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腹部CT检查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观察对象为我院疑似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85例,均予以腹部CT检查和X线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入选对象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有62例,腹部CT和X线检查分别诊断出真阳性59例、52例,真阴性21例、16例;经计算发现腹部CT检查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 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腹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 腹部CT检查 X线检查 诊断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和X线用于小儿肠梗阻早期诊断效果方法于2016年08月—2018年04月,将本院收治的89例小儿肠梗阻患儿作为本文实验的诊断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X线、超声检查。结果超声与X线的定性诊断结果对比无差异意义(P>0.05);但是超声的病因诊断、定位诊断结果显著高于X线,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X线而言,超声早期诊断小儿肠梗阻效果更佳,尤其是在病因诊断、定位诊断方面,确诊率更高。

  • 标签: 超声 X线 小儿肠梗阻 早期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X线平片对小儿肠梗阻诊断价值,重点探讨小儿肠梗阻不同病因的X线的表现。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4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小儿肠梗阻52例,术前24h均拍摄腹部正侧位X线平片,对其X线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52例肠梗阻术前腹部X线平片诊断正确率为71.6%。结论小儿急腹症除X线常规检查外应联合超声检查更有利于早期肠梗阻诊断

  • 标签: 儿童 肠梗阻 X 线检查
  • 作者: 沙秋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22
  • 机构:永吉县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132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X线数字化摄影(DR)用于梗阻疾病诊断效果及准确性。 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2 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超声诊断(对照组)及腹部X线数字化摄影诊断(观察组),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绞窄性肠梗阻的检出率较低,p<0.05。 结论:腹部X线数字化摄影对肠梗阻诊断效果及准确性均较高,尤其是用于明确梗阻部位具有较好优势,但对于绞窄性肠梗阻的准确性较低,所以建议在临床上采取联合诊断,保证肠梗阻的检出率。

  • 标签: 腹部 X线数字化摄影 肠梗阻 诊断效果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与X线诊断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肠梗阻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经手术治疗证实为肠梗阻,并在术前进行腹部超声及X线检查,以手术结果为依据,分析超声与X线检查对于肠梗阻诊断价值。结果腹部超声对肠梗阻梗阻原因、肠绞榨及梗阻部位诊断的准确率为95.0%、68.3%、69.2%、77.5%,分别高于X线诊断的70.8%、40.3%、38.3%、55.0%,两种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对于肠梗阻梗阻病因、梗阻部位及肠绞榨诊断的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可将超声检查做为诊断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式。

  • 标签: 超声 X线 肠梗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结肠肿瘤性肠梗阻应用腹部CT检查的价值。方法:时间2018.01-2020.12,对象随机抽取100例确诊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腹部CT检查、X线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准确率比X线组高,P

  • 标签: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 腹部CT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评析肠梗阻患者采用腹部CT技术进行检查诊断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肠梗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腹部X线检查和腹部C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在肠梗阻患者诊断中的检出率和图像清晰度差异。结果:腹部CT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在肠梗阻患者诊断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CT检查方式在肠梗阻患者诊断中的检出率和梗阻部位确定率均要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P<0.05),且腹部CT检查方式的影像清晰度评分也要高于腹部X线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采用腹部CT进行检查的效果显著,该检查方式不仅能够准确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肠梗阻,还具有清晰度高的优点,能够明显受检者的梗阻部位,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促进作用。

  • 标签: 肠梗阻 腹部CT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肠梗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基本CT征象、闭袢型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CT影像。

  • 标签: 肠梗阻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 CT检查用于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以我院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共 50例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为对象,均接受腹部 CT检查,并与 X线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诊断准确性。 结果:50例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接受腹部 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 100.00%,对梗阻位置的诊断符合率为 92.00%,对肠绞窄的检出率为 80.00%,均明显高于 X线 76.00%、 50.00%、 30.00%( P< 0.05)。结论:腹部 CT检查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准确率更高,对于肠绞窄的检出符合率与对梗阻位置的检出符合率更高,更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 腹部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64层螺旋CT、超声及X线诊断肠梗阻效果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分别予以64层螺旋CT、超声及X线诊断,参照手术病理,落实对诊断价值的明确。结果:相较于X线及超声检查,64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经比较分析呈现的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在肠梗阻诊断中,64层螺旋CT、超声及X线均发挥着明显的价值,尤其是64层螺旋CT诊断,可作为此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64层螺旋CT 超声 X线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诊断中实行CTX线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共抽取了48例肠梗阻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实行CT检查,对照组接受X线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试验组的诊断准确率95.83%高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80.83%,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诊断中使用CT方法诊断准确率较高,不易于发生漏误诊情况。

  • 标签: 肠梗阻 CT X线 诊断效果 漏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X线平片和超声两种辅助检查对小儿肠梗阻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儿科经手术证实的肠梗阻35例,术前24h均拍摄腹部正侧位X线平片和腹部超声检查,对患者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检查手段定性诊断超声诊断为94.2%(33/35),X线诊断为91.4%(32/35);定位诊断超声诊断为85.7%(30/35),X线诊断为74.3%(28/35);病因诊断超声诊断为85.7%(30/35),X线诊断为71.4%(25/35);本组超声诊断小儿肠梗阻病因及定位明显优于X线检查(P<0.05)。定性诊断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与X线检查,两者在早期诊断小儿肠梗阻中,各有特色,可以互补。

  • 标签: 儿童 肠梗阻 超声检查,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肠梗阻临床影像学特点及X线诊断方法我院自2005年至2011年收治新生儿肠梗阻患儿43共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临床症状、X线表现、体征等进行观察,统计病死率,分析病因。结果新生儿肠梗阻43例中,肠梗阻中有十二指肠梗阻6例,占13.95%,小肠梗阻25例,占58.1%,结肠梗阻12例,占27.95%,而十二指肠梗阻多是十二指肠闭锁或是不完全性肠扭转或是肠旋转不良,小肠肠梗阻多是小肠闭锁及胎粪性肠梗阻,结肠梗阻多见于巨结肠,新生儿特发性功能性肠梗阻,且肠梗阻病死率高。结论加强新生儿的护理,提高产科质量,早期诊断新生儿肠梗阻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肠梗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标签: 新生儿 肠梗阻 临床影像学 X线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梗阻患者采用CT诊断方法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我院确诊的76例肠梗阻患者对其选择相应的诊断方法,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采用CT诊断方法,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X片的诊断,并与手术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相关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梗阻部位、梗阻原因、肠绞窄的诊断上准确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采用CT诊断方法诊断的符合率高,同时可以清晰分辨出患者梗阻的部位、梗阻病因以及可以对肠梗阻的程度进行实时监测,能够为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对肠梗阻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30例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CT诊断30例患者与手术治疗的最终诊断结果相符合,显示出了CT检查的优越性及临床价值。结论CT检查不仅能发现肠梗阻的位置,判断梗阻程度,并且能判断有无绞窄和闭袢存在,为临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CT检查 肠梗阻 诊断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