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估上海地区汉族脑梗死患者对氧磷酶1(PON1)对应基因的-162A/G多态性与脑梗死(CI)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26例CI患者(CI组)及131名同期体检者(对照组)的PON1基因-162A/G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PON1基因-162A/G多态性AA型、AG型及GG型基因型在对照组和CI组中分别占22.14%、19.08%、58.78%和23.81%、37.30%、38.89%。A、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对照组和CI组中分别为31.68%、68.32%和42.46%、57.54%。经检验,PON1基因-162A/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I组的等位基因A与对照组比较,其比数比为1.5914,95%可信区间为1.1095~2.2828。结论:PON1基因-162A/G多态性可能与CI发病有关。

  • 标签: 脑梗死 对氧磷酶1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Blimpl基因突变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1例DLBCL患者Blimpl基因的突变情况;用PCR扩增其Blimpl全长编码基因,并通过定点突变获得野生型Blimpl的全长编码基因。分别将野生型、突变型Blimpl的全长编码基因亚克隆至含有Flag标签的Flag-CMV4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Flag-Blimp1-wt和Flag-Blimp1-mut:采用PCR扩增获得人CIITA启动子,并将扩增片段插入PGL3-Basic荧光报告基因载体中.所有重组质粒均通过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将Flag-Blimp1-wt/mut分别与PGL3-CIITA-promoter共转染293T细胞.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报告基因载体的活性及Blimpl基因对其表达的调控.采用蛋/3印迹法检测融合蛋/3F1ag-Blimpl-wt与FIag-Blimpl-mut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成功构建野生型、突变型F1ag-Blimpl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及PGL3-CIITA-promoter报告基因载体;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构建的报告基因载体具有启动子活性。野生型Blimpl蛋白对其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与Blimpl的转染剂量呈正相关.而突变型Blimpl对其抑制功能明显减弱: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突变型Blimpl蛋白明显低于野生型.结论:该例患者中Blimpl的突变影响了其转录抑制功能.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Blimpl蛋白表达量的减少所引起。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limp1 转录调控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SORT1基因型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260例经冠脉非创伤性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或冠脉造影以及空腹静脉血检查明确诊断的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SORT1基因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阴性组(AG型基因+GG型基因)85例及阳性组(AA型基因)175例,均接受为期半年的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对两组胆固醇、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vascularindex,CAVI)。结果两组治疗前胆固醇、CA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SORT1基因型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存在明显差异,AA型基因疗效最佳。

  • 标签: SORT1基因 冠心病 高胆固醇血症 阿托伐他汀钙片
  • 简介:目的:研究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家系基因与表型的特点.方法:一个遗传性FⅦ缺乏家系19名成员的FⅦ及其他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检测和用PCR及DNA序列检测FⅦ基因缺陷,初步探讨遗传性FⅦ缺乏的血液凝固变化.结果:在这一家系中,FⅦ缺乏伴FⅫ:C下降或FX:C增高的,在临床上无明显出血现象;FⅦ缺乏症与其基因10827核苷酸C→T突变有关.结论:遗传性FⅦ缺乏发生临床出血除与FⅦ:C水平有关外,还可能与FⅫ:C和FX:C变化引起的凝血和纤溶活性改变有关.

  • 标签: 先天性因子Ⅶ缺乏 血液凝固
  • 简介:目的:检测两个中国汉族人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家系中的FⅫ基因突变.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血浆FⅫ:C.,并以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FⅫ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用DNA测序仪检测FⅫ的基因突变.结果:在两个家系中共发现3种杂合型基因突变,即Gly526Asp、7142insertC和Glv542Ser.结论:上述3种FⅫ基因突变是导致中国人遗传性FⅫ缺陷的分子发病机制之一,且均为国际首次发现.

  • 标签: 凝血因子Ⅻ- PCR 突变 家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tathmin1基因表达对微管药物抑制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析Stathmin1基因表达与微管药物联合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0.5μM紫杉醇和去氧鬼臼毒素作用A549细胞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8.5%、45.8%,Stathmin1与0.5μM紫杉醇、DPPT联合作用A549细胞时,细胞存活率有所下降。结论Stathmin1基因表达与微管药物结合,能够起到抑制细胞增殖作用,降低肿瘤药物用量。

  • 标签: Stathmin1基因表达 微管药物 抑制细胞增殖 影响
  • 简介:近年,一些肿瘤标志物已被证实与胃肠道恶性肿瘤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着重介绍经典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20,CK20)、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剂、生存素(survivin)等肿瘤标志物的结构、功能及其基因表达监测在恶性肿瘤转移和复发方面的应用进展。

