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β受体激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5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6%硫酸镁1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30滴/min,每日一次,疗程3~7d。结果对照组29例,10例3~6d内显效,占34.48%;12例3~6d内好转,占41.38%;7例用药7d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即是无效,占24.14%。总缓解率75.86%。实验组29例,20例3~6d内显效,占68.97%;7例3~6d内24.14%;2例用药7d后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占6.89%。总缓解率93.1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联合β受体激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硫酸镁联合&beta 受体激动剂 儿童支气管哮喘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利尿调整卡片,指导中、重度心衰患者调整利尿的用量,观察是否可以降低再次入院率及ACEI和β受体阻滞剂量达标率。方法选取中、重度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卡片组,卡片组按利尿调整卡片自行调整利尿用量,对照组随访时由医生调整利尿剂量。随访一年观察再次入院率及ACEI和β受体阻滞剂量达标率。结果对照组再次入院率76%,ACEI达标率58%,β受体阻滞剂量达标率44%;卡片组再次入院率45.8%,ACEI达标率75%,β受体阻滞剂量达标率62.5%。两组再次入院率及ACEI和β受体阻滞剂量达标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使用利尿调整卡片,教导患者根据体重调整利尿的用量,可以帮助长期改善患者的心衰症状,降低再次入院率,提高ACEI和β受体阻滞的达标率。其方法简单、可行。

  • 标签: 慢性心衰 利尿剂 再次入院率 ACEI &beta 受体阻滞剂
  • 简介:成体间充质干细胞已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研究中。由于直接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一定困难,人们便试图寻找其他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以替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本研究中,间充质干细胞取材于同一牙齿的牙髓和牙囊组织,并探讨这两种细胞在表型特征、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方面的不同。结果显示,这两种细胞都表现出相同的克隆形成能力,

  • 标签: 免疫调节特性 牙髓干细胞 受体激动剂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TOLL 牙囊
  • 简介:目的观察仅受体阻滞在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手术患者按照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前5d停用或从未用过a受体阻滞;观察组应用a受体阻滞至术后拔除导尿管,排尿良好后逐渐减量至停药。观察两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顺利完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发生膀胱痉挛75例,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45%(27/60)和80%(48/60),发生频率分别为(3.2±2.1)次,d和(8.3±6.7)次,d,持续时间分别为(3.1±2.7)min和(5.7±2.6)min,VAS分别为(5.30±1.34)分和(6.10±1.2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受体阻滞可以明显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肾上腺素能a拮抗剂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3种受体激动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7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相同治疗原则下,给予的血管活性药分别多巴胺(DA组)、去甲肾上腺素(NE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NE+DT组),采用PICCO对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监测,比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前及使用6小时后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血管活性药物使用6小时后,3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心功能指数(CFI)、血乳酸浓度较之使用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MAP、SVRI、GEDVI、CFI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组与NE+DT组中HR、SvO2及血乳酸浓度的改善情况好于DA组;NE+DT组CI改善情况优于其他两组,且血乳酸浓度改善优于NE组(P<0.05)。结论3种血管活性药均能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但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可作为改善组织氧代谢的更好选择。

  • 标签: 受体激动剂 血管活性药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伴缺血性J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超急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加口服美托洛尔的疗效。方法13例伴单纯缺血性J波和7例伴发ST段抬高的缺血性J波的ACS患者超急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加口服美托洛尔治疗,共8周。结果13例单纯缺血性J波者中,9例24小时内胸痛停止、心电图恢复正常,2例发生室速,2例心肌梗死。7例伴发ST段抬高的缺血性J波者中,1例发生室颤,3例心肌梗死,3例心源性猝死。结论伴缺血性J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超急期应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加口服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预后,伴单纯缺血性J波着较伴发ST段抬高的缺血性J波者的患者预后更好。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缺血性J 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在有效降压后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AF患者23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ARB组)12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另一组(CCB组)11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每位患者治疗并观察3年,将两组血压达标1年后、2年后发生阵发性AF患者所占比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ARB组与CCB组在降压达标治疗1年后、2年后发生阵发性AF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6.67%和81.82%、41.67%和63.64%,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2年后的比例分别与1年后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ARB组1年后、2年后的比例分别与CCB组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均可抑制阵发性AF的发生,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并且厄贝沙坦优于氨氯地平。

  • 标签: 厄贝沙坦 氨氯地平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鼠大脑皮质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及受体基因(GABAARα1mRNA)在脑缺血不同时段的表达及其动态变化的规律,探讨其在急性脑缺血中变化的意义。方法5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缺血6h组、12h组、24h组、3d组、7d组(均为手术组),假手术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至规定时间点取大脑组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损伤程度,用形态分析系统检测各组GABAAR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用地高辛标记寡聚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与计算机分析系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ABAARα1mRNA在大脑皮质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情况。结果各手术组GABAAR及GABAARα1mRNA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GABAAR在缺血6h其表达既有降低,至12h降至最低。GABAARα1mRNA表达在缺血24h开始下降,3d下降显著,7d恢复正常,而假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ABAAR及GABAARα1mRNA在急性脑缺血时含量降低可能为脑缺血时脑损伤的重要原因。

