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补片Onlay修补造口旁疝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采用补片经原手术切口中线Onlay原位修补48例造口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152min,平均(122±12)min。手术后12h至3d胃管拔出,平均(2.0±0.5)d,术后4-10d拔出引流管,平均(7.0±2.0)d。手术后住院天数10-18d,平均住院天数(14.0±2.0)d。46例手术切口为Ⅰ期愈合,2例手术切口为Ⅱ期愈合。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复发5例,复发率10.4%。1例患者因复发疝较小,复发后立即采用造口腹带固定后痊愈,其余4例患者通过再次手术获得痊愈。8例患者出现浆液肿,通过穿刺及局部加压处理后逐渐好转。结论使用补片经原手术切口中线采用Onlay原位修补造口旁疝是种操作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 标签: 疝修补术 Onlay法 补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静脉内瘘穿刺中钝针扣眼的应用护理。方法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将52例血液透析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26例。常规组采用区域穿刺治疗,而治疗组给予钝针扣眼法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最终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26);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7%(8/26)。治疗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对动静脉内瘘穿刺患者中采用钝针扣眼能够有效的降低和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措施保证了穿刺的安全,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动静脉内瘘穿刺 钝针扣眼法 区域法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收集质量检查相关资料;确认根本原因;制订和执行整改措施。结果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与患者满意度均提升。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保证。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质量管理,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腹腔镜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肝切除术(ALPPS)系创新手术方式,存在技术挑战及手术风险,其在肝硬化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目前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基于笔者单位前期开展的11例腹腔镜ALPPS治疗肝硬化肝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初步探讨和总结了其适应证、技术要点、并发症防范措施、围术期和肿瘤学结果等,为进开展腹腔镜ALPPS治疗肝硬化肝癌的临床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技术经验和施行方案。

  • 标签: 肝肿瘤 肝硬化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本次临床观察为时间针法的尝试,通过子午流注纳支按时开穴的原则,在临床观察脾肾阳虚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20例,将其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目的在于观察纳支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推广纳支的临床应用。

  • 标签: 纳支法 针灸 经前期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实施系统追踪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建立系统追踪管理督查小组,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33例患者为观察组,并设2013年5月~2014年4月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9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及上报等情况。结果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显著(P<0.05);而从其上报率比较,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系统追踪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保证其及时上报,推广意义大。

  • 标签: 系统追踪法 手术室护理 安全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三种分析检测尿红白细胞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期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尿液样本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尿液标本均采用次性尿杯收集,收集的45mL平均分成3份,分别用于尿红白细胞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涂片检测。结果尿干化学分析仪检验结果为其红细胞灵敏度为96.0%,特异度为97.1%;尿沉渣检验结果为其红细胞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97.7%;尿干化学分析仪检验结果为其白细胞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95.2%;尿沉渣检验结果为其白细胞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95.9%。结论建议在常规尿检中,将三种方式联用,为临床尿检结果的准确可靠提高保障。

  • 标签: 红白细胞尿检 尿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分析仪 显微涂片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突变以PCR-反向点杂交检测的效果。方法设计结核分歧杆菌rpoB基因引物,采用PCR-反向点杂交对40例结核杆菌临床菌株耐药性进行检测,对照由DNA测序检测的标准结核分歧杆菌(H37Rv)rpoB基因,确定rpoB基因的变异情况,对PCR-反向点杂交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作出评价。结果40株临床菌株中有11株利福平敏感株的基因序列与对照的H37Rv相同,剩下的29株耐药株中检测到变异基因27株,其特异性为100%,阳性率为93.1%。结论rpoB基因本身高度保守,但由于rpoB基因突变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本研究使用PCR-反向点杂交针对rpoB基因高突变区设计引物,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能有效监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对临床早期诊治结核病有极大帮助。

  • 标签: PCR-反向点杂交法 rpoB 基因 利福平 结核分歧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电凝钩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3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37例患者均行直肠癌根治术,其中120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电凝钩直肠癌根治术设为电凝钩组;117例患者行腹腔镜超声刀直肠癌根治术设为超声刀组。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如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术后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随访,随访内容为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如怀疑肿瘤局部或远处复发者行肠镜、胸部X线片、腹部CT等检查证实。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2月18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面±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治疗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电凝钩组和超声刀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56±33)rain和(175±21)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324,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6±12)mL和(149±2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740,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8±2)枚和(16±4)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17,P〉0.05)。电凝钩组和超声刀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0.6)d和(1.6±0.5)d、(1.5±0.5)d和(1.4±0.5)d、(7.5±2.5)d和(8.0±1.8)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1.477,1.617,1.770,P〉0.05)。治疗费�

  • 标签: 直肠肿瘤 电凝钩法 腹腔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