  • 标签: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 生存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向阿尔兹海默病(AD)年转化率为正常人群的10倍,目前普遍认为,发病关键环节之一是俘淀粉样蛋白(Aβ)在脑部神经元的异常积聚,形成“老年斑块”和“神经元纤维缠结”近年的调查研究分析显示,,SORL1是Aβ蛋白产生过程中在高尔基体外侧防止(Aβ)前体蛋白裂解的固定因素,在Aβ蛋白沉积后,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了,NLRP3炎症小体在Aβ产生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为AD研究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目前临床上能够明确诊断的阳性的AD指标有限,同样也是目前基因研究的难点及热点,那么在Aβ蛋白产生和出现病理变化的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的结合测定能帮助aMCI早期识别阻止向AD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阿尔兹海默病(AD),淀粉样归蛋白(A&beta SORL1基因 NLRP3基因 炎症小体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用合成仪自动地合成60mer寡核苷酸SARS冠状病毒的探针来制作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方法根据寡核苷酸探针的制作要求,选取SARS冠状病毒的特异序列30条、长度为60mer的片段进行合成,并对合成后的纯化方法与条件进行探索。将经12%变性PAGE胶纯化后的探针直接点样制备成12×12阵列的寡核苷酸的基因芯片,初步与处理后的临床样品进行杂交。结果经PAGE纯化的寡核苷酸探针的纯度高,能满足寡核苷酸芯片制备的要求。临床SARS患者标本进行处理后与寡核苷酸芯片杂交、扫描检测,效果较好。结论本室合成的60mer的寡核苷酸SARS冠状病毒探针能用于基因芯片的制备与检测,这为该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平行的检测方法。

  • 标签: 基因芯片 60mer寡核苷酸 SARS 冠状病毒 探针制备 非典型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ApoE基因多态型冠心病患者血脂调控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ApoE基因型进行测定并依据结果分为E2/2+E3/2组15例、E3/3组72例、E4/3+E4/4组33例,均接受为期3个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三组血脂调控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比较,E4/3+E4/4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2+E3/2组与E3/3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比较,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型冠心病患者中阿托伐他汀钙治疗E2/2+E3/2基因型和E3/3基因型效果理想,E4/3+E4/4基因型效果欠佳。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ApoE基因 冠心病 血脂
  • 简介:目的:评估脑梗死患者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的基因192G/A多态性与脑梗死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295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17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PON1基因192G/A多态性。结果:PON1基因192G/A多态性在对照组和脑梗死组中的GG型、GA型和AA型基因型分布分别为36.75%、50.43%、12.82%和28.14%、50.85%、21.02%。G、A等位基因分布在对照组和脑梗死组中分别为61.97%、38.03%和53.56%、46.44%。经检验,PON1基因192G/A位点基因型频率在2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的等位基因A与对照组比较,其比数比为1.2210,95%可信区间(95%CI)为1.0147~1.4793。结论:PON1基因192G/A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有关。

  • 标签: 对氧磷酶1 脑梗死 多态性
  • 简介:目的:对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nTAA多态性进行研究,探讨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nTAA多态性与血清胆红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5名深圳地区健康汉族个体的外周血,并抽提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UGT1A1基因的启动子区,经DNA测序确定启动子区A(TA)nTAA多态性并采用偶氮反应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结果:在研究对象中,UGT1A1基因启动子区存在A(TA)6TAA和A(TA)7TAA2种多态性,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6TAA单倍型频率为93.2%,A(TA)7TAA单倍型频率为6.8%,携带A(TA)6TAA纯合多态性个体占86.8%,携带A(TA)7TAA纯合多态性个体占0.5%,携带A(TA)6TAA/A(TA)7TAA杂合多态性个体占12.7%。携带A(TA)6TAA纯合多态性个体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2.4±6.0)μmol/L,游离胆红素为(8.9±4.2)μmol/L;携带A(TA)6TAA/A(TA)7TAA杂合多态性个体的血清总胆红素为(15.6±5.9)μmol/L,游离胆红素为(11.9±4.7)μmol/L;携带A(TA)7TAA纯合多态性个体血清总胆红素为19.2μmol/L,游离胆红素为15.1μmol/L。携带A(TA)6TAA/A(TA)7TAA杂合多态性个体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A(TA)6TAA纯合多态性个体(P〈0.01)。结论:A(TA)nTAA多态性与血清总胆红素相关,携带A(TA)6TAA/A(TA)7TAA杂合多态性个体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A(TA)6TAA纯合多态性个体,升高的血清胆红素主要为游离胆红素。

