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各自治州制定的单行条例存在民族特点不足、单行条例与地方法规混乱并行以及非民族单行条例违背授权初衷等问题。自治州单行条例与地方法规在立法主体、内容、程序等方面均具有高度的同质,二者实际处于同一法律位阶。《宪法》《立法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单行条例的民族自治功能亟待重新确认。单行条例的民族自治功能实现,有赖于《立法法》进一步明确单行条例与地方法规的范围边界;严格规范单行条例的制定和报批程序,对内容是否包含民族特点进行重点审查;以及贯彻实施单行条例的合宪审查机制。

  • 标签: 单行条例 地方性法规 民族区域自治 合宪性审查
  • 简介:本文通过运用史料查阅、田野调查研究的方法,对闽西武平县一个客家村落萧屋的家训及其现代转化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客家萧屋经过几百年的积淀和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家风家训,凝结了"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耕读为本"的持家方略、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等生活哲学和道德智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需要继续弘扬和继承传统的优良家庭美德和家风家训,也需要进一步推动其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 标签: 客家 家训 现代性转化 田野调查
  • 简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每事问》这首诗中说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上教师提问“问得巧”,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沉默”的课堂就会化静为动,高潮迭起,流淌出美妙的旋律。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课堂教学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那么,课堂上我们如何做“巧问”的智者呢?

  • 标签: 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提问 智者 校本化 有效性 实践
  • 简介:客家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展至今,现正处于后罗香林阶段的21世纪,客家文化的“多元一体”成为了这一时期议论的关键。而通过研究现时点的客家的局部地域内部中“多元一体”的统合模式,可以解决客家文化中多样与一体性之间的矛盾。通过对小桑村的公王爷信仰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个人的知识存在多样,但在实践之中,个人的多样并不会产生冲突,每个人的动机,目的虽然有所不同,但同样可以在实践之中获取公共性的利益。

  • 标签: 客家学 信仰 学理论 地域性 多元一体
  • 简介:在藏传佛教影响巨大的藏文明系统中,"守护神不和禁止通婚"是安多社会至今秉持的通婚禁忌。这起因于守护神本身的善恶之别和他们归属于藏传佛教、苯教、民间信仰的地位之差。文章从藏族守护神分类入手,呈现田野不婚个案,阐发守护神对藏族择偶通婚的制约并分析该制约所反映的藏族多元宗教在社会内部分层、群体边界建构中的作用,对于深入理解藏族的婚姻与家庭、宗教与社会、观念与现实,触摸他们宗教生活的精神必将助益积极。

  • 标签: 守护神 顺玛 典巴 通婚禁忌
  • 简介:西北民族走廊是一个复数概念,由多条民族走廊组成。虽然在这些走廊之间存在自然地理与社会的界隔。但是它们之间具有很高的关联度。就河西走廊与河湟地区而言,祁连山游牧带把二者关联在一起。藏文化使它们内部的游牧与半游牧社会具有一定的同质,明清时期的西北边疆治理模式促使两毫之间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河西走廊与河湟地区之同这种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关联,为区域研究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同题。

  • 标签: 界隔 关联性 西北民族走廊 河湟地区
  • 简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地方志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实现依法治志,具有必然。随着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以及地方志工作的不断发展,依法治志必将是大势所趋,无论对于国家法治建设,还是地方志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依法治志 《条例》 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