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患者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感染科使用抗感染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40例感染科输液患者的治疗过程纳入研究样本中,探究患者的用药类型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4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表现情况为消化系统反应16例,呼吸系统反应5例,过敏反应10例,出现皮肤瘙痒的8例,出现皮疹的1例。使用头孢菌素类20例;使用大环内酯类9例;使用氟喹诺酮类6例;使用青霉素类5例,其中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最大。结论: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最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的症状主要是消化系统反应,因此,为了保证感染科患者能够顺利康复,在进行输液治疗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以及具体病情,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频数。

  • 标签: 输液患者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儿科门急诊抗感染药物使用期间实施药学干预的临床价值,和对不合理处方数、处方不合格率、干预后再犯 率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均为院内开具的1960张处方,其中,开具的986 例处方为对照组,不实施药学干预,开具的974例处方为实验组,实施药学干预,指标评估包括不合理处方数、处方不合理率、干预后再犯率数据。结果:对照组不合理处方数量多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不合理处方 新增率为0.8%,再犯率为0.3%。结论:针对儿科门急诊抗感染药物使用期间实施药学干预后有效降低处方不合格率,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性,减少不合理处方的新增率和再犯率,进一步提升儿科门急诊的用药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儿科 门急诊 抗感染药物 药学干预 处方不合理
  • 简介:目的对儿科重症感染患儿实施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儿科82例重症感染患儿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比较,实施抗感染治疗和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依次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患儿。结果观察组气急缓解时间(1.06±0.06)d、退热时间(1.48±0.31)d,对照组气急缓解时间(2.59±0.04)d,退热时间(2.73±0.28)d,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较对照组75.61%高,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重症感染患儿实施抗感染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尽快稳定患儿的病情,提升治疗效果,并缩短治疗疗程。

  • 标签: 重症感染 抗感染 肾上腺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160例发生感染的血液病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A组患者接受经验性抗感染治疗,B组患者接受目标性抗感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感染症状控制时间、预后情况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B组患者感染症状控制时间明显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B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合理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对病情的控制非常重要,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血液病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目标性抗感染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脓毒性休克患儿初始抗感染药物使用、病原覆盖性和近5年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PICU 2017至2021年收治的257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一般情况、致病病原、初始抗感染药物使用、病原覆盖及近5年变化趋势。据初始抗感染病原覆盖性分为覆盖充分和不充分2组,据脓毒性休克发病时间分为社区获得性和院内获得性2组,据是否合并基础病分为有基础疾病、无基础疾病2组。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比较组间病原学、治疗及住院病死率差异。结果257例患儿中男162例、女95例,年龄36(12,117)月龄。病原阳性率64.6%(166/257),住院病死率27.6%(71/257)。共检出阳性病原样本208份,细菌最多(57.7%,120/208),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5.8%,67/120);病毒次之(26.0%,54/208)。99.2%(255/257)的患儿初始抗感染使用了抗菌药物,47.1%(121/257)使用了碳青霉烯+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合并基础疾病和院内获得性脓毒性休克患儿3种及以上抗细菌药物联用比例分别高于无基础疾病和社区获得性休克组患儿[27.4%(49/179)比14.1%(11/78),29.4%(52/177)比10.0%(8/80),χ2=5.35、11.56,均P<0.05]。近5年初始抗感染药物使用(碳青霉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由52.5%(21/40)降至41.3%(19/46)、病原覆盖充分比例由40.0%(16/40)提高至58.7 %(27/46)。结论PICU脓毒性休克患儿初始抗感染抗细菌药物使用比例高,院内获得性和存在基础疾病患儿使用种类多。近年抗细菌药物联用有减少趋势,但病原覆盖充分性提高,选药更趋合理和精准。

  • 标签: 休克,脓毒性 抗感染药 微生物学 重症监护病房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52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旨在寻求改进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近3年我院妇产科上报的152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152例患者,平均年龄在27±6岁;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占80%,其次是青霉素类;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结论加强抗感染药物ADR监测和护理工作,避免或减少ADR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确保临床护理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抗感染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药学论著中有关抗感染药物配伍矛盾论述,并对矛盾论述的处置方法作一简介。方法:选择常用20种抗感染药物,通过电子《药品处方集》查找药学论著中有关配伍矛盾论述,并作了分析。结果:药学论著中有关常用20种抗感染药物的矛盾论述计151条(种),其结论大多相左。结论:判断抗感染药物与其他药物是否可以配伍,不宜简单查阅一本药学论著,应严格对照其药物说明书是处置配伍矛盾的首选方法,必要时可以建立小型课题,验证配伍的可靠性。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配伍 矛盾论述
  • 简介:目的:为儿科医院抗感染药物的药事管理及其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儿科医院2000~2002年抗感染药物种类、用量、金额和用药频度等进行归类、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3年内,我院抗感染药物年销售金额比例呈下降趋势,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物的年用药金额比例均位列前3位.注射用抗感染药物中头孢唑林钠、头孢噻肟钠和林可霉素针剂的用药频度均位列前3位.口服抗感染药物中的阿莫西林胶囊、利巴韦林口服液和琥乙红霉素片剂各年度的用药频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类别的药物用药趋势不同.结论: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基本遵循药物的使用规律,用药逐步趋于合理.

