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夜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灵芝、甘草和首乌藤等夜宁胶囊成分的色谱,并测定大黄素含量。结果验结束后我们统计发现,试验品和对照品色谱相同位置的斑点颜色相同,且两者无干扰;大黄素与夜宁胶囊的各种成分分离良好,对照品并未干扰大黄素的测定;我们进行线性关系考察得知大黄素在1.6μg/ml~16μg/ml的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重现性良好,精度高且稳定;回收率良好。结论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有效的检测夜宁胶囊的成分,可以作为控制夜宁胶囊质量的重要标准,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高压氧治疗法 颅脑外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健儿厌食康颗粒质量标准。方法对麦芽、山药、莲子进行定性鉴别。对颗粒剂中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进行检查,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颗粒剂中熊果酸含量。结果熊果酸点样量在0.66~3.30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同板精密度为1.3%异板精密度为2.6%。平均回收率为96.5%(RDS为1.6%)。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健儿厌食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熊果酸薄层扫描法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参照国际医院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医疗服务特点,制定规范的药品管理制度。结果和结论实施JCI标准后,我院病区药品管理合格率明显提高,药品储存更合理、安全。

  • 标签: JCI标准 病区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经方作为历代流传下来的经典医方,在其基础上利用现代制剂工艺制成的成药新制剂——称为经方制剂,临床应用广泛且在中成药市场中占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整理47个经方所对应的212个经方制剂的质量标准,提出了目前我国经方制剂标准中存在改变经方的部分药味有待商榷、同名异方现象的存在、性状项表述不完整等问题。

  • 标签: 经方制剂 药品标准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新旧产程标准与处理方法临床应用效果,以此评价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对母婴分结局的影响。方法取2011年3月-2016年9月先后就诊的我院妇产科的3164例待产孕妇为研究对象,1328例沿用旧产程即处理方法的孕妇为对照组,1836例采用新产程及处理方法的孕妇视为观察组,组间比较母婴分娩解决以此评价新产程及处理方法在临床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剖宫分娩、会阴切开术、顺产转剖宫、催产素应用观察组孕妇例数分别为196例、154例、66例、206例明显少于对照组255例、163例、100例、353例(P<0.05)。结论新产程及处理方法在产科应用能大大降低剖宫分娩率,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程干预,有助于提高母婴安全性。

  • 标签: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 临床应用 母婴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呋麻滴鼻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HPLC法对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进行鉴别;用HPLC法对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mol•L-1醋酸铵(用冰醋酸调节pH3.0)-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室温。结果HPLC法检测出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盐酸麻黄碱在156.25~1250.00µ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n=5),RSD为0.9%。呋喃西林在3.12~25.00µ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5%(n=5),RSD为1.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专属性强。

  • 标签: 呋麻滴鼻液 盐酸麻黄碱 呋喃新林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利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疑难症的优势及中药制剂活胃胶囊的工艺及治疗标准

  • 标签: 活胃胶囊 制剂工艺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泌淋通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黄连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绿原酸在0.33625~2.0175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1.42%(n=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泌淋通颗粒 绿原酸 质量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中药材棕褐沙林蚁的质量标准。方法以薄层色谱法对棕褐沙林蚁中氨基酸定性研究,展开剂为正丁醇-甲醇-冰醋酸-水(4111),展距15cm;以50%乙醇为溶剂,采用热浸法测定棕褐沙林蚁中的浸出物含量。结果薄层鉴别中样品所含氨基酸能有效分离,分离度良好,且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以50%为浸出溶剂,热浸法测定,棕褐沙林蚁蚁药材中的浸出物含量为33.0%。结论薄层鉴别和浸出物含量测定可以作为棕褐沙林蚁的质量控制指标。

  • 标签: 棕褐沙林蚁薄层色谱鉴别浸出物含量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体系,传承千年至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具有实际效用的中药配比标准,但是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进步,西医在我国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对中药复方剂质量的标准研究一直困扰我国中医药工作者,同时也严重限制了我国中医药迈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因此,笔者通过参考众多的相关文献资料之后,从我国传统中药依靠指纹图谱与生物活性测定两方面出发,阐述了笔者对中药复方剂质量的标准研究意见。

  • 标签: 指纹图谱 生物测定 质量控制 中药复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胆排石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及薄层色谱法完成利胆排石片定量检测与定性检测。结果大黄、延胡索及甘草等成分含量可通过定性检测确定,方中黄芩测定以黄芩苷含量≥10.0mg/g为准。结论规范使用高效液相法及薄层色谱法可便捷、准确、稳定检测出利胆排石片中各种成分含量,此两种方法可作为利胆排石片质量控制的主要方式。

  • 标签: 利胆排石片 质量标准 高效液相法 薄层色谱法
  • 简介:摘要指出了添加饮片细粉的颗粒剂溶化性检查存在缺陷,对检查方法进行了修订完善,避免了人为因素,使检验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 标签: 颗粒剂 饮片细粉 标准缺陷 修订完善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化瘀通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化瘀通脉颗粒中的丹参、白芍、当归、川芎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芍药苷在16.62~265.92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946X+339.22,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为0.98(n=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化瘀通脉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化瘀通脉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宣布,公众期待已久的第三阶段“有意义的使用电子病历要求指南”已经公布。国家卫生协调办公室也同时发布了2015年电子病历认证标准。根据这份标准,2017年以前医院可以选择是否遵循此标准,但2018年起,这份标准将在所有医院强制执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近10年文献的回顾与综述,明确中医专科的特色、优势对中医药临床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目前现有研究在中医专科的特色、优势标准制定上不足,需要寻找一套科学完整、合理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实现对中医专科特色与优势的评估、调整、提升,进而推动中医专科良性发展。

  • 标签: 中医药 中医专科 优势与特色 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建立本院临床药学发展体系,总结工作经验,提出了摆正位置,锲而不舍,临床科教一齐抓的临床药学发展模式。

  • 标签: 临床药学 体系 建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县目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现状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将现存的一些问题以及控制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方法对我县2011年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采取调查的方式来完成调查。结果经过对该系统数据的调查发现,整个系统中存在人员的配置不合理以及基层技术人员技术及业务水平较差等现象,并且该系统中,使用的仪器设备陈旧、老化等一些问题。结论要改善目前我县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不足,必须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对系统中陈旧、老化仪器设备进行更新,引进一些先进设备。

  • 标签: 疾控预防控制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实施以来,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对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剖宫产病历的临床资料及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两年在产程管理上,采用新产程处理理念后,剖宫产病历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新旧产程的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对比分析4年来剖宫率的变化。结果旧产程实施中平均剖宫产率38.5%,新产程实施后平均剖宫产率30.5%,剖宫产率明显下降。结论新产程实施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可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产程 剖宫产 标准 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