  • 标签: &gamma -氨基丁酸A受体 &gamma -氨基丁酸A型受体基因 脑缺血
  • 简介:目的使用NetworkMeta分析系统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类降糖药的心血管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linicalTrials.gov和CochraneLibrary数据库(截止2011年10月)中比较GLP-1受体激动与其他降糖药物或安慰的心血管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传统Meta分析和Network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的RCT的研究结果进行合并.结果共纳入45项研究,15883例糖尿病患者,包括八种干预措施(六种GLP-1类药:艾塞那肽、利拉鲁肽、他司鲁肽、阿必鲁肽、利西拉来和LY2189265,以及安慰和传统降糖药),研究总臂数为95.传统Meta分析和NetworkMeta分析结果相近,均未显示GLP-1受体激动与其他降糖药物或安慰之间心血管疾病安全性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此外,结合直接和间接比较的NetworkMeta分析显示六种GLP-1类药之间两两比较的心血管安全性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基于贝叶斯理论的NetworkMeta分析可对八种干预措施进行排序,显示安慰心血管风险最大.结论尽管单个研究报道GLP-1类药有潜在的心血管保护效应,但目前NetworkMeta分析仍无法定论,仍有待专门设计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 标签: GLP-1受体激动剂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NETWORK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表达率,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法(SP)测定40例子宫平滑肌瘤和相应子宫肌层组织的ER、PR、PCNA的表达。结果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阳性率分别为62.5%、70%;相应子宫肌层组织中ER、PR阳性率分别为40%、42.5%,两组ER和PR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中PCNA表达水平,无论在增殖期或分泌期,高于相应肌层组织,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R、PR、PCNA均是反映子宫肌瘤的生物学行为的指标,研制ER、PR、PCNA的拮抗,使子宫肌瘤萎缩或凋亡,有望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新途径。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增殖细胞核抗原 子宫肌瘤
  • 简介:本文基于生物视觉启发构建了一种用于复杂场景下的无监督时空显著性检测方法。为了紧致描述场景局部动态纹理运动,首先提出分布式拮抗方向能量导出的动态纹理描述子获取局部运动信息。然后,本文探索了利用该表达结合扩展的自相似显著性框架得到时空显著性检测器。在多个极端动态背景和摄像头运动的图像序列中,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了背景减除实验。广泛的定性与定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快速且高效。在检测精度与计算代价平衡性方面,本文算法与最先进算法具有一定竞争力。

  • 标签: 时空显著性 时空方向能量 计算机视觉
  • 简介:在阐述应用于果蔬生物防治的拮抗酵母菌的特点与种类的基础上.综述了酵母菌对果蔬病害的拮抗机理与提高拮抗酵母菌生物防治效果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抑菌剂商业化应用的局限性与拮抗酵母菌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果蔬 病害 生物防治 拮抗酵母菌
  • 简介:摘要罂粟用于减轻疼痛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803年由罂粟生物碱分离物质出的晶体,被证实是天然阿片的镇痛活性成份,称为吗啡。吗啡等阿片类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镇痛药,但易造成耐受和依赖等副作用1。慢性疼痛发生在30%-50%接受癌症化疗的人和70%-90%的晚期癌症患者,阿片类镇痛药已经成为治疗这些中度至重度急性和慢性癌症疼痛的“金标准”2。使用阿片类激动的副反应包括意识混乱,毒性,恶心,呕吐,便秘。越来越多的使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高死亡率是人们开新的和更安全的镇痛药另一个原因之一。

  • 标签: 吗啡阿片阿片配体受体相互作用
  • 简介:你还在为妈妈让你吃你讨厌的东西而烦恼吗?你还在为医生让你喝难以下咽的药水而痛苦吗?嘻嘻,明天开始,你的烦恼将彻底消失。噔噔噔!因为有了它——味道喷雾!它可以让凉涩的苦瓜吃起来像“甜瓜”,

  • 标签: 味道 烦恼 药水
  • 简介:近年来,对趋化因子(chemokines)作用的研究已不局限于趋化免疫细胞,其在炎症、感染、自身免疫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得到证实,而CXC类趋化因子受体3(chemokineC—X-Cmotifreceptor3,CXCR3)也逐渐受到关注,其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CXCR3在几种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近况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趋化因子 受体 恶性肿瘤 免疫细胞
  • 简介:健身人群除了进行有规律的锻炼以外,往往还通过服用一些营养补来增强健身效果,但有些人在服用某些营养补后收效并不理想,原因何在呢?

  • 标签: 营养补剂 效果分析 健身人群 健身效果 锻炼
  • 简介:欧美日,为何他们对于塑化的态度各异?在台湾“塑化”事件过去整整一年半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白酒塑化”事件又重新“燃”起了这个化学名词。

  • 标签: 食品安全 食品卫生 食品标准 塑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