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出生在大西北黄土高原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父母整天忙于劳作,无暇顾及我们兄妹五人的成长和生活,我们就像田里的杂草一样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地疯长。村小外的小操场成为我和小伙伴们的乐园。说是操场,其实就是一块用黄土碾平而成的简易长方形运动场,两头立着两副用木棍板做成的篮球架。许多时候,从远处山峁上望去,两个篮球架活脱脱像两只拔了毛的野鸭子,煞是难看。

  • 标签: 伙伴们 小外 赵老师 西北黄土高原 心里便 辍学现象
  • 简介:治国如治水,因而“堵”、“疏”之争,是治国方略之争,而不是治水方法之争。

  • 标签: 治国方略 “疏” 治水
  • 简介:20世纪20年代以健全城市政府职能、强化城市管理、完善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市政改革运动中,昆明市政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边疆城市的昆明以市政改革新锐的崭新角色,一度改变了近代城市由东部和中部城市引领发展潮流的传统格局。昆明在官办市政体制下取得的建设成效表明:官办市政背后蕴藏着超越纯粹学理价值、对近代中国城市发展起到长期制约作用的带有本土特色的共性因素。

  • 标签: 市政改革 城市近代化 官办市政 自治市政
  • 简介:20世纪早期,中国知识分子"走异路,逃异地",寻求新的生活方式的漂泊历程,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契机.而复杂的文化冲突,铸就了众多易地而居的知识分子人文价值取向的差异,这为20、30年代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群花竞放提供了源泉.生存漂泊在孕育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同时,又为其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写作资源.

  • 标签: 漂泊 文化冲突 家园
  • 简介:《醒狮周报》的撰稿人基本上出生于1890-1900年之间,他们在青年时期大多就读于都市的新式学堂,后在国内高等学校或国外继续深造,所从事的职业部门也集中于大学、报社与出版社等新型自由行业。将各撰稿人汇聚成群的联结纽带主要是对国家主义的共同兴趣和信仰。这一新型聚集途径的出现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密不可分,集中反映了“后科举时代”知识分子新的聚集方式与身份认同的产生。但《醒狮周报》撰稿人对“国家主义”的侧重点不尽一致,曾琦等人看重的是“国家主义”这块政治招牌,王光祈、余家菊等人视民族文化的复兴为“国家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何炳松、邓叔耘等人则将兴趣放在国家主义学理的探索上。在长迭两年(1924-1926)的办报过程中,随着《醒狮周报》本身思想主张的变化,以及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其撰稿人队伍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严重的分化。通过研究《醒狮周报》撰稿人的构成、聚集与分化的情况,有助于把握1920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 标签: 《醒狮周报》 国家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 近代社会转型
  • 简介:前言20世纪20-40年代是中国歌剧的创生和摸索期,40年代中期-50年代中期,中国歌剧创作的美学原则和基本风格特征业已成型,这就是以为主流派风格的中国民族歌剧的确立.的出现将中国歌剧创作和歌剧表演艺术,带向了适合自己独特发展方向的一条金光大道.同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艺术经验.

  • 标签: 中国歌剧 表演艺术 风格特征 创作 主流 《白毛女》
  • 简介: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它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从早期的电影本事中孕育产生。电影市场竞争激烈营销宣传的需要、电影报刊媒介的兴起、满足电影观众及读者的客观诉求等因素进一步促进了电影小说在20年代的演化发展。电影小说的出现对早期电影文学形式的进化,促进电影的宣传营销,满足观众、读者的审美需要,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电影小说 电影本事 影戏小说
  • 简介:摘要:壬戌学制的颁布,对中学历史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壬戌学制时期,历史课程纲要特别强调历史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而非忠孝节义的顺民。受此影响,当时的学者在编写历史教科书时,力求史观革新、语言通俗。但限于实际情况,壬戌学制的改革精神很难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落实。

  • 标签: 壬戌学制 历史课程 历史教科书 历史教学实践
  • 简介:本文扼要分析了19世纪20世纪英属殖民地新加坡华人的职业结构。大体而言,华人的职业主要为商、工(工匠和劳工)两大类。新加坡华人的职业和方言群之间存在着一些密切关系:从事商业活动的多为福建人(闽南人);潮州人主要从事甘蜜和胡椒种植业;广府人和客家人以工匠居多;海南人则是雇员。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必然原因。

  • 标签: 新加坡 华人 职业结构 方言群
  • 简介:<正>人物创造是小说艺术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历来的小说家、评论家都对这一问题做过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理论探讨。英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就说过:“我相信所有的小说都得与人物打交道,都要去表现人性——小说的形式之所以发展到如此笨重、累赘而缺乏戏剧性,如此丰富、灵活而充满生命力的地步,正是为了表现人物,而不是为了说教,讴歌式颂扬不列颠帝国。”我这篇论文的写作力图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从小说中的人物理论角度切入,来分析、研究中国20年代小说理论。为我们探索20年代小说创作的精神结构找到一条理论途径。同时,对于我来说,这样的研究过程,也是一次对自我灵魂的理解、反省的理性批判的过程。一20年代小说理论的建构是认同于现代启蒙主义思想的。从理论内涵上看,小说艺术开始做为一种独立的审美样式采加以探

