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都有各自复杂的血型系统。血型鉴定的准确与否是临床输血最为关键的一步﹝1﹞,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对献血者和患者应严格检测ABO正反定型。现将我们检测献血者血型时发现的1例Ael亚型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ABO血型 Ael∕亚型 吸收放散 物质 唾液型
  • 简介:目的:通过对1例正反定型不符者的正确定型,探讨产生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为临床血型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鉴定,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A2Bx型,多种原因可导致正反定型不符。结论:正反定型不符者应综合病情、输血史及特殊血清学检查等因素来确定血型。

  • 标签: 血型系统 血型血清学 ABO血型 正反定型
  • 简介:摘要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各亚型中80%为经典型,表现为一种惰性的病理生理过程。还有约20%为高侵袭性亚型,易出现被膜外侵犯、局部邻近组织受累、颈侧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等;其中鞋钉亚型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高侵袭性亚型,发病率极低,约占PTC的1%,本文介绍1例晚期复发PTC鞋钉亚型(hobnail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HVPTC),患者老年女性,诊断为PTC并行根治性切除后仍多次复发,并出现脑转移,回顾多次手术后的病理结果,明确诊断为HVPTC。目前我院随访30个月,带瘤生存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女,57岁。2016年5月因甲状腺肿物在外院行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术后患者发现右颈部一肿物逐渐增大,遂于2017年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右颈Ⅱ区肿物切除术,病理考虑异位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2018年5月患者发现肋骨肿物,活检病理诊断甲状腺滤泡癌转移。为下一步行I131治疗,患者于同年6月行甲状腺左残叶及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病理发现右颈四区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使用I131治疗。2020年11月复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发现全身多发骨转移,椎体肿物活检,病理诊断为未分化肉瘤,不排除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于2021年5月死亡。经复查患者多次的病理切片,并进行分子检测,综合临床及分子检测结果,纠正诊断为巨滤泡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有淋巴结及骨转移,并进展为未分化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淄博市流行的HIV-1感染者基因亚型,了解淄博市耐药病毒株的传播水平,为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地区HIV-1感染者的血浆标本,采用RT-PCR和巢式PCR法扩增env基因区和pol基因区,经DNA纯化及测序后,利用HIV database数据库和Mega 6.0软件分析并确定HIV病毒亚型,使用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分析。结果共采集HIV-1感染者血浆标本72份,通过分析发现本地区共存在4种基因亚型,其中CRF01_AE重组亚型占47.22%,CRF07_BC重组亚型占31.94%,B亚型占12.50%,B/C重组亚型占8.33%。耐药分析发现本地区未治疗患者的原发耐药率为6.98%。M184V是核苷类逆转录酶区的主要耐药突变位点,V179D为非核苷类逆转录酶区的主要耐药突变位点。结论淄博市HIV-1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存在多样性,耐药的发生率较高,属于中度流行。亟需加强对HIV-1毒株重组亚型变异监测及耐药监测,从而预防原发性耐药和耐药毒株的传播。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基因亚型 耐药突变
  • 简介:PGM——48型钢轨打磨车以打磨钢轨为主要目的,是修复及维持轨型和减少表面缺陷的专用设备。作者通过深入研究,提出钢轨打磨车设计优势和车辆改进的方案,使整车设计更趋向合理,提高钢轨打磨质量。

