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关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前哨淋巴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临床上仍有争议。临床淋巴阴性(cN0)患者NAC后SLNB可行且安全,而临床淋巴阳性(cN+)患者需慎重考虑。NAC后SLNB的示踪方法除染料法和核素法外,临床研究还提出一些其他示踪法,如纳米碳和荧光染料等。NAC后SLNB患者的腋窝淋巴(ALN)状态与分子分型、化疗反应和残余乳腺肿瘤大小等因素有关,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决定是否需ALN清扫。采用术前放置定位夹、炭黑颗粒悬浮液标记等技术,可降低ALN的假阴性率。除ALN外,内乳淋巴是乳腺癌转移的另一途径,内乳前哨淋巴活检作为一项低侵袭性的诊断技术,可完善淋巴和病理分期,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将从可行性及安全性、示踪方法、ALN状态评估和降低假阴性率的方法等方面对NAC后SLNB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辅助疗法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前哨淋巴活检术,进一步对腋窝淋巴的分期结果进行预测分析。方法:实验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有38人符合调研的纳入标准。对患者进行前哨淋巴活检术,进一步分析治疗情况。结果:从病理检验结果看,发生腋窝淋巴转移的有16例,未转移的则有22例。此外,前哨淋巴与腋窝淋巴对比中,符合的情况共有36例,即前哨淋巴活检术的准确率为94.74%。最后,我们认为前哨淋巴的检出率,与患者的肿瘤位置、病理以及年龄等因素均无关。结论:采用前哨淋巴活检术能够进一步的预测腋窝淋巴的转移状态,有助于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可防控并发症问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乳腺癌 手术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中华墨汁在宫颈癌前哨淋巴(scentinellymphnode,SLN)识别中的作用。方法术前在官颈癌周围正常黏膜3,6,9,12点处注射消毒的10%中华墨汁1ml,共计4ml。待中华墨汁进入腹腔后,打开阔韧带及后腹膜,观察宫颈旁、闭孔区、髂血管区的淋巴脂肪组织。结果注射中华墨汁至观察到淋巴组织染色的平均时间为150min。18例宫颈癌患者中,可识别SLN为16例,成功率为89%。这16例可识别SLN为79枚,平均每侧可识别为2.4枚。每例可识别SLN为1~8枚,2处以上可识别SLN为14例;单侧可识别者为3例,双侧可识别为13例。其中2例淋巴转移,预测准确性为100%,假阴性率为0。未能识别SLN的2例,为术前行放疗所致。18例患者示踪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华墨汁作为淋巴系统示踪剂,效果可靠、染色持久、经济方便,是宫颈癌SLN检测的理想示踪剂。

  • 标签: 宫颈肿瘤 示踪剂 染色法 前哨淋巴结 活检
  • 简介:目的探讨前哨淋巴活检(SLNB)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亚甲蓝作为示踪染料对乳腺癌开展SLNB,并且对术中冰冻检查前哨淋巴(SLN)阴性的病例分组施行部分腋窝淋巴清扫术(PALND)及常规全腋窝淋巴清扫(TALND),观察术后并发症、生存率等指标并比较分析。结果SLN检出率97.6%,假阴性率14.3%;接受PALN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TAL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生存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区SLNB能准确反映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状态,为临床缩小乳腺癌手术范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前哨淋巴活检术的实际效果。方法:针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研究时间开展为2020.10——2021.10之间,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腋窝淋巴清扫+前哨淋巴活检)、观察组(前哨淋巴活检术定位切除)。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实际疗效及对患者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检出率为96.67%,与对照组检出率(93.33%)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住院时长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前哨淋巴活检术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考察部分外阴鳞状细胞癌妇女患者行前哨淋巴活检代替腹股沟股淋巴清扫的安全性。患者和方法选取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至少1mm,且肿瘤≥2cm并≤6cm的女性患者。原发瘤应局限于外阴部,且无腹股沟淋巴转移临床提示。所有患者接受术中淋巴定位、前哨淋巴活检和腹股沟股淋巴清扫。标记病理超分期的前哨淋巴

