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4 个结果
  • 简介:老年心房纤维颤动(简称房颤)临床较为常见,为了解老年房颤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关系,本文对我院3年来临床拟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32例60岁以上老年房颤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以探讨冠心病并发房颤的发生率及基层医院医生如何正确判断老年房颤的病因,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心房纤维颤动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资料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临床类型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将确诊为冠心病的70岁以上老年患者647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另选无冠心病的老年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的血脂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及SA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随着冠心病病情程度加重,呈逐渐升高的趋势;SAP组、UAP组和AMI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AP组、UAP组和AMI组LDL-C/HDL-C比值均高于对照组,AMI组LDL-C/HDL-C比值高于UAP组和SAP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中,LDL-C/HDL-C比值与AMI的发生关系密切.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塞 心绞痛 高脂血症
  • 简介:尽管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以及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仍逐年增加,常规的心力衰竭治疗虽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远期疗效不佳。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降低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和住院率,改善长期预后。本研究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药物治疗,观察远期临床疗效,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上进行研究探讨。

  • 标签: 心力衰竭患者 疾病治疗 临床疗效 依那普利 螺内酯 老年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28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分为老年组(n=116例)和非老年组(n=112例),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非老年组明显短于老年组(P〈0.01);入院到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置入2个以上支架数、住院期间二次PCI和梗死后心绞痛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再梗死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严重心律失常和泵功能KillipⅢ级以上明显多于非老年组血(P〈0.01),但两组间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30d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AMI行急诊PCI治疗并发症高于非老年患者,但并不增加近期死亡率.

  • 标签: 老年人 心肌梗死 经腔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病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3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用氯沙坦50mg,每日一次,记录诊室血压以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同时进行有关检验.结果:氯沙坦有明显降压作用,总有效率为78.2%,24小时平均血压及血压负荷均明显降低(P<0.05),使收缩压及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均大于50%.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均无明显变化,仅尿酸降低(P<0.05).结论:氯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病可作为一线降压药物.

  • 标签: 氯沙坦 高血压 老年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压疮治疗的影响。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我社区发生压疮的卧床老年患者,入选时间为2015年至2017年,共计纳入80例,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根据其压疮等级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配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90.0%,比对照组患者67.5%,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压疮恢复情况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直径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新鲜肉芽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在压疮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压疮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综合护理 社区老年卧床患者 压疮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主因"头晕恶心1d"入院。患者晨起活动后感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未引起重视及就医,无明显心悸及胸闷憋气等症状,无黑矇晕厥,后患者乏力症状加重,下午就医,行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脑桥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灶。考虑脑梗死入院。入院后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心率155次/min。

  • 标签: 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 乏力症状 老年 入院后 临床资料 胸闷憋气
  • 简介:心律失常是开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全肺切除术由于创伤大、肺功能丧失多、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术后两侧胸腔压力不均衡而容易产生纵隔移位等原因,较肺叶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更为常见,严重者可致死亡。过去认为,老年肺癌患者由于心肺代偿功能欠佳,不适宜行全肺切除术,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监护和治疗手段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单纯年龄不属于手术禁忌证,而且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许多高龄肺癌患者愿意选择外科治疗。我们回顾了近7年来因肺癌行全肺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9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9例,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

  • 标签: 肺癌 全肺切除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吲达帕胺对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脂等的影响。方法:用药前停用所有降压药物,改用吲达帕胺2.5mg或5mg、每日1次口服,连续6~8周。用药前后测量血压,查血糖、血脂等项目。结果:吲达帕胺可降低老年轻或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P<0.05),降为正常者达54%,对血清电解质、血脂、血肌酐及谷丙转氨酶的影响均不大。结论:吲达帕胺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价钱便宜等优点,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较为理想的一线降压药物。

  • 标签: 吲达帕胺 高血压 疗效研究 降血压药
  • 简介:老年人中,心血管疾病是发病与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全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34亿,占总人口的11.7%,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左右,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 标签: 老年人 医学教育 心血管病学 教学改革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其并发症发生率高,且致死率高,故早期诊断及临床干预变得尤为重要,目前诊断冠心病主要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1],但其是一种有创检查,会对心脏有一定的损伤,故寻找一种诊断价值高的无创指标变得更加重要。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是由一种急性时相蛋白[2],是肝细胞在炎症基础上合成和分泌的,研究发现其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独立于血脂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高敏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 单支病变 多支病变
  • 简介:心率变异性(HRV)是指逐次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可通过连续测量心搏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来反映HRV,它反映了交感/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及均衡性。本文对17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失眠患者及21例冠心病患者作了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探讨失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

  • 标签: 老年冠心病患者 心率变异性 失眠患者 临床观察 自主神经活动 心动周期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VHD)的易患因素和临床表现。方法:对118例SDV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高,SDVHD的检出率逐步增高.60~69岁为19.3%.70~79岁36.8%.80~90岁54.5%.≥90岁100%;其病变程度亦加重,并发症增多。其临床改变为:主动脉瓣环或瓣膜钙化占47.5%.二尖瓣或瓣环钙化24.6%.主动脉瓣二尖瓣同时有钙化32.2%,主动脉瓣伴三尖瓣钙化1.7%。61.0%患者有心功能不全。结论:增龄是SDVHD易患因素,瓣膜环或瓣膜钙化的部位以主动脉瓣最高.其次为二尖瓣。

  • 标签: 老年人 心脏瓣膜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血栓治疗现状,为老年房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资料完整的老年房颤患者875例,将其中济南军区总医院的445例房颤患者按年龄分为60~74岁158例,75~80岁118例,81~84岁112例,≥85岁57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疾病、房颤分类及用药情况。结果所有阵发性房颤治疗以药物复律为主,占61.4%,所有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治疗以控制心室率为主,占80.1%,抗血栓治疗以阿司匹林为主,占77.7%,华法林占14.5%。与60~74岁比较,其他年龄段患者建议服用华法林治疗}匕例明显升高(P〈0.05),与≥80岁比较,75~80岁、81~84岁患者实际服用华法林治疗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使用胺碘酮最多,抗血栓治疗阿司匹林使用普遍,基层医院华法林使用率较低。

  • 标签: 心房颤动 高血压 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华法林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ICU呼吸衰竭患者中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入住我院ICU病房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70例,根据其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35例研究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入住ICU病房时间(8.23+1.08)d、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2.86%)以及患者焦虑度(3.0+1.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0.97+2.31)d、17.14%和(6.2+2.6)分(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到位率(100.00%)、患者舒适度(91.43%)及对护理的满意度(94.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2.86%)、(80.00%)和(85.71%)(P<0.05)。结论对老年ICU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入住ICU病房时间、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到位率、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老年患者 ICU 呼吸衰竭
  • 简介:  目的:观察咪达普利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口服咪达普利,观察治疗前后诊室血压、24h动态血压(ABPM)变化及血压谷/峰值。结果:治疗后诊室血压总有效率86.49%,其中收缩压下降12.39%,舒张压下降15.12%;24hABPM:白昼、夜间均值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60.7%和73.1%。结论:咪达普利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有持续稳定的降压效果。

  • 标签: 咪达普利 老年人 高血压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J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C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44例)使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卡维地洛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心力衰竭初步控制后加用卡维地洛5mg,2次/d,缓慢逐增至10mg,2次/d.评估治疗前后心功能、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并进行对照.结果与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后比较,卡维地洛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心率减慢,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收缩末内径明显缩小.结论老年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