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更为合理的乳腺癌前哨淋巴(sentinellymphnode,SLN)隐性转移(occultmetastases)的病理检测方法。方法对245例常规病理诊断阴性的569枚SLN以100μm间距行连续切片(serialsection,ss)后HE染色(SS—HE),确定检测隐性转移的最佳间距。结果245例患者通过sS-HE检测出隐性转移36例(14.7%),其中大体转移6例,微转移22例,孤立肿瘤细胞8例。569枚SLN中,SS.HE检出隐性转移39枚(6.9%),间距100-、200-、300-、400-和500μmSS—HE隐性淋巴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6.9%、6.3%、5.1%、3.7%、3.5%,间距200μmSLN隐性转移检出率与间距100μ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浸润性小叶癌隐性转移的检出率(52.0%)显著高于浸润性导管癌(13.9%,P=0.000),而与病理分期、受体状况以及HER-2表达无关(均P〉0.05)。结论SS.HE对于SLN隐性转移的检测具有显著优势;200μm为SS—HE的最佳检测间距;浸润性小叶癌SLN隐性转移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浸润性导管癌。

  • 标签: 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 隐性转移 连续切片
  • 简介:在乳腺癌进展及治疗过程中,对肿瘤引流区域淋巴进行评价非常重要。前哨淋巴(sentinellymphnode,SLN)是第一个(站)接受原发肿瘤引流的淋巴。通过对SLN的检查,可以预测区域转移信息,从而决定是否行区域淋巴清除。应用染料法与核素法对SLN的定位和活检是乳腺外科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的重要进展。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已在临床乳腺癌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独特的优势:实时、无创、无污染、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为临床探索SLN定位和性质判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 标签: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前哨淋巴结 乳腺肿瘤
  • 简介:前哨淋巴(sentinellymphnode,SLN)能准确反映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的状况。术后对SLN大体转移的诊断较为容易,对微转移和孤立肿瘤细胞(isolatedtumorcells,ITC)的诊断通常依靠连续切片(逐层切片)HE染色和(或)免疫组化。准确而快速的术中诊断可以使SLN阳性者通过一次手术进行完全的腋淋巴清除,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为印片细胞学和快速冰冻病理诊断,而敏感性更高的分子诊断开始应用于SLN的诊断。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淋巴转移 病理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目的探讨^99Tc^m-硫胶体前哨淋巴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早期乳腺癌的患者78例,均进行^99Tc^m-硫胶体前哨淋巴与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观察两种方法单独检测前哨淋巴的检出率,以及联合检测诊断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转移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性。结果^99Tc^m-硫胶体前哨淋巴检测对前哨淋巴的检出率为97.44%,超声检查对前哨淋巴的检出率为51.28%,超声联合^99Tc^m-硫胶体前哨淋巴对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转移的诊断特异度为91.67%,灵敏性为93.33%,准确度为92.31%。结论^99Tc^m-硫胶体前哨淋巴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较高,而联合超声检查对于前哨淋巴转移的确诊具有准确度较高的优点。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99Tc^m-硫胶体前哨淋巴结显像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炎在儿童各年龄段的分布比例,评估糖皮质激素及羟氯喹治疗效果,评价淋巴活检的意义。方法对天津市儿童医院2010年12月至2019年8月经淋巴活检确诊的70例病历完整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经验及预后。结果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炎好发于7~12岁儿童,男女发病比例为1.12∶1.00,但13岁以上男女比例为0.6∶1.0;18.6%(13例)患儿淋巴活检术后病情缓解;35例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其中仅10例(14.2%)单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好转,其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激素治疗效果欠佳的4例患儿,联合羟氯喹后改善。结论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男童比例略高,但13岁以上发病中以女童居多。淋巴活检仍是诊断的金标准,且有利于病情缓解。病程可呈自限性,对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效果欠佳者,建议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羟氯喹可联合用于激素减量困难的难治性病例。

