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归纳病脊柱炎(BS)的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确诊为病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BS以腰椎常见,典型影像表现为椎体边缘多发小的破坏灶,其内无死骨,周围明显骨质增生,可见“花边椎”,椎体少塌陷,椎周脓肿局限、无流注现象,其内无钙化。CT、MRI对病脊柱炎的诊断各有优势,疾病中晚期CT能较直观观察受累椎体的骨质破坏、增生硬化及椎间隙狭窄等表现。而MRI具有多参数、多对比度等成像优势对BS早期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它能清晰显示椎体破坏水肿范围、椎间盘受侵、椎旁软组织肿胀脓肿形成及椎管狭窄、神经受压等情况,为BS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严重程度提供重要的诊断价值;X线对BS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结论 BS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两者结合对BS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脊柱炎 BS 影像诊断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一例牛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评价,探讨牛病的药物治疗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临床医生治疗牛病患者的会诊,针对患者的病情、职业以及接触史,不断的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进行综合治疗。【结果】临床医生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让牛病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全面检查,及时诊断牛病患者病情,使用药物治疗,加快牛病患者康复速度。【结论】临床医生需要不断的优化完善抗感染治疗方案,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医生在诊断患者过程中需要详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接触史,要考虑牛病的可能,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可预后良好。

  • 标签: 牛布鲁菌病 药物治疗 应用价值 治疗效果 评价分析
  • 简介:英国16世纪诗歌、戏剧的文学巨匠: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Marlowe,1564-1593)和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前者被看作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或现代早期戏剧文学的先驱,后者被视为英国乃至世界戏剧文学的巅峰人物。尽管在英国数百年的戏剧文学研究史中,马洛对莎士比亚影响巨大,但仍有研究者偏爱于将他俩的个人

  • 标签: 商人马洛 威尼斯商人 岛犹太人
  • 简介:【上接第三期】三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经典戏剧作品,《马耳岛的犹太人》和《威尼斯商人》反映出作者许多彼此相似的、反传统的犹太观。首先,马洛与莎士比亚在作品中都认可犹太人的商业成功,着意将巴拉巴斯和夏洛克刻画成守法经营的商人,并将巴拉巴斯和夏洛克对财富的追求与他们对金线的吝啬结合起来,表达了对犹太人财富观的一种肯定。在《马耳岛的犹太人》第一幕第一场,马洛就表现了巴拉巴斯在商场上英雄般的气度。当商人向巴拉巴斯报告的商船已经平安到达,巴拉巴斯命令他:'去,让他们靠岸,让他们带上入关证明,我希望他们在海关的信用就和我在场时一样好。给他们送去六十匹骆驼、三十头驴、二十辆马车,驼运货物。你是不是我的一

  • 标签: 商人马洛 威尼斯商人 岛犹太人
  • 简介:”在公元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就已成为蒙古族打猎的工具和对敌斗争的重要武器。这项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兴安盟和吉林省的郭前旗等地最为流行。打“”蒙语是投掷的意思。“”有三种:“吉如根”、“图固立嘎”和“海雅木拉”。

  • 标签: 布鲁 蒙古族 打猎方式 标枪投掷
  • 简介:摘要病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

  • 标签: 布鲁菌 临床表现 传染途径 诊断与鉴别诊断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赫氏反应最早在梅毒治疗过程中被描述,表现为抗感染治疗后患者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使其原有症状加剧。在病抗感染过程中,国外曾报道过类赫氏反应的病例。本例患者为病并发类赫氏反应,病程中出现发热、咳嗽和胸腔积液之后,继续原抗治疗方案,患者症状和胸腔积液很快缓解。

  • 标签: 赫氏反应 类赫氏反应 布鲁杆菌病 布鲁杆菌 抗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布鲁氏菌病目前的流行现状,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血清215份,运用血清学方法调查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结果在215人中,判定阳性血清5份,感染率为2.32%。学生感染率为0.58%,人感染率为9.52%。结论布鲁氏菌病疫情回升,防治工作不能懈怠。

