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指导小儿七麻醉用药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儿按照监护人的自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BIS监测,对照组由具有5a以上小儿麻醉经验的医师根据自己的临床判断和手术情况,调节七吸入浓度。计算两组术中、术末呼气末七浓度、平均BIS值,记录七使用总量、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离开PACU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和术末呼气末七浓度分别为(2.13±0.41)%、(1.33±0.42)%,BIS平均值分别为49.95±5.86、66.18±5.77,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t分别为5.936、4.278、8.845、11.932,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开PACU时间和七使用总量分别为(3.46±2.03)min、(6.26±3.71)min、(10.88±3.65)min、(11.3±4.6)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10.358、9.976、7.429、8.355,p<0.05)。结论使用BIS监测,可以有效指导小儿七麻醉用药,减少七使用量,促进患儿尽早苏醒,并尽早拔管。

  • 标签: 小儿麻醉 七氟醚 BIS 用药指导
  • 简介: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是一种新型μ受体激动剂,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苏醒快,作用可被纳洛酮拮抗,异具有麻醉诱导及苏醒快,致吐作用轻,循环稳定,扩张冠状动脉,肌肉松弛良好等优点。本文将瑞芬太尼辅用于异吸入全麻,观察瑞芬太尼与异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报告如下。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氟醚吸入 全麻 苏醒 效果观察 Μ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麻醉应用七联合骶管麻醉的情况。方法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实施下腹部手术的患儿85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吸入七的麻醉方式,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骶管麻醉。统计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HR、MA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时段HR、MAP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与躁动发生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麻醉应用七联合骶管麻醉患儿各时段的HR、MAP变化情况较好,患儿苏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麻醉 七氟醚 骶管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全麻诱导预防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效果及对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ASAI-II级,年龄20-60岁,体重40-80kg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诱导组(S组)和丙泊酚诱导组(P组),每组30例。S组拟用潮气量法行全凭吸入麻醉诱导。P组拟用丙泊酚TCI行全凭静脉诱导。当两组病人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BIS值介于40-60时,均从外周肘静脉单向静脉注射芬太尼原液5ug/kg,注射时间为5s。观察静注芬太尼后1min内呛咳反应发生的有无及其严重程度,比较两种麻醉诱导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S组呛咳反应的发生率为6.7%,P组呛咳反应的发生率为43.3%(P<0.01)。S组呛咳反应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P组(P<0.01)。S组血流动力学相对P组更平稳。结论全凭七诱导可显著降低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能更好地维持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标签: 七氟醚 丙泊酚 芬太尼 诱导 呛咳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麻醉诱导对患儿全身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66例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七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观察两组患儿进行麻醉诱导所需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费用和进行麻醉诱导后对患儿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进行麻醉诱导的所需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和麻醉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进行麻醉诱导后对患儿呼吸功能的影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pO2差异不明显。结论用七麻醉诱导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可以缩短进行麻醉诱导的所需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减少麻醉费用,降低其进行麻醉诱导后对患儿呼吸功能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 标签: 七氟醚 麻醉诱导 患儿 全身麻醉 氯胺酮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观测不同浓度异对激素诱导下小鼠排卵的影响,麻醉气体对小鼠妊娠的影响,观测异对细胞间粘附分子-1、MMP-9的影响,进而探讨麻醉气体对小鼠生殖的影响。方法长期低浓度异吸入。激素诱导后,采用镜下压片法计数小鼠排卵数。解剖孕18天小鼠观察产仔数、幼仔体重、身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子宫内膜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MMP-9的表达。结果吸入不同浓度异的小鼠排卵数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0.1%异的小鼠妊娠产仔数与对照组相比数量下降(P<0.05),小鼠幼仔体重身长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吸入异组子宫内膜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MMP-9的表达少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异氟醚 生殖 免疫组化 细胞间粘附分子-1 MMP-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无手术刺激状态下观察吸入不同浓度七麻醉下NCT、BIS的变化,探讨NCT监测气体吸入麻醉深度的特点.方法选择75例ASAⅠ-Ⅱ级,年龄20~49岁,择期行全麻下气管插管妇科手术的患者,分为五组(n=15).结果0??6MAC~1??3MAC四组分别与0MAC组比较NCT、BIS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BIS相比,NCT同样可较好地监测七麻醉深度,且在较高浓度七麻醉下NCT对麻醉深度的监测优于BIS.关键词麻醉分级,脑电双频指数,七,麻醉深度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51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全身麻醉应用七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救治的全麻患儿中选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七进行诱导的观察组(31例)与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31例),对两组患儿包括苏醒以及诱导的时间、呼吸功能、心率等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判断七麻醉诱导在全麻中的运用效果。结果采用七麻醉诱导的观察组患者其平均诱导以及苏醒时间都显著低于采用氯胺酮的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儿在心率、动脉压、等方面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见轻微程度的呼吸抑制,但血流动力参数(SpO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七进行患儿全麻诱导具有较快的诱导速度、苏醒时间短,对循环呼吸、心率、动脉压等方面的影响小,值得推广。