  • 标签: 淋巴结炎 活检 儿童 羟氯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活检术对乳腺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乳腺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进行前哨淋巴活检手术联合乳腺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乳房美容效果、上肢功能等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拔管时间为(16.3±1.1)h、手术时间为(61.6±11.3)min,对照组拔管时间(28.2±6.4)h、手术时间(124.2±28.5)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22、16.479,均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68.7±17.9)mL、术后引流量为(105.9±19.5)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22.4±23.1)mL、术后引流量为(257.2±36.4)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28、18.797,均P<0.05);研究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3.6%,高于对照组的83.8%(χ2=5.584,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臂臂围差为(0.5±0.1)cm,肩关节外展度为(123.7±6.6)°,肩关节功能评分为(75.9±4.9)分,对照组治疗后上臂臂围差为(0.7±0.1)cm,肩关节外展度为(120.1±6.1)°,肩关节功能评分为(73.5±4.4)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32、12.450、12.647,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低于对照组的38.8%(χ2=6.309,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活检手术,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拔管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出血 手术时间 拔管时间 乳房美容效果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SLN)活检技术在早期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单臂、单中心的临床研究,入组时间为2015年7月,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共入组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诊治的78例初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其年龄为(50.2±9.3)岁。所有患者均于麻醉后在无瘤块的子宫颈组织处采用浅注射(2~3 mm)、深注射(1~2 cm)法注射示踪剂(亚甲蓝或纳米炭),随后在腹腔镜下先行蓝染或黑染的SLN切除,再行子宫广泛性切除+系统性盆腔淋巴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术,术后对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阴性的SLN行连续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法细胞角蛋白检测进行病理超分期检查。分析SLN的检出率、SLN的分布、SLN与非SLN的病理检查结果,评价SLN活检诊断淋巴转移的效能。结果(1)SLN的检出率:78例子宫颈癌患者中,77例检出SLN,SLN总检出率为99%(77/78),其中SLN双侧检出率为87%(68/78)、单侧检出率为12%(9/78)。(2)SLN的分布:78例子宫颈癌患者共切除盆腔淋巴1 930枚,平均每例患者每侧切除盆腔淋巴12.4枚;其中77例检出SLN的患者共切除SLN 558枚,平均每例患者每侧切除SLN 3.6枚。子宫颈癌SLN主要分布于闭孔区(61.5%,343/558),其后依次为髂外(23.5%,131/558)、髂总(7.3%,41/558)、宫旁(3.8%,21/558)、髂内(2.2%,12/558)、腹主动脉旁(1.1%,6/558)和骶前区(0.7%,4/558)。(3)SLN与非SLN的病理检查结果:78例子宫颈癌患者中,术后淋巴转移患者14例(18%,14/78),共38枚转移淋巴,其中SLN转移26枚、非SLN转移12枚。26枚转移SLN中,6枚为SLN低体积转移,包括1枚孤立肿瘤细胞转移(ITC)、5枚微小转移(MIC),占转移SLN的23%(6/26);其余20枚为宏转移。14例术后淋巴转移患者中,12例术后通过HE染色检测到淋巴转移,2例通过病理超分期检测到淋巴MIC,病理超分期检查后淋巴转移检出率提高了2/14。转移SLN主要分布在闭孔(65%,17/26)、髂总(15%,4/26)、宫旁(12%,3/26)、髂外区(8%,2/26)。(4)SLN活检技术诊断淋巴转移与术后腹膜后淋巴转移状态的一致性Kappa检验显示,Kappa值为1.000(P<0.001),表示SLN活检结果与腹膜后淋巴的转移状态完全一致。SLN活检技术诊断淋巴转移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100%,假阴性率为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早期子宫颈癌SLN主要分布在闭孔及髂外区域,SLN的病理超分期检查可提高淋巴低体积转移的检出率。早期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行SLN活检是安全、可行的,SLN活检可代替系统性淋巴切除术。

  • 标签: 宫颈肿瘤 前哨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试验预期值 腹腔镜 着色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超定位下纳米碳前哨淋巴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66例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使用示踪剂的不同分为纳米碳示踪组和美兰示踪组,各83例,手术切除的前哨淋巴和全部腋窝淋巴进行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级、肿瘤组织学表现、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及HER2表达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0.05)。纳米碳作为示踪剂进行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6.4%,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4.9%。美蓝作为示踪剂进行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的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5.9%,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4.7%。纳米碳作为示踪剂行SLNB时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美兰示踪组(P<0.05);纳米碳示踪组的准确率为96.4%,美兰示踪组的准确率为95.9%,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纳米碳示踪组的假阴性率为11.1%,明显低于美兰示踪组(P<0.05)。结论彩超定位下纳米碳作为示踪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活检,检出率明显高于美兰,是临床上较为确切和可靠的示踪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纳米碳 前哨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活检对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取早期保乳手术与腋窝淋巴清扫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前哨淋巴活检术。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一年复发率、乳房美容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15%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的一年复发率为0%,予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研究组的乳房美容优良率为95%,高于对照组80%的乳房美容优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哨淋巴活检对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手术有重要应用价值,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复发风险无明显升高,确保乳房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 标签: 前哨淋巴结活检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 保乳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保乳联合前哨淋巴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84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全乳切除加腋窝淋巴清扫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活检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乳房美容效果好(P<0.05)。结论保乳联合前哨淋巴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运用,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好,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体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 早期乳腺癌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病变徒手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与关键技术。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42例不明原因颈部淋巴增大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8G或16G组织切割针经皮徒手技术活检。穿刺靶淋巴大小为1.0cm×0.6cm~8.6cm×5.0cm,每例穿刺2~5针。所取组织条能满足病理学定性诊断要求视为取材成功。结果:39例(92.9%)所取组织量能满足病理定性诊断要求。穿刺组织病理学结果:淋巴恶性病变12例(28.6%,其中转移性癌7例、恶性淋巴瘤5例);良性病变26例(61.9%,其中淋巴结核14例、反应性增生5例、慢性肉芽肿性炎4例、组织坏死性淋巴炎3例);性质不确定1例(2.4%)。结论: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徒手活检技术具有实时监视、精准、灵活、微创等优点,在颈部淋巴增大的定性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穿刺活检 淋巴结 徒手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1.1月至2011.12月,我们采用经电子支气管镜下用王氏活检穿刺针进行淋巴穿刺25例,通过检查和护理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活检穿刺术 王氏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浅表肿大淋巴穿刺活检的应用。方法:现随机选取2019年11月到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浅表肿大淋巴穿刺活检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穿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浅表淋巴肿大患者,均施行超声引导下活检

