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糖皮质激素在难治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石门县人民医院(在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肺结核难治性咯血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应用常规抗感染、抗肺结核治疗方法)和实验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肺结核难治性咯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肺结核难治性咯血患者中有30例显效(占78.95%)、3例有效(占7.89%)、5例无效(占13.16%),总有效率为86.84%(33/38),对照组肺结核难治性咯血患者中有17例显效(占44.74%)、7例有效(占18.42%)、14例无效(占36.84%),总有效率为63.16%(24/38),实验组肺结核难治性咯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在难治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难治性咯血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功能性垂体微腺瘤的动态MRI和内分泌学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功能性垂体微腺瘤患者59例作为样本,均采用动态MRI和内分泌学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59例患者中,共58例检出功能性垂体微腺瘤,检出率98.31%。治疗前,患者PRL(5.11±0.14)nmol/L、ACTH(15.00±1.23)pmol?L-1、血清GH(3.15±0.06)nmol/L,各指标存在明显异常,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垂体微腺瘤患者均伴随PRL、ACTH、血清GH水平异常症状,采用动态MRI诊断,检出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功能性垂体微腺瘤 动态MRI 内分泌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2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各项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小,VAS评分较低,手术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吞咽困难、颈部麻木不适发生率为2.44%、4.88%he2.44%,均低于对照组14.63%/19.51%he17.07%,P<0.05。结论在甲状腺瘤治疗中,改良小切口手术效果理想,患者术后痛感较小,恢复较快,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推荐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瘤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改良小切口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腺瘤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8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患者,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1)187例患者,女性150例,男性37例,男女=14.05;且主要集中在30~50岁患者;(2)术前诊断,发现3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156例甲状腺腺瘤(两者比例大约为15.03);术后病理检查,发现1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51例甲状腺腺瘤(两者比例大约为2.671)。结论两种疾病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应仔细进行鉴别诊断;临床中应对详细观察两者组织学表现,提高临床值得准确率。

  • 标签: 临床病理 结节性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腺瘤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一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了相应的临床实践经验。目的探讨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在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我们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健康宣教,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发生肌无力危象积极的抢救,并做好气道及皮肤的管理,患者好转出院。结论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时处理肌无力危象,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加快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的甲状腺肿瘤患者90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分别45例。研究组患者进行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参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3h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后6h、12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瘤与传统手术相比更具优势,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缓解术后的疼痛感,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低位小切口 传统手术 甲状腺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34例患者均行常规腺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行低位小切口腺瘤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术中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9.4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瘤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引用。

  • 标签: 甲状腺瘤 低位小切口 切除术 治疗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背景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高摄入量及血清高含量的维生素能够有效地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本研究旨在进一步研究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结直肠腺瘤患者腺瘤组织及血浆45例,正常肠粘膜组织及血浆30例,利用ELISA检测血浆中25-OH-D浓度,利用RT-qPCR的方法检测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血浆VD水平、组织中VDR水平与结直肠腺瘤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血浆25-OH-D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结直肠腺瘤患者的维生素D受体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少于健康人群(P<0.01),但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维生素D及其受体并无相关性。结论较低的维生素D受体水平可能和结直肠腺瘤的发生有关,而低维生素D水平可能是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 结直肠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接收的甲状腺瘤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平均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方面,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是25%,研究组是8.33%,研究组要比对照组低出许多,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也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甲状腺瘤 改良小切口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产前筛查中确诊存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孕妇,孕妇例数50例,选择时间2012年9月~2017年9月,均给予所有孕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临床诊断,分析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在产前超声诊断中的分型情况。结果50例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资料中,大多为单侧病灶且主要病灶发生在左侧,以I型分期为主,在超声表现中主要呈现为肺内部增强回声;经超声随访多次复诊显示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病灶会逐渐缩小,待孕妇足月分娩后肺部不会有囊肿病灶检出,且新生儿的预后结局良好不会存在异常的临床症状,孕妇若选择终止妊娠则经尸检可证实存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情况。结论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应用产前超声诊断的检出率极高,该诊断方式不会对母婴造成创伤影响,可以经多次检查,且诊断结果十分准确,具有诊断可靠性价值,能够作为首选诊断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临床方式。