  • 标签: 20年代小说 《小说月报》 郁达夫 小说理论 人物创造 理论研究
  • 简介:20年代革命文学倡导者积极进行革命小说叙事成规的探寻,钱杏邮“力的文艺”和藏原惟人的“新写实主义”当时产生较大影响。暴露有产者的罪恶、暗示一条出路、对自我人生与革命逻辑的模仿、超常规情节的运用,是革命小说运用的4个主要叙事成规。20年代革命文学倡导者积极进行革命小说叙事成规的探寻,钱杏邮“力的文艺”和藏原惟人的“新写实主义”当时产生较大影响。暴露有产者的罪恶、暗示一条出路、对自我人生与革命逻辑的模仿、超常规情节的运用,是革命小说运用的4个主要叙事成规。

  • 标签: 革命小说 叙事成规 力的文艺 新写实主义
  • 简介:20世纪40年代是西藏题材绘画的生发期。本文从西藏题材绘画兴起的原因、主要画家、其藏区之旅及创作、作品内容与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兼顾藏族画家和内地画家的创作,对西藏题材绘画发展早期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 标签: 20世纪40年代 西藏题材 藏族画家 内地画家
  • 简介: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邕剧,曾名本地班、南宁班、本地戏、老戏、广戏、五六腔等,是一个历史悠久、主要活动于广西南宁及其周边地区,流行于粤西、滇东南以及越南北部,由汉族和西南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皮黄声腔剧种。它曾与桂剧、壮剧、彩调剧,并称为广西四大地方剧种,还与粤剧同源相亲,保留了许多传统粤剧的原貌,被誉为传统粤剧的“活化石”。

  • 标签: 50年代 20世纪 综述 道光年间 周边地区 越南北部
  • 简介:20世纪50年代之前,由于大多数非洲地区仍处于西欧殖民国家的统治之下,美国政府对非洲的政策主要以资源为中心。随着20世纪50年代欧亚冷战格局的形成以及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美国决策者开始重新评估非洲在其国家安全政策中的地位,非洲的自然资源在美国决策中的地位随之逐渐下降,而其战略利益与意识形态地位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非洲政策也开始逐渐摆脱以欧洲为中心的模式,转向把欧洲与非洲分开考虑的政策。

  • 标签: 美国 非洲 艾森豪威尔 NSC6001
  • 简介:创造社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专著水平较高,并在创造社青春文化品格、创造社与五四文学革命以及与中外文化的关系、创造社的文艺批评观等重要课题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而后期创造社研究的薄弱,文体研究的冷热不均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 标签: 90年代 创造社 研究
  • 简介:在我国电影发展史上,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默片艺术不断成熟并到达了历史高峰,同时有声片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发展,寻求到了最佳的规范标准,并产生了一系列经典作品。这一时期的电影在题材选择上比较宽广,不再是一些单纯的神怪武侠和家庭恩怨电影,而是题材更加贴近现实,表现多彩的生活场景,传递民生。同时,这一时期的导演大多数都是在系统进行了系统化专业知识学习,并不断成长,以及国外众多流派及理论知识流

  • 标签: 电影流派 电影史 历史高峰 专业知识 生活场景 题材选择
  • 简介:中国电影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启蒙文化的影响曰渐式微,多元的文化格局逐渐萌芽,当时既有商业电影《霸王别姬》,也有乡土电影《被告山杠爷》等,各种题材的影片共荣共生。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民众不得不面对因此而引起的生存方式变革,这一现象在农村显得尤为突出。城市化与现代化的浪潮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传统人情社会的人伦与礼法格局被迫发生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存在明显的对立,但在矛盾重重的大背景下,不乏田园牧歌式的家庭温情。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 中国农村 电影发展 乡土 《被告山杠爷》 《霸王别姬》
  • 简介:上世纪五六十代,中共福建省委发出“‘开发山区经济、推动山区社会主义建设.解决沿海人多地少,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并适应今后斗争形势需要’”的号召,按照“由沿海向山区移民”的计划,经当地党政组织发动.闽南晋江地区(今泉州市)一些区县农村的部分人口迁徙到三明地区(今三明市)清流农村定居,他们以“志愿劳动者”的身份或“参加山区开发建设”等名义,历经报名、审定等程序,然后按照户籍管理规定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离开故土家园.移民到清流来支援山区的经济建设。

  • 标签: 山区移民 清流 沿海 60年代 20世纪 山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