  • 标签: 钢轨打磨车 设计优势 设计缺陷 技术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HIV-1亚型流行及进化特征,为预测本地HIV-1疫情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样本来源于2013年4月至2016年7月无锡市部分CD4+T淋巴细胞监测队列,进行HIV-1基因的扩增和测序,采用ChromasPro 1.6和MEGA 7.0软件构建HIV-1序列数据库;采用FastTree 2.1.10和BEAST 1.7.2软件和贝叶斯系统进化推断法重构HIV-1历史传播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205例HIV-1感染者,其中≥50岁占32.68%(67/205)。共检测出CRF01_AE、CRF07_BC、CRF67_01B、B、CRF08_BC、CRF68_0B、CRF78_ cpx 7种HIV-1基因型及1例独特重组型。流行亚型以CRF01_AE(51.67%,93/180)及CRF07_BC(17.22%,31/180)为主,不同亚型之间传播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99,P≤0.05)。CRF67_01B型(12.78%,23/180)所占比例较高。贝叶斯系统进化推断法分析结果显示,无锡市CRF67_01B型进化率为2.29×10-3,最近共同祖先时间约为2 003.10年,与江苏省及安徽省来源的参考株可能存在亲缘关系,CRF67_01B型于2003年开始在无锡市出现传播。结论2013-2016年无锡市HIV-1亚型复杂多样,CRF67_01B型已经开始在无锡市流行,应持续监测HIV-1亚型变化,从分子角度为疫情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HIV-1型 亚型 进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新诊断的青年学生人群HIV-1基因亚型及耐药情况,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南京市新诊断的200例青年学生HIV-1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人口学信息,并采集血样。通过RNA提取、PCR扩增,成功获得pol区片段191条,进一步进行亚型和耐药突变分析。结果CRF01_AE (41.4%)和CRF07_BC (30.9%)为主要亚型,其他依次为独特重组型(unique recombinant forms, URFs) (15.7%)、CRF55_01B (5.2%)、CRF68_01B (3.1%)、CRF67_01B (2.6%)和B亚型(1.0%)。耐药突变发生率为16.8%,其中传播性耐药率为4.2%。CRF01_AE、CRF07_BC、CRF55_01B、URFs及其他亚型毒株的传播性耐药比例分别为2.5%、1.7%、10.0%、10.0%和7.7% (P>0.05)。结论青年学生人群中HIV-1重组毒株快速出现,需引起高度重视;传播性耐药临近警戒水平,需要持续监测。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基因亚型 耐药
  • 简介:摘要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常见的累及周围神经的单基因遗传病,其发病率约为1/2500。CMT1A是CMT最常见的亚型,约占确诊病例的50%。目前认为CMT1A的病因为外周髓鞘蛋白22基因重复突变,导致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紊乱,与NRG1/ErbB通路失调、脂质代谢障碍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施旺细胞髓鞘形成。目前CMT1A患者的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针对上述可能的发病机制,CMT1A的靶向治疗药物正在研发中。本文就CMT1A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腓骨肌萎缩症 药物疗法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反式转录激活因子Tat第41位赖氨酸(K41)在HIV-1转录活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对B、C亚型HIV-1中Tat K41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通过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检测野生型Tat、突变型Tat K41A、Tat K41R对HIV-1转录活性的影响,并比较B、C亚型HIV-1中Tat K41作用的差异;通过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IP)实验检测B、C亚型HIV-1中Tat K41是否影响Tat与SIRT1的结合;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内B、C亚型HIV-1的Tat K41是否影响p65 K310的乙酰化水平。结果与B亚型HIV-1不同,C亚型HIV-1的Tat K41突变后显著降低荧光素酶活性,减弱C亚型Tat与SIRT1的结合,降低细胞核内p65 K310ac的水平。结论C亚型Tat K41在HIV-1转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人免疫缺陷病毒 反式转录激活因子 转录 B亚型 C亚型
  • 简介:据越南《经济时报》2006年12月25日报道,越南胡志明市百多禄(Pasteur)研究所对2004~2005年问造成越南南方各省人员和家禽死亡的24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密码进行研究,并于最近完全破译了这些病毒的基因密码。