  • 标签: UGT1A1基因 启动子 多态性 血清胆红素
  • 简介: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在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诊治的HCVRNA阳性患者276例,采集其血清样本,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分析HCV基因型(1a、1b、2a、3a、3b和6型);对不能确定型别的样本采用非结构蛋白5B(nonstructuralprotein5B,NS5B)测序法进行分型。结果:276例患者的HCV基因型中,主要为6型120例(43.48%)、3b型80例(28.99%),其次是1b型33例(11.96%)、3a型30例(10.87%)、1a型9例(3.26%)、2a型4例(1.45%)。其中德宏地区的患者有151例,主要为6型61例(40.40%)、3b型53例(35.10%),其次是1b型15例(9.93%)、3a型14例(9.27%)、1a型4例(2.65%)、2a型4例(2.65%)。将德宏地区151例基因分型分布结果与国内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结果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云南省德宏州地区的HCV6型及3型(包括6n、6u、6a、6m、6型混合)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1a和2a型检出百分比较低(P〈0.05)。结论:云南省德宏州地区的HCV基因亚型共检出9种,主要以3b型和6型为主,其次是1b型及3a型,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本地区HCV亚型有其独特性。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基因测序 PCR反向点杂交分析
  • 简介:摘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是目前临床上用于乳腺癌靶向治疗最重要的基因,研究它的表达特性在乳腺外科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Her-2基因的表达不仅用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以及指导手术前后的靶向治疗,而且可以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在于Her-2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相关临床因素关系的探讨,它们之间关系的探讨一方面对协助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有极大的帮助,而且通过了解一个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可反过来评估它的Her-2基因状态,不失为Her-2基因状态评估提供另一条重要的方法,本文中作者就Her-2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Her-2基因 病理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有机离子转运多肽1B1(SLCO1B1)521T>c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所有关于SLCO1B1521T>C基因多态与冠心病相关的病例对照组研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所需数据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3片文献纳入本研究,纳入本研究的人群总数为2252例,包括冠心病组1172例,对照组1080例。Meta分析结果TT型降低高脂血症类冠心病风险比TT/TC高1.18倍OR=1.18,95%CI=0.79~1.76;TC/CC型(含有C等位基因)降低高脂血症类冠心病风险仅仅占TT型90%,OR=0.87,95%CI=0.72~1.05。结论SLCO1B1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类冠心病有密切相关性,但近年来才研究该基因同时有待于人去中进行大量研究考证。

  • 标签: SLCO1B1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Meta 分析
  • 简介:目的:检测革兰阴性菌中耐季铵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的qacE-sul1基因,为临床提供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信息。方法:使用稀释计数法测定6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季胺盐复合物(QACs)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使用改良的表型筛选试验检测耐QACs的表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试验检测耐季铵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基因qacE--sul1。结果: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对QACs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超过其推荐消毒浓度的8倍;6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表型筛选试验14株阳性;11株qacE-sul1基因阳性.其中部分菌株进行全长基因测序并登陆美国核酸数据库(Genebank).注册号:AY769739;结论:在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中已出现由遗传物质介导的高耐QACs的细菌;衣研究所采用的改良表型筛选试验能有效地检测高耐QACs的细菌表型。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季胺盐复合物 耐药 qacE—sul1基因 表型筛选试验 季铵盐消毒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ESR1和ESR2基因遗传变异和妇女产后抑郁症关联性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且产后出现抑郁症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血液建立数据库,对ESR1、ESR2基因进行SNP搜寻,同时与产妇产后抑郁症表型进行分析,探寻关联性。结果分别在ESR1基因第1外显子以及ESR2基因第6外显子上发现SNP,同时对两个SNP进行基因型判定,用R软件分析关联性,发现ESR1、ESR2与妇女产后抑郁症没有明显的关联性。结论ESR1、ESR2基因遗传变异均不是妇女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基因

  • 标签: ESR1 ESR2 产后抑郁症 关联性
  • 简介:目的:对1例ABO正反定型不一致患者的血标本进行鉴定,并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血清学标准方法鉴定ABO血型,并进行血浆总体A糖基转移酶(glucanotransferase,GTA)活性测定。对ABO基因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行PCR扩增、直接测序或克隆后测序分析。结果:本例血清学鉴定为AxB亚型;血浆总体GTA活性明显下降(效价为±);ABO基因外显子1的第2位核苷酸存在T〉C错义突变。结论:ABO基因c.2T〉C突变导致翻译起始位点被跨膜结构域或茎区域中的Met替代,从而形成N端截短的GTA的表达,进而引起此例患者AxB表型。

  • 标签: ABO亚型 启始密码子 错义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对ACI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住院的ACI患者,给予其服用氯吡格雷75毫克/日,根据其治疗前以及治疗第7天检测的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为CR组,<70%非CR(NCR)组;收集患者的全血提取DNA,并测定其PON1Q192R的基因型,分析PON1Q192R基因多态性和ACI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结果PON1Q192R基因位点有三种基因型AA,GA和GG,其分布频率在CR组和NCR组分别为66.7%,20.8%,12.5%和23.4%,46.7%,29.9%。三种基因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在CR组和NCR组间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7.08%,22.92%和46.72%,53.28%;A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6个月后随访,CR组中有19例脑卒中复发,发生率为79.17%,NCR组有15例脑卒中复发,发生率为14.02%;基因型AA、GA、GG复发例数为13例,15例,6例,复发率分别为48.14%,22.39%,16.22%。结论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PON1Q192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再发不良脑血管病事件的原因之一。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抵抗 基因多态性 PON1 Q19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