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手术治疗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和三面镜检查诊断源性视网膜脱离48例(48眼)。手术中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对视网膜裂孔和变性区进行精确定位,用二氧化碳对视网膜裂孔周围进行冷凝,冷凝后实施巩膜外硅胶/硅海绵垫压术。结果手术后随访1~6个月,裂孔封闭,网膜完全复位45例(45眼),手术成功率达94%。结论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施行视网膜裂孔冷凝联合巩膜外垫压手术,有操作简单易学,术中定位精确,手术污染机会减少,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在我国基层医院中推广运用。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显微镜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呼吸泵衰竭改善窗为切换时机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序贯通气治疗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出现RPFIW时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症。

  • 标签: 呼吸泵衰竭改善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经皮椎间镜治疗方式,重点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此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工作。方法本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住院编号单双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研究组接受经皮椎间镜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VAS和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开放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镜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医务人员学习与运用。

  • 标签: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 VAS评分 OD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小切口髓核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经皮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JOA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JOA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具有较小的创伤和较快的恢复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板间入路椎间镜下手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行椎板间入路椎间镜下手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3%,未出现疾病复发的现象,临床疗效很好,治疗有效率达到93.8%。结论微创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镜下手术对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疗效,且并发症少、无复发。

  • 标签: 椎间孔镜 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三法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三法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手术指标好于参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参照组(82.22%),比参照组手术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腹腔镜下三法胆囊切除术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三孔法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剖宫产术患者脊椎-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效果,以期在临床应用上提供参考性建议。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的90例行脊椎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配,每组患者均为45例,命名为A、B两组,A组患者预防寒战采用大剂量右美托咪定;B组患者预防寒战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结果B组患者出现寒战的人数少于A组,存在差异(P>0.05);B组心律跳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反胃(分别为1、0、0、2.2%)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对于右美托咪定摄入小剂量,可以有效减小行脊椎-硬膜外麻醉后剖宫产患者寒战的发生率,还可以对术后患者因寒战引发的不良反应大幅度减少,控制效果良好,因而其具备较高的临床医用药物安全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不同剂量 右美托咪定 脊椎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寒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椎间镜侧后路与后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行侧后路、后路椎间镜髓核摘除术者分别设为侧后路组(28例)、后路组(32例),收集并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透视次数、术后3个月疗效、并发症及术前、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等。结果侧后路组疗效优良率、并发症率与后路组接近(P>0.05);与后路组相比,后路组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住院费用高(P<0.05);ODI评分,组间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接近(P>0.05);组内比较,术后3个月优于术前(P<0.05)。结论椎间镜侧后路与后路髓核摘除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后路手术手术用时短、术中透视少。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侧后路 后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80只患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术,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术相比,联合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更佳,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 泪道置管术 慢性泪囊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经皮椎间镜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将其按住院病历编号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腰椎后路开窗方法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镜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治疗时间及1年后的治疗优良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治疗时间等指标相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优良率相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经皮椎间镜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中,其具有切口小、对机体正常组织创伤程度轻、术中患者出血量少、术后机体恢复快、手术治疗效果佳等优点,其对减轻医源性损伤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后路开窗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椎间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病人运用集束化护理及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研究进行手术的51例病人,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及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评定量表(SAS)评分、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椎间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病人进行集束化护理及延续性护理能有效缓解病人焦虑,术后疼痛等不适,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集束化护理 延续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前缩窄手术与鼻腔粘骨膜下冲填硅胶手术治疗萎缩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12例萎缩性鼻炎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每组56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鼻前缩窄手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鼻腔粘骨膜下冲填硅胶手术治疗。结果实施鼻前缩窄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实施鼻腔粘骨膜下冲填硅胶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预后更好。结论采用鼻前缩窄手术治疗萎缩性鼻炎切实可行,可进行广泛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萎缩性鼻炎 手术治疗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经皮椎间入路内镜下神经根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皮椎间入路内镜下神经根减压进行治疗,观察其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时间(91.5±20.3)min、术中出血量(48.3±11.6)ml、出院时间(2.2±1.3)d;应用Nakai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总优良率为90.0%;治疗前其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Osestry残疾指数(ODI)评分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椎间入路内镜下神经根减压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腰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 神经根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手术,实验组(25例)通过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VAS和ODI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应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为了治疗脑瘫后遗症患儿髋内收畸形,对80例脑痉挛性瘫,年龄在5~15岁之间的患儿,开展内收长以及短肌或者闭神经前支切断术治疗。术后随访3~5年,内收肌挛缩以及痉挛得到明显改善,且肌张力下降程度超过1级,行走无明显髋内收畸形,髋关节稳定,疗效满意。只要病例筛选适当,操作正确,此手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后遗症患儿髋内收畸形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脑瘫后遗症 髋内收 内收肌 闭孔神经前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二法”胸腔镜(VATS)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电视胸腔镜手术下以电钩状电凝器分离并切断T3交感神经节与其间交感神经链。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手掌干燥温暖,住院时间3-5天,均全愈出院。结论高位硬膜外麻醉患者处于清醒状态,能较好的配合手术,费用较全身麻醉少,术后没有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的咽喉不适感。“二法”胸腔镜下经胸侧径路行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近几年新开展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效果明显、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同时电视胸腔镜技术使手术野更清晰,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二孔法 胸腔镜 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手汗症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三法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1月,将5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各28例,参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三法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累计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实现时间,以及术后持续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术中累计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持续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三法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能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手术治疗 急性胆囊炎 应用价值 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