  • 标签: 超声引导 浅表肿大淋巴结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该研究比较两种染色方式的差别,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选取96例乳腺癌患者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美蓝组和美蓝联合纳米炭组,美蓝组46例,双染料组50例,染色后检出染色淋巴并切除送冰冻病理检查,后行乳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结果美蓝组46例患者检出前哨淋巴者42例,其发现率为91.30%,灵敏度为80.00%,准确率为84.78%,假阴性率为20.00%。双染料组50例患者检出前哨淋巴者48例,其发现率为96.00%,灵敏度为84.62%,准确率为92.00%,假阴性率为15.38%,假阳性率均为0。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双染料法都更胜一筹,其染色效果更好。

  • 标签: 美蓝 美蓝联合纳米炭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非前哨淋巴(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非前哨淋巴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前哨淋巴活检(SLNB)且确诊前哨淋巴(SLN)阳性,行腋窝淋巴清扫术(ALND)的9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描述,其中连续变量使用秩和检验,分类变量使用χ2检验。对与NSLN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建立非前哨淋巴转移风险预测模型计算每例患者NSLN转移的预测概率,通过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从而来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NSLN转移与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淋巴血管是否受侵犯、SLN转移灶大小及SLN阳性率相关(P<0.05);将相关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淋巴血管是否受侵犯、SLN阳性率为乳腺癌患者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NSLN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绘制研究对象的ROC曲线,计算AUC为0.792(95%CI为0.651~0.93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603。结论肿瘤大小、淋巴血管是否受侵犯、SLN阳性率为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NSLN转移风险预测模型对NSLN转移患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辅助临床医师术前判断,选择合理的术式。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淋巴转移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窝前哨淋巴(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对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验证。方法收集山西白求恩医院乳腺外科2012年3月至2019年9月142例SLN阳性临床早期乳腺癌,Logistic回归分析NSLN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各临床病理指标与NSLN转移的关系,使用MSKCC预测模型计算每例患者腋窝NSLN转移风险,利用校正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142例患者中,NSLN转移患者仅54例(38%)。单因素Logistic分析NSLN转移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60岁组NSLN转移低于≤40岁组[比值比(OR) 0.242,95%可信区间(CI) 0.082~1.7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块>2 cm组NSLN转移高于肿块≤2 cm组(OR 2.062,95%CI 1.036~1.1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管浸润组NSLN转移高于无脉管浸润组(OR 2.242,95%CI 1.126~1.4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N转移2个组NSLN转移高于SLN阴性组(OR 0.332,95%CI 0.120~1.9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N转移≥3个组NSLN转移高于SLN阴性组(OR 0.342,95%CI 0.132~1.9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41~60岁组NSLN转移低于≤40岁组(OR 0.324,95%CI 0.127~0.8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组NSLN转移低于≤40岁组(OR 0.178,95%CI 0.055~0.5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管浸润组NSLN转移高于无脉管浸润组(OR 2.713,95%CI 1.254~5.8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及SLN转移组NSLN转移高于非SLN转移组(OR 1.022,95%CI 1.009~1.0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者均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对137例SLN阳性的中国乳腺癌患者验证MSKCC模型的可行性(AUC=0.695,95%CI 0.599~0.791)。结论年龄、脉管浸润以及SLN转移率可作为预测早期乳腺癌NSLN转移的重要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Sonazoid检测荷瘤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组织块悬液原位注射法制作兔VX2乳腺癌模型14只,经皮下注射Sonazoid对荷瘤兔模型肿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定位同侧腋下前哨淋巴,并分析造影增强声像图表现特征。然后采用99Tcm硫化物核素法及皮下注射美蓝的方法定位前哨淋巴,三种方法对比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个前哨淋巴中,超声造影检出20个,检出率为80.00%(20/25);99Tcm硫化物核素法检出率是76.00%(19/25),皮下注射美蓝检出率是80.00%(20/25),超声造影与另两者比较检出率相当(χ2=0.15,P>0.05)。超声造影对判定前哨淋巴转移与否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分别为94.11%、66.67%和90.00%。结论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Sonazoid可较好地检测出前哨淋巴,并能发现良恶性淋巴的不同灌注特征,可为前哨淋巴转移提供一种新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超声造影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微转移检测的临床病理情况。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20.1-2022.6)期间接收治疗的乳腺癌前哨淋巴微转移患者2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患者采取临床病理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病理检验结果。结果:分析检验后结果可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腋窝淋巴肿大、局部疼痛、明显的乳房肿物或者包块、乳腺肿物表面不光滑、界限不清楚、活动度相对较差、周围有散在的钙化点、有供养血管、累及皮下淋巴管、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乳房皮肤或者胸大肌筋膜受侵。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微转移病变后期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临床需加强对患者的病理检查,以确定患者疾病类型。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微转移 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