  • 标签: 布鲁菌病流行病 防御 控制
  • 简介:摘要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可经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染给人类。既往多记录病由动物感染给人,少有报道记录人与人之间病的传播情况。因此,本文对既往相关文献报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系统介绍了人与人之间病的几种传播途径。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垂直传播 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移植传播 气溶胶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病患者各炎症指标水平进行评估。方法对53例成人病患者和同期住院的38例非病感染性发热患者收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测定结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表法检测病组和非病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CD16+CD56+)、淋巴细胞绝对值(CD45+)、T淋巴细胞绝对值(CD3+)、T辅助细胞绝对值(CD3+CD4+)、T抑制/细胞毒细胞绝对值(CD3+CD8+)、B淋巴细胞绝对值(CD19+)、CD4/CD8比值,并进行分析。结果病组患者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非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组外周血NK绝对值低于非病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组患者白细胞、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沉等炎症指标增高,但非病组增高幅度更大,且病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受损伤。

  • 标签: 布鲁菌病,降钙素原,NK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非病疫区江苏省连云港市布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特征。方法对2018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室血培养分离的13株疑似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特异性基因bcsp31和插入序列IS-711,对鉴定结果进行复核和分型。运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进行基因分型,测序结果用Mega 4.0软件进行编辑。结果13株分离株经初步鉴定均为属。经Real-time PCR检测,13株分离株均为羊种。MLVA结果显示,13株羊种分为12个基因型,且聚类在"中地中海簇"中。13株羊种中有3株生物1型、2株生物2型和8株生物3型。结论连云港市分离的菌株均为羊种,MLVA聚类在"中地中海簇"中。

  • 标签: 布鲁杆菌属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性附睾睾丸炎(BEO)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确诊收治的已婚男性急性期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BEO组和非BEO组,分别为46、50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临床表现中,BEO组患者出现下腹痛、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症状频率高于非BEO组[26.1%(12/46)比8.0%(4/50),89.1%(41/46)比12.0%(6/50),28.3%(13/46)比6.0%(3/50),χ2 = 5.643、57.037、8.548,P均< 0.05]。实验室检查中,BEO组患者白细胞(WBC)升高检出率高于非BEO组[23.9%(11/46)比8.0%(4/50),χ2 = 4.602,P < 0.05];精子浓度(DENS)降低检出率高于非BEO组[21.7%(10/46)比2.0%(1/50),χ2 = 9.201,P < 0.05]。治疗2 ~ 7 d,所有BEO患者阴囊肿痛和/或触痛减轻;治疗3 ~ 5 d,下腹痛、排尿困难症状减轻;治疗12周后,97.8%(45/46)的BEO患者阴囊睾丸彩超检查正常,95.1%(39/41)的勃起功能障碍者恢复正常,76.9%(10/13)的早泄患者症状消失,80.0%(8/10)的DENS降低者恢复正常,6例精子总活力(PRNPPER)降低患者中有5例恢复正常。结论BEO患者具有下腹痛、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生精功能障碍等临床特征,治疗后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附睾睾丸炎 性功能 精子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探讨硒蛋白P(selenoprotein P,Sepp1)与感染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6 - 9月在包头市九原区和白云鄂博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的32例慢性期病(简称病)患者作为病组,同时在当地选取30例与病组有相同流行病学环境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为汉族。采用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PCR)检测两组人群血液Sepp1基因rs757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Sepp1蛋白含量。结果32例病组患者,女性6例、男性26例,年龄为(50.312±5.035)岁;30例对照组人群,女性4例、男性26例,年龄为(49.994±5.098)岁。两组性别比例、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36,t=1.744,P均> 0.05)。病组和对照组Sepp1基因rs7579位点G、A等位基因和GG、GA、AA基因型总的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63、0.942,P均> 0.05)。分层分析,女性病组基因型频率(GG:0/6,GA:2/6,AA:4/6)与对照组(GG:4/4,GA:0/4,AA: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病组Sepp1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13.71±0.32比19.26±0.69,t=20.316,P < 0.05),低Sepp1蛋白水平是病的危险因素(OR = 1.512,95%CI:1.290 ~ 1.687)。结论感染与Sepp1基因rs7579位点SNP有关联,G等位基因可能是女性保护因子;病还可能与低Sepp1含量有关。

