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戊酸钠联合托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单纯的托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接受戊酸钠联合托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戊酸钠联合托酯治疗效小儿癫痫效果甚佳,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丙戊酸钠 托吡酯 小儿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癫痫患者采用托酯与戊酸钠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58例小儿癫痫患者为此次实验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29例,采用单一托酯治疗,联合组为29例,予以托酯与戊酸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统计数据分析并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10%),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9%),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9%),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将托酯与戊酸钠治疗手段相结合,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不良反应发生较低,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小儿癫痫 托吡酯 丙戊酸钠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酯联合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躁狂症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托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G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相应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G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CG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酯联合戊酸钠可有效治疗躁狂症,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躁狂症 托吡酯 丙戊酸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瑞芬太尼泊酚与泊酚异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泊酚异氟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24h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泊酚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效果良好,并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瑞芬太尼丙泊酚 丙泊酚异氟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七氟泊酚麻醉在老年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科接诊且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8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39)。甲组采取七氟麻醉法,乙组采取泊酚麻醉法。分析两组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度与红细胞聚集指数同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后的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度与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麻醉前,P<0.05。结论于老年结肠癌根治术中利用七氟或者泊酚对患者进行麻醉,都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建议采纳。

  • 标签: 结肠癌根治术 七氟醚 老年患者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七氟吸入麻醉诱导和异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用麻醉诱导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效果。结果研究1组患者开始麻醉诱导至意识消失时间长于研究2组患者(P<0.05);插管后3min、5min的血压、心率状况均优于研究2组患者(P<0.05)。结论两种麻醉诱导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异酚静脉麻醉诱导较七氟吸入起效迅速,但七氟吸入对患者生命体征产生的影响更小,麻醉状态更平稳。

  • 标签: 麻醉诱导 七氟醚 异丙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术中使用升压药物的情况,了解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患者全麻过程中泊酚或七氟维持麻醉对患者血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214例TB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麻醉维持药物不同分为泊酚组(120例)和七氟组(94例),因两组基线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重新分组,比较两组之间升压药物使用是否存在差异。将术中是否使用升压药物作为结局变量,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中使用升压药物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泊酚或七氟维持麻醉时术中使用升压药物的风险。结果两组TBI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1∶1)重新分组后,每组为84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 GCS)、入院诊断(硬膜下血肿)、麻醉方式、麻醉时间、手术方式(去骨瓣减压)、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输液量等均与术中升压药物使用有关(P<0.05);无论是否校正混杂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泊酚麻醉维持术中升压药物使用概率低[比值比(odds ratio, OR)0.40,95%CI 0.16~0.97,P=0.042]。结论急诊TBI患者手术时,采用七氟吸入麻醉术中使用升压药物的可能性更大,更不易维持循环稳定,提示术中需注意发生低血压。