  • 标签: 七氟醚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 运用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喉罩七联合应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方法50例小儿择期手术患者,年龄1-10岁,ASAⅠ-Ⅱ级,于七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观察插入喉罩前、插入喉罩后及术中生命征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插入喉罩前及插入喉罩后患儿心率(heartrate,HR)、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血氧饱和度(oxyhemoglobinsaturation,SpO2%)、呼吸频率(respiratoryrate,RR)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喉罩与七联合应用于小儿麻醉便于气道管理,安全、便捷、不良反应少,可行性高。

  • 标签: 喉罩 七氟醚 小儿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在对患儿全身麻醉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需要使用全身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需要使用常规的氯胺酮的形式进行全身麻醉的诱导,观察组患儿需要使用七的方式进行全身麻醉的诱导,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经过麻醉诱导后均能够进行全身麻醉,但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同时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抑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患儿实施全身麻醉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七诱导麻醉的方式能够显著的提升患儿的麻醉效果并降低呼吸抑制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醚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在小儿耳鼻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小儿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麻醉,观察组患儿联用七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生命体征水平及术后苏醒时间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时,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麻醉有助于稳定患儿的生命体征,加速术后苏醒进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耳鼻喉外科 小儿麻醉 七氟醚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拟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新生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静脉麻醉,研究组则给予七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麻醉方案下的意识消失时间、呼吸抑制例数、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意识消失时间长于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抑制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吸入麻醉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稳定患儿的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次数,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七氟醚 新生儿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拟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新生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静脉麻醉,研究组则给予七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麻醉方案下的意识消失时间、呼吸抑制例数、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意识消失时间长于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抑制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吸入麻醉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稳定患儿的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次数,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七氟醚 新生儿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70例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施行常规全身麻醉与七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呼吸恢复用时为(12.13±2.34)min,清醒时间为(13.24±2.78)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15.34±3.14)min,首次睁眼时间为(7.01±2.22)min,其短于对照组的(14.56±3.72)min、(15.34±4.68)min、(17.67±4.78)min和(9.14±2.21)min(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患者中使用七进行麻醉诱导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减少麻醉不良反应,确保其术后得到更好的恢复。

  • 标签: 七氟醚 全身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麻醉是临床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良好的麻醉不仅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对患者的预后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麻醉药物在临床中种类较多,且存在不同的禁忌症和适应症,因此寻求安全有效且适用面广泛的麻醉药物成为现代临床麻醉研究的热点。七作为临床吸入麻醉药的代表,在临床各个科室、各类手术中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评价七在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综合相关文献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综述。

  • 标签: []七氟醚 麻醉 应用研究 进展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骨科手术麻醉中采用七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小儿骨科收治的患儿为主要分析目标,选取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总共有90名小儿骨科手术患儿,对所有患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并使用计算机将其录入,完成小组划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采用七吸入麻醉分得45例患儿,参照组采用常规药物麻醉方式分得45例患儿。所使用的麻醉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存在差异,所以观察麻醉清醒后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对两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苏醒后,研究组患儿的MAP和HP指标等方面与参照组患儿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参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78%);有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骨科手术麻醉中采用七吸入麻醉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患儿的痛苦,并促进麻醉效果提升,不仅起效时间快,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七氟醚 吸入麻醉 小儿骨科手术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