  • 标签: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基因密码 越南 破译 胡志明市 研究所
  • 简介:摘要目的找到最合适的AB0亚型血型定型方法,以便正确定型。方法对本站2016-2017年10例ABO亚型的标本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的抗血清试剂及人抗血清进行红细胞定型,自制A、B、0细胞进行血清定型,做吸收放散试验、唾液血型物质鉴定等补充试验进行验证。结果1、10例标本中有6例标本不同厂家的抗血清与标本红细胞凝集强度不同,抗血清效价高的大于效价低的。2、10例标本血清与O细胞、自身细胞均无凝集,导致正反定型不符是由于抗原减弱或血清中出现意外抗体(抗-A1、抗-B)。结论1、日常进行血型检测时,必须采用ABO正反定型鉴定血型,怀疑正反定型不符是由ABO亚型所致时应加做抗AB、抗H、抗A1等多种血清。2、ABO亚型鉴定应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的试剂用于验证红细胞上弱的抗原。3、必要时做吸收放散试验和唾液中血型物质检测帮助推测ABO亚型,防止亚型红细胞的漏检,确保结果的准确性。4、ABO亚型的判断应依据红细胞与抗-A、抗-A1、抗B、及抗-AB的凝集强度;红细胞上H物质活性的强弱程度;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1;分泌型人的唾液中A、B和H物质综合判断。

  • 标签: ABO 亚型 定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患者DRVI01血浆来源的HIV-1B′亚型毒株抵抗VRC01抗体中和的机制。方法比较同期感染相同亚型且对VRC01抗体敏感的病毒序列,结合文献报道筛选可能影响VRC01中和作用的关键氨基酸,通过定点突变、不同来源膜蛋白序列交换,验证这些位点氨基酸对VRC01抗体中和作用的影响。结果位于gp120的LoopD区E279D、R282K和V5区N460A、N463Q单点突变,逆转了病毒对VRC01中和敏感性。上述2个或3个位点联合突变后的毒株与单点突变毒株比较,对VRC01抗体中和敏感性明显增强。与文献报道不同,N276糖基化位点突变并未改变毒株对VRC01的敏感性。结论具有广谱中和活性患者DRV01血浆来源的HIV-1B′亚型毒株主要通过LoopD区D279、K282和V5区N460、N463突变,抵抗VRC01抗体的中和作用。

  • 标签: HIV-1 膜蛋白 中和抗体 定点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1株靶向甲型流感病毒N1亚型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功能性抗体FNA1,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依据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scFv)序列信息,合成FNA1重链以及轻链可变区序列,连入抗体哺乳细胞表达载体pFRT-IgG1κ,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FRT-IgG1κ-FNA1。利用瞬时高效表达系统ExpiCHO以及亲和纯化技术获取抗体蛋白FNA1。ELISA检测FNA1与甲型流感病毒N1亚型NA抗原的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FNA1与细胞膜表面表达N1亚型NA抗原的结合。通过抗体抑制NA蛋白活性试验检测抗体FNA1的体外功能活性。结果蛋白质电泳结果显示制备获取了高纯度FNA1。FNA1特异性识别结合N1亚型的NA抗原,且呈浓度依赖效应。FNA1能通过结合细胞膜表面表达的N1亚型NA蛋白,有效阻断细胞膜表面的NA活性,从而抑制包装的假病毒从细胞表面释放,继而抑制进一步的靶细胞感染。结论获得1株具有体外功能活性的靶向甲型流感病毒N1亚型NA蛋白的抗体FNA1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N1亚型 假病毒释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艾滋病筛查有反应而确证试验阴性或不确定病例进行随访和HIV-1核酸检测,分析感染毒株基因亚型。方法对3个艾滋病筛查有反应且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阴性或不确定病例进行HIV-1核酸检测和随访。采用一步法RT-PCR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基因亚型。结果3个HIV抗体筛查有反应病例,经WB检测病例1和3出现p24条、病例2未检测到特异条带。pol基因片段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病例1和3均感染CRF07_BC毒株,病例2感染CRF01_AE毒株(第5簇)。对病例1和3进行2周后随访检测,WB条带有进展,HIV-1病毒载量分别为476 385 cp/mL和103 462 cp/mL,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220个/µl和550个/µl。结论急性期HIV-1感染表现为筛查有反应而WB阴性或不确定,HIV-1核酸检测有助于提高急性期感染的发现和诊断能力。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急性期HIV-1感染 病毒载量 免疫印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