  • 标签: 颅脑创伤 麻醉,全身 丙泊酚 七氟醚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七氟复合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儿予以分组研究,即参照组(n=60)、实验组(n=60)。参照组患儿实施七氟全身麻醉,实验组患儿实施七氟复合泊酚全身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意识消失时间、插管均短于参照组,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小儿手术中,七氟复合泊酚全身麻醉的效果更加确切,同时还可以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小儿 全身麻醉 七氟醚 丙泊酚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七氟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的维持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诊治的烧伤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9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泊酚维持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均无苏醒期呕吐情况发生,观察组患儿的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的维持效果优于泊酚,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七氟醚 丙泊酚 小儿烧伤 手术麻醉 维持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复合泊酚用于成人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八小时禁食。入室后进行生命体征常规监测,对患者上肢静脉通路进行开放,并给予镇静剂咪达唑仑,在进行麻醉诱导前一分钟对患者进行泊酚注射。在上述措施完成后,分别给予研究组患者七氟诱导麻醉;对照组患者进行泊酚诱导麻醉。结果研究组患者应用七氟复合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后,其意识消失所需时间、脑电图监测值达到50符合气管插管条件所需时间以及手术完成后拔管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应用泊酚复合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的患者;T1阶段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与心律相较于T0阶段而言,下降幅度均较为明显,且对照组患者下降幅度大于研究组患者;T2至T4阶段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律与T1阶段相比明显增高,对照组患者增高幅度较研究组患者明显;T5至T6阶段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律情况基本恢复为麻醉前水平。结论七氟复合泊酚用于成人麻醉诱导可使患者达到手术需要的麻醉深度,且能够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气管插管应激反应进行较好的抑制,是临床上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诱导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成人麻醉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喉罩通气下七氟-泊酚复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ASAII-III级,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L组(喉罩组)和M组(气管插管组)。采用七氟-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记录诱导前和麻醉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不良反应及肌松药用量。结果①M组置管和拔管时的MAP、HR与L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M组置管和拔管时的MAP、HR与诱导前比较升高有差异(P<O.05),L组置管和拔管时的MAP、HR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M组发生体动、呛咳、咽痛明显高于L组(P<0.05);③顺阿曲库铵的用量M组明显高于L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七氟-泊酚麻醉保障通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诱导、苏醒快,减少肌松药用量,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 标签: 喉罩 七氟醚 丙泊酚 老年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儿术后躁动应用七氟泊酚全身麻醉的影响。方法收集小儿手术患者共62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接受七氟麻醉,观察组接受泊酚和七氟全身麻醉,将两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手术患者的麻醉过程中,泊酚联合七氟全身麻醉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安全性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手术 七氟醚 丙泊酚 术后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吸入与泊酚静注基础麻醉用于小儿外科全麻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小儿外科需要全麻手术的患儿,ASAⅠ~Ⅱ级,随机分为S组和P组,每组30例。S组(Sevoflurane)采用七氟吸入基础麻醉,P组(Propofol)采用泊酚静脉注射基础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入室后哭闹的例数、患儿入睡时间、置入喉罩的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完全清醒时间、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P组患儿入室后哭闹例数显著少于S组(P<0.01),P组患儿入睡时间及从入室到置入喉罩的时间明显比S组短(P<0.01orP<0.05);两组患儿的拔罩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P组(P<0.01),其它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小儿外科手术全麻时,七氟吸入与泊酚静注均可用于小儿基础麻醉,但泊酚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

  • 标签: 七氟醚 丙泊酚 基础麻醉 小儿 普通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七氟、异酚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择期手术治疗患者80例临床资料,遵循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七氟麻醉方案,观察组则此采取异酚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与认知功能差异。结果(1)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麻醉前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h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而言,采用异酚全身麻醉方案较七氟麻醉方案更理想,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恢复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醚 异丙酚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苏醒时间 认知功能
  • 简介:喉罩通气道(LaryngealMaskAirwav,LMA)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气道维持方式,具有易为患者所耐受、心血管反应小、置入时无需喉镜暴露声门、安全、有效、易置、操作简单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常规气道和困难气道的处理。吸入麻醉药七氟(Sevoflurane)和静脉麻醉药异酚(Propofol)都能较好地运用于全麻诱导.各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对比了两种麻醉快速诱导方法在喉罩置入过程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喉罩置入 临床比较 麻醉诱导 异丙酚 七氟醚 喉罩通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七氟复合泊酚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86例采取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8.6~2019.5内收入本院,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比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泊酚)与试验组(采用七氟复合泊酚),每组各43例,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经对比,试验组苏醒、离室及麻醉见效时间均短于对比组(P<0.05),经对比,麻醉前对比组与试验组(舒张压)DPB、(收缩压)SBP及心率变化情况基本相同,麻醉后试验组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七氟复合泊酚麻醉效果明显,能有效维持患者正常血压与心率水平,且术后能迅速苏醒,有较高安全性,可广泛应用。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七氟醚 丙泊酚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使用七氟与异酚分别进行临床麻醉诱导时的麻醉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在医院需要进行麻醉诱导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7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能够使两种不同麻醉诱导效果更清晰,将这些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别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实验组。对40例常规组研究对象使用异酚静脉麻醉诱导方法,而对47例实验组则使用的是七氟吸入麻醉诱导方法。在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使用不同的麻醉诱导方法之后,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麻醉指标、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手术之后的认知功能。结果 从两组研究对象的麻醉发挥作用的时间、患者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来看,使用七氟吸入麻醉诱导方法的患者比使用了异酚静脉麻醉诱导方法的患者时间均短,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麻醉诱导 异丙酚 七氟醚 不良反应 麻醉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七氟吸入与异酚静脉输注两种麻醉诱导方式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作为观察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收治的全麻外科手术患者合计60例纳入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参考组(七氟吸入)和试验组(异酚静脉注射),对比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进行麻醉诱导后,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参考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和异酚作为麻醉诱导药物的效果比较相似,但异酚静脉麻醉诱导的起效时间更短,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

  • 标签: 七氟醚 异丙酚 麻醉诱导 全身麻醉 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