  • 标签: 胎儿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 产前超声 诊断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上腺素联合阿替卡因治疗牙髓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将我处在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牙髓病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联合肾上腺素。观察组采用浓度为4%阿替卡因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麻醉总有效率实行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肾上腺素、阿替卡因联合,对牙髓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同时能麻醉起效时间较短,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牙髓病 肾上腺素 阿替卡因 治疗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综合性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4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5)则应用综合护理方式。结果(1)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4.44%,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7.78%(P<0.05);(2)研究组平均术前HAMA评分是(11.35±2.38)分,低于对照组的(15.75±3.05)分(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综合性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并减轻其术前焦虑心情,值得借鉴。

  • 标签: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综合性护理 常规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推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丙泊酚全麻诱导时产生的循环波动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去甲肾上腺组(N组)和对照组(P组),每组40例。两组在诱导时均静脉推注丙泊酚2.5mg/KG。去甲肾上腺组(N组)将去甲肾上腺素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ug/ml,在丙泊酚之后推入6ug。P组则在相同时点推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在30秒钟推注完毕。观察并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30s(T1)、1min(T2)、2min(T3)、3min(T4)、4min(T5)的血压与心率的变化。结果与P组相比较,N组在诱导后的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较诱导前的波动及变化率更低(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可有效的改善丙泊酚诱导时导致的循环波动。

  • 标签: 丙泊酚 去甲肾上腺素 血压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哮喘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接收的100名患有哮喘疾病的患儿作为临床医学上的研究对象,给他们不按照规律的平均分成两个小组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对照组的50名患儿使用的是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的50名患儿在实施跟对照组一样的常规治疗方式之外另增加了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通过这两个小组患儿的治愈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并且检查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发现实验组的患儿整体治愈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出很多?P<0.05?。经过检测实验组的血清营养素等各项指标也要比治疗前好很多,效果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患者的哮喘疾病效果很好,分析其作用机制就是可以有效的将血清神经营养素-3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效的降清,降低了气道的炎症。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哮喘患儿 神经营养素-3 嗜酸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甲泼尼龙治疗,B组患者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B组(P<0.05)。结论对进展期白癜风患者采用甲泼尼龙治疗疗效优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进展期白癜风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头孢治疗老年慢阻肺(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就医的老年COP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头孢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恢复较对照组快,肺功能及呼吸困难评分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头孢对于治疗老年COPD患者有明显效果,较单用头孢治疗疗效更显著,患者的生理功能恢复速度较快,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治疗中有优越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头孢 老年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我院儿科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510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患儿作为对照组,未实施PDCA循环;选取自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10例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患儿作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比较两组患儿糖皮质激素使用合理性。结果观察组的糖皮质激素使用合格率94.71%(483/510)明显高于对照组85.88%(438/51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2,P=0.012<0.05)。结论将PDCA循环用于儿科糖皮质激素使用中,可提高糖皮质激素使用合理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儿科 PDCA循环
  • 简介:目的:本文针对小儿肺咳颗粒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肺炎临床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所接收122例儿童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给予观察组小儿肺咳颗粒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儿童肺炎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为59例,占96.72%;对照组总有效为50例,占81.96%;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咳颗粒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肺炎,可以有效恢复患儿肺部功能系统,提高治疗方式安全性,减少其他并发症状出现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小儿肺咳颗粒 糖皮质激素 儿童肺炎 治疗效果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与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8年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2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以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地嗪治疗,观察组加用甲泼尼龙治疗。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儿治愈率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的时间均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与第三代头孢菌素能够有效控制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糖皮质激素 疗效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