  • 标签: 抗感染药 使用 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80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收集时间为2012年1月—2016年12月,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结果80例事件报告中,有26例儿童患者(32.50%),有43例年龄≥50岁的患者(53.75%);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用药所占百分比最高,为70.00%;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40.00%、31.25%;不良反应累及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各自为25.00%、21.25%、18.75%。结论针对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应当予以严格监测,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这对于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临床用药安全问题关注度不断提高,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也逐渐深化,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仍是化学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尤其是抗感染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占比呈升高表现,因而必须积极防控该类不良反应情况。为此,本文对抗感染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进行了综述研究,旨在为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些参考资料,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严重不良反应 发生特点 综述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抗感染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通过电脑程序调取门诊药房抗感染药物的消耗数量,并按用药频率(DDDs)进行排序。结果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病原送检率低,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和联合用药缺乏依据等情况。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用药分析 DDD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疾病有了治愈的可能,对于骨科治疗工作而言,为了改善患者的病情,大部分临床医师会选择手术的方式来治疗患者的疾病部位,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在骨科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为了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症状,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相关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临床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式,为了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就需要借助一些措施来完成医院医疗过程的经济学控制,药物经济学是医院药物治疗工作进一步改善的基础。本次研究将对目前骨科抗感染预防用药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为骨科疾病的治疗工作贡献自身的力量。

  • 标签: 骨科 抗感染 预防用药 药物经济学 成本分析 效果分析
  • 简介:本文重点介绍了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所致的不良反应,并就其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引起临床重视给药速度对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静滴速度 不良反应 速度过快 药物静滴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概况,探讨儿科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住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儿童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状况,对其药物的种类、用量、用药方式以及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我院有关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频率为71.1%(64/90),其中仅采用单一抗感染药物的有12例(13.3%),两者联合的药物使用率为70(77.7%),三种药物及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情况为8例(8.88%)结论:我院科室儿科采用药物的联合的方法以及举措是符合国家规定、也符合国际药物配伍禁忌的,但是药物的过多使用造成儿童体内药物的耐受,所以还应加强对抗感染药物的管控和输出,规范使用药物

  • 标签: 儿科 抗感染药物 评价,合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中抗感染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选取我院在近两年内的10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药物管理与头孢素类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出错情况、药物使用费用、使用不合理等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组的药物使用不合理,使用出错情况呈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药物使用费用中,对照组价格偏高,两组差异较大,P

  • 标签: 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头孢菌素类药物 抗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磺胺嘧啶抗感染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属中效磺胺,抗菌活性同磺胺甲恶唑。但近年来细菌对本品的耐药性增高,尤其是链球菌属、奈瑟菌属以及肠杆菌科细菌。磺胺类为广谱抑菌剂。该药的消除半衰期在肾功能正常者约为8~13h,肾功能衰竭者消除半衰期延长,给药后48~72h内以原形自尿中排出给药量的60%~85%。药物在尿中溶解度低,易发生结晶尿。

  • 标签: 磺胺嘧啶 抗感染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中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调取我院相关书籍,分析头孢菌素类要使用情况,分析药物使用的具体情况,能够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方式。结果:进行联动机制管理后,我院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有明显降低,由 2017年的 38.00%降低至 2019年的 24.00%;并且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 2017年的 69.00%降低至 2019年的 46.00%,管理前后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要抗细菌感染方面,头孢菌素类药物有着较 强的作用,但是这种药物极强作用的情况之下伴随着很强的副 作用,如果说不能合理利用这种药物,由于药物的副 作用性会给患者带来危害性。所以在给予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的过程之中必须合理使用药物,掌握药物的具体作用,同时也应该严格把关药物的使用人员,避免因为人员使用不当造成药物反作用,避免有任何不良反应。

  • 标签: 头孢菌素 抗感染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中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调取我院药方数据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统计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临床应用该药的合理性,总结合理用药措施,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方式。结果进行联动机制管理后,我院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有明显降低,由2015年的38.00%降低至2017年的24.00%;并且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2015年的69.00%降低至2017年的46.00%,管理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要抗细菌感染方面,头孢菌素类药物有着极强的作用,但是相对的是这种药物的反作用很强,在给予患者使用过程中必须合理使用,掌握其药理作用,应该严格把关药物使用人员,避免有任何不良反应、禁忌症等患者使用该类药物,给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 标签: 头孢菌素 抗感染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对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合格情况使用“权重法”进行评估与分析,观察其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接收的抗菌药物门诊处方580张作为此次调查分析对象,所有入选处方均实施“权重法”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580张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分析结果显示,不合格占比为26.90%(156/580),处方平均权重为0.30。结论:在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权重法”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相关药物的管理与控制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门诊处方 抗感染药物 权重法 合格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抗感染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从2019年8月-2022年2月在我院行抗感染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抗感染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包含三个指标,其中有药物剂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销售情况。结果 表1显示,2019年8月-2022年2月共有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15,000张,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强度和第-代、第二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强度有很大不同,经临床比较,第三代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强度相近(P>0.05),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强度要强于第-代与第四代,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