  • 标签: 硒蛋白P 布鲁杆菌病 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通过分析乌兰察布市各旗县(区)2001-2010年上报的病疫情监测数据以及乌兰察布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病疫情监测资料,旨在了解乌兰察布市布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病例诊断均符合《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调查显示,乌兰察布市人间病疫情2001-2010年间呈逐年上升,2010年发病人数发病率虽同比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发病人群是以农民为主,占86.15%,其次是牧民占发病率6.42%。乌兰察布市人间病疫情以畜牧业为主的旗县向其他地区包括城市扩散。

  • 标签: 布鲁菌病 流行特征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非牧区性脊柱炎(BS)患者的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20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收治的21例BS患者病历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为(52.4 ± 15.8)岁,范围为21 ~ 77岁;均来自于非牧区。诊断标准参照《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回顾性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X线、CT、MRI检查,分别为19、16和21例)。结果21例BS患者中,病变部位主要为腰椎(16例,76.2%)。19例X线检查患者中,9例(47.4%)呈"鸟嘴状"骨质增生;7例(36.8%)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16例CT检查患者中,10例(62.5%)表现为骨质增生硬化,8例(50.0%)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均呈现"花边样"特征性改变;7例(43.8%)出现椎间盘受累改变;椎旁和腰大肌脓肿各1例(6.2%)。21例MRI检查患者中,10例(47.6%)表现为骨质增生;11例(52.4%)表现为骨质破坏;13例(61.9%)出现椎间盘信号改变;椎前脓肿、椎旁脓肿、腰大肌脓肿各1例(4.8%)。16例患者同时进行CT、MRI检查,MRI检查在检出椎间盘病变方面优于CT检查(13比7例,χ2 = 4.800,P < 0.05)。结论非牧区BS患者X线、CT及MRI检查影像学表现多样,病变部位主要累及腰椎,且MRI检查在检出椎间盘病变方面优于CT检查。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住院40例病性肝炎使用利福平及不使用利福平ALT变化情况及使用利福平安全性观察。其它文献相关记录分析。方法选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的单纯性氏杆菌病133例患者,发生肝损害患者40例,比较用利福平(27例)及不用利福平(13例),1周后ALT升高指标。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其它文献共253例肝损害患者238,有238例使用利福平无肝损害加重。结论利福平在病肝炎时使用安全性高。

  • 标签: 布鲁菌病性肝炎 谷丙转氨酶 治疗 利福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CT和MRI对脊柱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院收治的经手术及凝集试验证实的脊柱感染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探讨CT与MRI对脊柱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性脊柱炎椎体受累较为严重(39例),多累计2个椎体受累(32例),其中以L4椎体受累最为常见(27例),CT检查显示有明显骨质改变(39例),表现为骨质增生(30例),椎间盘变形(39例),脓肿形成(9例),韧带改变(20例)及小关节病变(18例)。MRI检查多数为T1WI、T1等长或长信号,受累椎间盘主要表现等长T1、长T2及混杂T2改变,脓肿者可见T1WI低信号或中等信号,韧带钙化不敏感,小关节炎性改变关节腔内表现为长T1、T2积液征象,增强扫描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性脊柱炎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应将2种检查方式结合并考虑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布鲁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青海省病(简称病)的实际工作要求,设计一个针对病就诊人群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病患者诊疗信息化。方法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理论,根据实际工作的功能需求和性能参数,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总框架,逐步完成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并通过系统测试等逐渐完善。结果系统应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快速获得患者的详细资料、诊疗结果和采取的治疗方案,同时可以进行随访、跟踪调查及病的防治宣传。结论建立的病就诊人群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患者信息的电子化管理,掌握病患者病情发展和诊疗结果;通过追踪调查,提高疑似病例的主动筛查和早期预警,并提供健康宣传,实现患者的早诊早治。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就诊人群 信息平台 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