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利迭对慢阻呼吸衰竭患者通气气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于本院进行诊断及治疗的72例慢阻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组)36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舒利迭组)36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通气气功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通气气功相关指标均明显地好于对照组,并显著地好于本组治疗前的检测结果,两组的检测指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舒利迭在慢阻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其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通气气功状态。

  • 标签: 舒利迭 慢阻肺呼吸衰竭 肺通气 肺换气
  • 简介:摘要目的功能训练器对脑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功能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实验组使用功能训练器对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通气变化以及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在改善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功能方面,术前差异不明显,术后第3、5、7天通气量均有明显改善,通气量随着时间延长效果更为显著,说明实验组患者的功能较对照组得以优化(P<0.01)。术后内感染的发生率对照组为6例(20%),实验组为1例(3.3%)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器能有效改善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功能,同时降低术后内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肺功能训练器 通气功能 肺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通气以及免疫功能中的影响进行调查。 方法 :以 60 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患儿通气和免疫功能。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第 1s 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峰流速、血清免疫球蛋白 E 、外周 T 淋巴细胞亚群 CD4+ 水平无统计差异(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第 1s 用力呼气容积、血清免疫球蛋白 E 、最大呼气峰流速高于对照组,外周 T 淋巴细胞亚群 CD4+ 水平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评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 0.05 )。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儿肺部通气和免疫功能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 肺通气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通气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通气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控制率为6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满意,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通气,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西医综合疗法 肺通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鼾症手术中不同气管导管内径对通气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支撑喉镜下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较小组[气管导管内径=(年龄/4+3.5 )mm ,S组,33例]、适当组[气管导管内径=(年龄/4+4.0) mm, A组,28例]、较大组[气管导管内径=(年龄/4+4.5)mm ,L组,29例]。全身麻醉机械通气后,分别监测3组术中呼吸动力学指标: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 Ppeak)、气道平台压(plateau airway pressure, Pplat)、顺应性(pulmonary compliance, C)、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的比值[一秒率(FEV1/FVC, FEV1%)]。结果S组Ppeak和Pplat分别为(16.8±2.8)cmH2O (1 cmH2O=0.098 kPa)和(13.6±3.1)cmH2O,均高于A组和L组(P<0.05),A组和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FEV1%为(77±5)%,均低于A组[ (80±3)%]和L组[(82±5)% ](P<0.05),A组和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鼾症手术中选择较小气管导管会引起更高的Ppeak和Pplat,降低FEV1%,影响通气

  • 标签: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 气管插管 气管导管 呼吸功能 小儿
  • 简介:目的:观察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特色疗法对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通气的影响。方法:71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穴位疗法(“温阳抗寒敷贴方”敷贴大椎穴和天突穴+“喘可治”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通气指标深吸气量(IC)、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l)、FEVl%、FEVl/FVC的变化情况。结器: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IC、VC、FVC、FEV}、FEV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IC较治疗前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患者的VC、FVC、FEV1、FEV1%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FEV1/FVC值较治疗前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VC、FVC、FEV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则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同期比较,其通气各指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特色治疗可以延缓或阻止COPD患者通气的进行性下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冬病夏治 温阳抗寒法 穴位疗法 肺通气功能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个体针对性护理对老年慢阻雾化吸入患者通气和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3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76例老年慢阻雾化吸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电脑数字法随机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个体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功能、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针对性护理对老年慢阻雾化吸入患者的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针对性护理 老年慢阻肺雾化吸入 肺通气功能 预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有无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与年龄病程相匹配人群间的呼吸功能差异,探讨吞咽功能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从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及神经科住院脑卒中患者310例中,选取标准的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有无吞咽障碍将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吞咽障碍组和非吞咽障碍组,另选取资料匹配的3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功能检测仪分别评估3组的呼吸功能,比较3组间的差异;对吞咽障碍组行吞咽功能检查,取其电视荧光吞咽造影(VFSS)资料,使用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吞咽障碍结局与严重度量表(DOSS)和视频吞咽造影功能障碍量表(VDS)对吞咽功能量化评定,分析吞咽功能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间的呼吸功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脑卒中吞咽障碍组和脑卒中非吞咽障碍组间的25%用力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气量(FVC)、用力吸气量(FIVC),脑卒中非吞咽障碍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75%用力呼气流量(FEF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指标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与最大吸气压(MIP)(r=-0.618,P=0.001)、最大呼气压(MEP)(r=-0.410,P=0.038)、峰值呼气流速(PEF)(r=-0.443,P=0.024)间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DOSS与MIP(r=0.602,P=0.000)、MEP(r=0.496,P=0.005)、PEF(r=0.553,P=0.002)间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VDS与MEP(r=-0.483,P=0.012)、PEF(r=-0.494,P=0.010)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呼吸功能明显下降,且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呼吸功能的下降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肺通气 呼吸肌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通气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作为为本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并根据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设为对照组,接受优质护理的35例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护理前的通气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后的通气上看,实验组的FEV1以及PE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优质护理 支气管哮喘 急性加重期 肺通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中的应用效果和对通气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6月期间收治的 86例急性哮喘患儿进行此次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 43例。其中给予传统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舒适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患儿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6.74%,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35%,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另外研究组患儿的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讨论 在治疗小儿急性哮喘的同时辅以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患儿舒适度,从而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对于患儿功能的改善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小儿急性哮喘 治疗效果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别施以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后,观察对患者通气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6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别施以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最终对两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以及PaO2(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施以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SaO2水平以及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尤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施以手术治疗后,最终在改善患者通气效果方面较为理想,从而优化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多发性肋骨骨折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肺通气功能
  • 简介:探讨18周瑜伽运动对女大学生通气及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瑜伽运动前比较,瑜伽运动后受试者的FEV1/FVC(%)、FEF25-75、Vmax50%显著性升高(P〈0.05),MVV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而VC、FVC、FEV1等较瑜伽运动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2)瑜伽练习前后结果显示:受试者力竭运动后即刻的CD3+、CD4+、CD8+T细胞计数、CD4+/CD8+较安静时显著性降低(P〈0.05);与瑜伽运动前对应时刻比较,瑜伽运动后受试者安静时CD3+T细胞计数显著性升高(P〈0.05),力竭运动后即刻CD4+T细胞计数、CD4+/CD8+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1)18周瑜伽运动可显著提高女大学生反映通气大小气道通畅指标MVV、FEV1/FVC(%)、FEF25-75、Vmax50%,提示瑜伽运动可使呼吸时大小气道阻力减小,通畅程度增加,有利于通气;2)18周瑜伽运动能较好地提高女大学生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一方面表现在安静时CD3+T细胞计数增加;另一方面表现在力竭运动后通过增加CD4+T细胞计数,而增加CD4+/CD8+,提高免疫功能

