介:在媒体影响力时代,从传媒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十分必要的。利用传播内与传播外两大方面,包括传播信息来源、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传播受众等因素,更新传播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实现传播马克思主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传播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和效果面临着巨大变革。本研究旨在探讨媒体融合对新闻传播方式及效果的影响。多平台报道的普及推动了新闻内容的多样性和深度。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泛性,同时也引发了虚假信息的传播问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也对报道方式产生了影响。在新闻传播效果方面,受众参与度提升,但也面临新闻真实性与可信度的挑战。挑战和机遇并存,如信息过载和碎片化问题需要解决,而创新机制和合作模式亦值得探索。媒体融合发展将在新闻传播领域带来深远影响,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 标签: 媒体融合 新闻传播方式 效果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