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制备磷霉素银并测定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复分散法制备磷霉素银,并经体外抑菌试验比较了磷霉素银与磺胺啶银和磷霉素钙的抗菌活性。结果:磷霉素银的各剂量组抑菌圈均大于磷霉素银磺胺啶银。结论:磷霉素银的抗菌作用强于磷霉素钙和磺胺嘧啶银。

  • 标签: 磷霉素银 制备 体外抑菌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64例,其入院治疗的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2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32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高了15.62%,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结论对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并且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泌尿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组织工程软骨体外构建技术体系可行性。方法种子细胞选用胎儿软骨细胞(口服药物流产胎儿,胎龄3-6个月)。酶消化法获得第1代细胞,以50×106/ml浓度均匀接种于经聚乳酸(PLA)包埋聚乙醇酸(PGA)高分子聚合物支架,形成细胞-支架复合体,在体外静态培养。分别于2周、4周、8周进行大体观察、扫描电镜及组织学检测。结果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随培养时间延长,色泽由2周时的乳白色逐渐呈现半透明,8周时接近正常软骨外观。扫描电镜显示软骨细胞与材料具有良好相容性,培养7天PGA纤维之间有基质沉积。HE染色示2周有大量软骨陷窝形成和均匀嗜碱性基质分泌,Safranin’O染色示基质有酸性蛋白多糖分布,Massons’strichome染色示基质有胶原成分,但含量较少,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为特异Ⅱ型胶原。培养4周胶原成分开始明显增多,软骨陷窝形态接近成熟,8周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含量丰富且分布均匀。结论以成熟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运用组织工程技术在体外能构建出具有正常软骨组织结构特征的人组织工程软骨。

  • 标签: 胎儿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软骨 体外
  • 简介:背景:组织工程膀胱黏膜层的构建在组织工程膀胱修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并没有最合理的构建方法.目的:探讨胶原海绵支架复合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体外构建膀胱黏膜结构的可行性.方法:刮取猪膀胱黏膜层后用酶消化方式进行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并进行尿路上皮细胞标志物免疫荧光和RT-PCR鉴定.制备疏松多孔的胶原海绵支架材料,将第3代尿路上皮细胞接种在胶原海绵支架上,体外培养4~8d后观察尿路上皮细胞和胶原海绵材料的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的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呈"多角形"、"铺路石"样,以克隆团形式生长.免疫荧光鉴定AE1/AE3阳性,RT-RCR检测uroplakin-ⅠA、uroplakin-Ⅱ阳性.胶原海绵复合尿路上皮细胞体外培养4~8d后,细胞在胶原海绵支架上生长良好,覆盖胶原材料的表面并长入材料内部,保持了尿路上皮细胞的特性.体外培养6d时,尿路上皮细胞与胶原支架复合效果最好,同时细胞数量也最多.结果初步表明了胶原海绵复合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可以构建组织工程膀胱黏膜,且体外培养6d为最佳时间点.

  • 标签: 膀胱黏膜 胶原 尿路上皮细胞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体外诊断试剂异常质量检测的产生原因,总结相关解决措施。方法:以以某医药企业 2018 年 4 月出现检测阳性率异常的体外诊断试剂与未出现阳性率异常的体外诊断试剂进行分析,分析阳性率异常问题的所占比率及累计阳性率。 结果:在出现质量问题的体外诊断试剂中,引物探针浓度偏差的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其他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与产品保存环境、客户操作、测试剂失活及配套耗材污染等因素有关。配套耗材污染的 累计 阳性率异常比率相对较高。结论: 体外诊断试剂异常质量检测的产生原因具有多样性,医院及相关企业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避免异常质量检测问题的出现。

  • 标签: 体外诊断试剂 临床检验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诊断试剂异常质量检测的产生原因,总结相关解决措施。方法以以某医药企业2018年4月出现检测阳性率异常的体外诊断试剂与未出现阳性率异常的体外诊断试剂进行分析,分析阳性率异常问题的所占比率及累计阳性率。结果在出现质量问题的体外诊断试剂中,引物探针浓度偏差的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其他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与产品保存环境、客户操作、测试剂失活及配套耗材污染等因素有关。配套耗材污染的累计阳性率异常比率相对较高。结论体外诊断试剂异常质量检测的产生原因具有多样性,医院及相关企业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避免异常质量检测问题的出现。