  • 标签: 瑜伽运动 肺通气 FEF25-75 CD4+ CD8+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通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7年8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6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通气均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肺部通气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集束化护理 肺通气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症状健康体检者通气异常检出率及其小气道功能障碍(SAD)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6年8月—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610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健康体检者功能检查结果,描述功能异常检出率;比较健康体检中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不同烟龄者、体重正常与肥胖者之间通气指标的差异;分析SAD的危险因素;总结无症状健康体检者功能变化特点。结果610例接受功能检查的体检者中,通气异常总检出率为42.6%,其中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通气障碍及单纯SAD检出率分别为:16.7%、5.9%、2.5%及17.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70%者检出率为4.6%;吸烟者小气道功能指标: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出50%及75%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FEF50%、FEF75%)均明显低于非吸烟者,随着烟龄的增加进行性下降;吸烟是SAD的独立风险因子,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患SAD的风险增加了65倍;肥胖与SAD无关。结论无症状健康体检者功能异常率高,主要异常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及SAD,吸烟是SAD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肺功能检查 健康体检 吸烟 肥胖 小气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卧床患者加温雾化吸入对改善通气的影响。方法术后卧床的恢复期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8例患者采用加温雾化护理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雾化护理治疗;以排痰量、血氧饱和度、胸片为观察参数评价两种雾化方法的治疗效果;除以上常规治疗外,对照组及观察组术前3天及术后5天停止。结果加温雾化治疗组患者的排痰量、血氧饱和度和胸片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雾化治疗组。

  • 标签: 雾化吸入 药液温度 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糖尿病合并阻塞性肺气肿通气的疗效评价。方法用百令胶囊治疗肺气肿,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60例肺气肿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咳嗽、气喘、肺部罗音情况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咳嗽、气喘、肺部罗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功能FEV1.0%,FEV1,VC,%VC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百令胶囊治疗糖尿病阻塞性肺气肿缓解期,能改善通气,缓解肺气肿,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百令胶囊 影响
  • 简介:目的分析食道、贲门癌患者术前通气及血气分析状况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42例食道、贲门癌患者术前均行通气测定及血气分析。设功能正常者(152例)为A组;功能异常者(90例)为B组;功能及血气均正常者(145例)C组;功能及血气均异常者(31例)D组,分别比较其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同时分析功能、血气相关指标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结果B组肺部并发症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肺部并发症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FVC、FEV1、MMV、FEE75〈70%预测值,SaO2〈95%、PaCO2〉45mmHg时肺部并发症明显增加。结论经胸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前,患者均应常规行通气测定和血气分析。FVC、FEV1、MMV、FEE75、SaO2、PaCO2与术后肺部并发症有关,FEV1/FVC、FEE25未显示其相关性。

  • 标签: 食道肿瘤 贲门肿瘤 肺通气功能 血气分析 并发症
  • 简介:酒精中毒已列为一种疾病,饮酒后并发的各种伤害亦日益增多,本组重点观察了饮酒后并发颅脑外伤手术采用仰卧位与侧卧位对患者通气SpO2的影响,以提醒麻醉医师对酒精中毒患者手术中一定需加强监测,密切观察,尽量避免侧卧位体位。

  • 标签: 酒精中毒 肺通气功能 不同体位 SpO2的影响 颅脑外伤手术 中毒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