  • 标签: 前哨淋巴结活检 外阴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定位 妇女患者 妇科肿瘤 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碳对EGC的前哨淋巴(SLN)示踪价值,并对前哨淋巴的病理及临床分布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住44例胃癌患者,对患者进行开腹搜查并于肿瘤附近浆膜下注射纳米碳,最先染色的即为SLN,将SLN送检病理科明确检查并评估其价值。结果44例胃癌病人成功检测率为95.7%,检出总SLN为54枚,平均(1.22±0.54)枚/例,将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两组患者进行淋巴转移率比较,淋巴转移率分别为4.6%和47.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测量准确率及敏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是示踪胃癌前哨淋巴的敏感方法,正确使用纳米碳可以显著提高检出率,对于预测SLN检测区域淋巴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早期胃癌 前哨淋巴结 淋巴转移 纳米炭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术(sentonellymphnodebiopsy,SLNB)对SLN阴性者进行保腋窝的可行性。方法:联合应用专利蓝(patentblue-v)和^99mTc标记的硫胶体(^99mTc-Sulphurcolloid,^99mTc-Sc)行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术。对SLN阴性并同意保腋窝者免除腋窝淋巴清扫(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对SLN阳性或虽SLN阴性但不同意保腋窝者仍行ALND。结果:2002年3月~2006年3月入组临床分期T1~2N0M0乳腺癌患者135例,均行SLNB。SLN阳性44例,其中42例行ALND,2例镜下有微小转移灶者仅行SLNB术后加腋窝淋巴区域放疗;SLN阴性91例(67.4%),其中的39例仅行SLNB,52例仍行ALND。全组SLNB准确率97.8%(132/135),假阴性率6.8%(3/44)。全组中位随访43个月(24~72个月),SLNB保腋窝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ALND者(P〈0.05),区域淋巴无复发,ALND者区域淋巴亦无复发。结论:SLNB保腋窝近期疗效满意具有良好的微创效果。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活检术 保腋窝
  • 简介:摘要淋巴示踪技术早已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活检中广泛应用。目前用于淋巴示踪技术的示踪剂已从第一代以亚甲蓝为代表、第二代以活性碳为代表的示踪剂发展到目前以纳米碳为代表的第三代示踪剂。目前已知纳米碳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活检(SLNB)中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染色持续时间长等诸多特点。其作为第三代淋巴示踪剂已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活检中广泛应用,并相对于前两代示踪剂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在提高阳性淋巴检出率、优化手术、减少术中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纳米碳 示踪剂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纳米碳前哨淋巴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使用示踪剂的不同分为纳米碳示踪组和美兰示踪组,各83例,手术切除的前哨淋巴和全部腋窝淋巴进行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纳米碳作为示踪剂行SLNB时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美兰示踪组(p<0.05);纳米碳示踪组的准确率为96.4%,美兰示踪组的准确率为95.9%,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纳米碳示踪组的假阴性率为11.1%,明显低于美兰示踪组(p<0.05).结论纳米碳作为示踪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活检,检出率明显高于美兰,是临床上较为确切和可靠的示踪方法,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纳米碳;前哨淋巴活检;乳腺癌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13-02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乳腺癌保乳加前哨淋巴活检术患者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科于 2018.08-2019.08 期间所接纳治疗的 乳腺癌保乳加前哨淋巴活检术患者 40 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20 例,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 20 例,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对乳腺癌保乳加前哨淋巴活检术患者实行护理时,以综合护理方式来实行干预所起到的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护理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前哨淋巴活检术联合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8 月 收治的 86 例乳腺癌女性患者,根据手术实施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 (实施前哨淋巴活检联合保乳手术 )及对照组 (实施传统开放式改良根治术 ),各 43 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量及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结论 前哨淋巴活检术联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疗效较传统手术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创伤性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保乳手术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腋窝逆行淋巴示踪技术(ARM)在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术(SLNB)中的应用,精准定位前哨淋巴((SLN)和ARM淋巴在腋窝的解剖分区。方法将亚甲蓝染色法示踪SLN技术与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法ARM相结合,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5例术前临床分期为T1-2N0M0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收集并记录患者资料,并通过具体的试验数据,分析肋间臂神经(ICBN)的解剖学定位及学形态与腋窝淋巴的解剖关系,精准定位SLN和ARM淋巴在腋窝的解剖分区。结果35例患者,2例因SLN有转移癌被排除。33例纳入数据分析。3例ICBN位于距腋静脉下缘0~2.0 cm(9.09%)(ARM区),27例位于2.0~4.0 cm(81.82%)(SLN区),3例ICBN位于>4.0 cm(9.09%)(前门哨区)。在距离腋静脉下缘0~2.0 cm区域内,5例找到1~2枚ARM淋巴;在2.0~4.0 cm区域内,33例均找到SLN,其中4例各发现1枚重合淋巴;在>4.0 cm区域内均未找到ARM淋巴和重合淋巴,3例找到1~2枚SLN。结论ICBN个体差异大,形体各异,距离腋静脉下缘的距离不等。腋静脉以下的腋窝区域可分成3个区域;距离腋静脉下缘2.0 cm的位置可作为ARM淋巴和SLN的分界线,且SLN和ARM淋巴存在一定比例的重合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活检 荧光抗体技术 肋间臂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活检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参照组行乳房全切联合腋窝淋巴清扫术治疗,观察组行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活检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3年内复发率、转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转移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内复发率、转移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保乳联合前哨淋巴活检术治疗,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复发率、转移率较低。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中用亚甲蓝染色法行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对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94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10~15分钟将亚甲蓝2~4ml分4~6个点注射到乳晕下、肿瘤或残腔周围皮下,术中与胸大肌外缘贴胸壁,向乳腺尾部解剖,显露蓝染的淋巴管追寻第一个蓝染或未着色的淋巴,即为前哨淋巴(SLN),余为非前哨淋巴。经病理检查确定有无淋巴转移,有转移者为阳性。结果94例患者中发现SLN80例,检出率为85%;SLN的检出率、假阴性率与学习曲线有关(P﹤0.05);SLN的检出率与肿瘤的部位、患者的年龄有关(P﹤0.05);SLN的假阴性率与SLN检出的枚数有关(P﹤0.05)。结论SLN的检出率和(或)假阴性率与研究者的学习曲线、肿瘤的部位、SLN检出的数量、患者的年龄等有关。

  • 标签: 亚甲蓝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腋窝前哨淋巴活检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至2019年12月我院收入的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前哨淋巴切除,并送术中快速病理和术后病理检测,再做腋窝淋巴清扫术,将得到的淋巴送病理检查。分析腋窝前哨淋巴活检检测结果。结果:此次研究检出前哨淋巴30例,成功率为100%。结论: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腋窝前哨淋巴活检术在保乳方面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运用及大力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定位活检的意义。方法选择Ⅰ、Ⅱ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组,根据美兰染色后前哨淋巴活检情况,选择是否进行腋窝淋巴清扫。结果经随访前哨淋巴切除活检阴性未行腋窝淋巴清扫患者,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无明显增高,但患肢肿胀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存活质量。结论美蓝作为示踪剂行前哨淋巴活检术,价格低廉、简便易行,非常适合基层医院实施,同时前哨淋巴活检技术,可避免过度医疗,减少患者患侧肢体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亚甲蓝染色 前哨淋巴结活检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活检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活检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保留胸大小肌改良根治术,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活检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研究。

  • 标签: 保乳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