  • 标签: 体外诊断试剂 临床检验 质量
  • 简介:目的温对猴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进行体外培养及扩增,观察其原代及传代细胞的生长特点及生物学特点。方法抽取4只成年猴髂骨骨髓,用全骨髓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获得BMSCs,胰酶消化传代,用条件培养基培养传代细胞。逐日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对传代细胞进行HE染色及碱性磷酸酶(ALP)染色。结果成年雄性恒河猴BMSCs体外培养生长良好,原代细胞10-13d汇成单层,传代后4~7d长满瓶底。HE染色光镜下观察见BMSCs为单核细胞,细胞呈梭形、多角形,传代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结论猴BMSc的体外培养增殖能力强,可诱导为成骨细胞,可作为灵长类动物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 标签: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 目的: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72 例血液透析患者,分析 体外循环凝血的危害因素,且配合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本组 72 例患者中共 21 例发生 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 29.16% ( 21/72 ) ;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凝血四项 PT 、 APTT 、 TT 与 Fbg ,结果显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需加强观察分析,评估 体外循环凝血的危险因素,且配合恰当的护理干预,降低 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凝血 护理措施
  • 简介: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来神经科学及胚胎发育学的热点问题。人们通常认为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组织是不可再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将只能由神经胶质爬行替代,遗留难以弥补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而神经千细胞特别是在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的神经千细胞对以上观点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深入,必将为神经系统损伤性、退行性疾病的彻底治愈,甚至神经移植治疗带来一次革命性突破。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细胞体外培养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神经系统功能缺损 成年哺乳动物 神经千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块树脂充填楔状缺损微渗漏进行体外研究。方法:选取72颗新鲜离体前磨牙,于颊颈部釉牙骨质界处做一个Ⅴ类洞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SonicFill声波树脂组、3M Z350 XT纳米树脂组、Filtek Bulk-fill流体树脂组进行充填。借助显微镜对修复体边缘的染色情况进行观察,测定微渗漏深度,利用扫描电镜对边缘裂缝宽度进行测量。结果:染料渗入深度从高到底排序:3M Z350 XT纳米树脂组>Filtek Bulk-fill流体树脂组>SonicFill声波树脂组;边缘裂隙宽度从高到低排序:3M Z350 XT纳米树脂组>SonicFill声波树脂组>Filtek Bulk-fill流体树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大块树脂充填 楔状缺损 微渗漏 体外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评价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以对照模式展开,研讨期待定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样本纳入自本时间段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疼痛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共92例,遵照奇偶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实施推拿、肌肉牵拉、关节松动等常规康复治疗的小组定义为参照组(n=46);实行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的小组定义为观察组(n=46),而后进行疗效比对。结果:两组相较、两种方案相较,观察组收获效果更加理想,患者在肩关节活动程度、临床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疼痛因子水平方面均显优另一组,(P值<0.05),优劣差异显著。结论:在肩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横向选择中,采纳体外冲击波治疗策略效果更佳,即可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调节痛觉神经递质水平,令疼痛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引用。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治疗 肩周炎
  • 简介:摘要: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雄性巴马香猪的皮肤作为透皮渗透的材料,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表皮残留、皮内滞留、透过样品溶液,比较受试制剂与进口参比制剂透皮作用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地奈德乳膏4批受试制剂与1批进口参比制剂在雄性巴马香猪皮中24小时内地奈德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0.463和0.461μg/cm 、0.524和0.496μg/cm 、0.456和0.520μg/cm 、0.496和0.466μg/cm ,单位面积累计最大透过速率分别为0.0193和0.0192μg /cm /h、0.0218和0.0207μg /cm /h、0.0190和0.0217μg /cm /h、0.0207和0.0194μg /cm /h;受试批制剂和进口参比制剂体外透皮比较的结果符合指导原则要求,透皮程度和速率符合外用制剂的一致性评价要求,且在雄性巴马香猪皮内药物滞留特征一致。

  • 标签: 地奈德乳膏 体外透皮吸收 雄性巴马香猪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病情干预阶段,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干预效果分析。方法:样本限定为本院2019年8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34例,基于介入治疗措施差异分组,接受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干预的67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干预的67例患者为研究组,分析不同干预术式下,观察指标、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结果:研究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较之对照组有着明显的数据差异,软件分析有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数据较之对照组有着明显的数据差异,软件分析有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99%低于对照组14.93%,软件分析有意义(P<0.05)。讨论:冠心病病情干预阶段,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手术指标、观察指标的有效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地促进患者生理状态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观察中医火针与艾灸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为临床选用中医火针与艾灸疗法治疗慢性胃炎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选用中医火针疗法速刺(0.4×35mm) 速刺,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刺法,选穴为: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内关、公孙、肝俞、上脘。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情况,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上述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总积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火针与艾灸疗法相比单纯针刺,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总体疗效更具优势。中医火针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火针与艾灸疗法 慢性胃炎患者 总体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医药逐渐受到世界多个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近些年我国与俄罗斯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发展,且俄罗斯人民也慢慢接受中医药带来的保健与治疗效果。中俄中医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建设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俄两国医学交流合作,且对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需要对中俄中医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建设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进行适当规划调整,从而推动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发展,强化对外交流,增强我国文化自信。

  • 标签: 中医药 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 现状 展望
  • 简介:血管内皮细胞被覆于全身的血管腔面,内皮细胞约占体重1%,但内皮细胞表面面积多达5.000m^2。内皮细胞在血液和组织表面是非常活跃,在正常血液分布、凝血、炎症反应和损伤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具有屏障、抗凝与抗血栓、合成TFPI、PGI2、NO、TM、ET等物质以及血管壁细胞增值调节等作用。作为活跃的“内分泌组织”和强大的“代谢组织”的血管内皮,在血管生物学研究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学研究中的地位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体外循环围手术期 全身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