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护生临床护理实习情况。[方法]对我校2005届高职护理专业174名护生毕业护理操作技能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对各医院实习组成绩比较,代号为03组、04组、10组成绩较其他组差;从失分的原因来看隔离观念与无菌观念差。[结论]各医院应加强护理管理,加强操作技能训练,尤其是提高护生隔离观念与无菌观念。

  • 标签: 高职 护生 毕业 技能考核
  • 简介:目的 了解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掌握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68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出血原因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提高了产后出血的治愈率,达98%。结论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和急救护理,是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自从南丁格尔开创护理事业以来,护理工作一直是以女性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护理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护理队伍中开始有了男护士的身影。但是目前舆论影响和医疗工作本身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对医护工作缺乏正确的理解,导致男护士在临床实习及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与尴尬。现就此现状作以下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意见。

  • 标签: 男护士 临床 发展
  • 简介:摘要:病患在接受临床护理的过程当中很容易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出现多种的护理不良事件,这些不良事件不但给病患增加更多的痛苦,还会让医院的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这些年,由于我国的医疗体系在持续的发展,各级医院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评价标准日益提高,但是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会造成医院的整体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有资料显示,及时发现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且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可大大降低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产生巨大的意义。所以,本文就我院出现的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里涉及的 18名病患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得出下述结论。

  • 标签: 外科 护理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终末期肾病患者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初始透析患者死亡率在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之间存在差别,导致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影响初始透析患者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透析前肾脏护理时间短、糖尿病、合并症较多、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首条血管通路和低蛋白血症。

  • 标签: 初始透析 慢性肾脏病 初始透析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癌术后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本文分析病例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均20例,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研究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开展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焦虑情绪均明显减轻,最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指标数据差异值计算后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 标签: 喉癌 人性化护理 术后 护理方法  
  • 简介: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以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固定等优点在临床上得以广泛推广应用,但亦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导管移位等。导管移位的主要危险是有可能造成导管相关的感染,导致计划外拔管,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了保证导管按计划正常使用,我科对2004年7月-2006年5月出现导管移位的3例患者分析了可能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导管移位 护理对策 PICC 原因分 经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与老年人跌倒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415例,运用访谈、观察和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资料,对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分析被筛选出的危险因素的相关特征。[结果]ADL和行走能力测定为“不能独自活动”和居住安排为“独居”是跌倒的危险因素。不能独自活动者多在家中跌倒,且跌倒多与身体因素有关,近一半的跌倒与环境因素有关。独居者的相关特征是高龄、寡(鳏)居以及居家环境中危险因素较多。婚姻状况中的“寡(鳏)居”和智力测验中的“智力损害”为跌倒的危险因素,但未能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不能独自活动”和“独居”为跌倒的危险因素;“寡(鳏)居”和“智力损害”可能为跌倒的间接危险害因素;环境危险因素是跌倒的重要因素。建议进一步研究某些因素,如高龄、寡(鳏)居、智力损害、某些慢性病、虚弱等,是否与老年人跌倒有更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跌倒 危险因素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2年2月实施PICC导管留置病人18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导管相关性感染组和无导管相关性感染组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80例留置PICC导管病人中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者17例(9.4%),操作人员经验少、穿刺次数多、不正规换药是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因素。[结论]PICC导管容易发生相关感染,且与多个因素有关,应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预防。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患者跌倒的原因。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5月发生跌倒的25例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住院跌倒患者60岁以上占76%,男性患者占64%,高于女性患者(28%),跌倒在床周围占52%、洗手间占36%,跌倒前常伴有头晕不适或乏力,发生时护理人力相对薄弱。结论:为更好地预防患者跌倒,应增加高发科室的护理人员,提高入院评估质量,实施弹性排班,增加薄弱环节人力支持,提高护理安全意识,重点关注跌倒高发因素的老年患者。

  • 标签: 住院患者 跌倒原因 安全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准确把握急诊护理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方法:综合采用关键行为实践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结果:提出了急诊护理人员能力素质指标体系及指标的相对重要度。结论:亟需建立急诊护理岗位能力素质需求标准,完善以素质需求标准为基础的急诊护理人员评价和培训体系。

  • 标签: 急诊护士 素质需求 应用
  • 简介: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其发病率最高,占感染总数23.3%~42.20%。严重危害患者生命,是医院感染控制重点,现将我院1997年1-12月份7282例住院患者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1997年1月-12月份住院患者7282例,发生肺

  • 标签: 医院肺部感染 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 脑血管疾病 住院患者 假单胞菌
  • 简介:[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病人疼痛进行监测,找出疼痛的规律,制订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49例腰椎间盘病人术后10d内疼痛进行测量。[结果]腰椎间盘术后疼痛,以术后第1天最高,然后依次递减。术后3d内固定组与非内固定组病人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术后病人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与手术方式有关,应针对性地给予术后疼痛护理。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疼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病患在接受临床护理的过程当中很容易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出现多种的护理不良事件,这些不良事件不但给病患增加更多的痛苦,还会让医院的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这些年,由于我国的医疗体系在持续的发展,各级医院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评价标准日益提高,但是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会造成医院的整体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有资料显示,及时发现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且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可大大降低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产生巨大的意义。所以,本文就我院出现的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里涉及的18名病患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得出下述结论。

  • 标签: 外科 护理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 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 患儿 pH值是否正常,是偏酸性还是偏碱性; 患儿 是否有呼吸衰竭,是Ⅰ型呼吸衰竭,或Ⅱ型呼吸衰竭 的重要指标 。为临床医生用药,是否使用无创呼吸机、是否气管插管、是否转入 ICU病房及治疗方案提供了金标准。作为专科护士, 能够 正确、及时地采取血气分析标本至关重要。笔者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与技巧,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标本采集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差错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确定管理对策,减少临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对发生的110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生差错者75人,与医嘱处理、核对、执行有关的差错发生率最高;工作年限1~5年及16年以上的护士出现差错的几率较高;上午、夜班时问差错率比中午和下午高。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改进,重视环节质量管理,重视新护士、实习护士的管理。关心、爱护、高年资护士,尤其是个人生活有波折者。实行弹性排班制,加强高危时段护士的人力管理。

  • 标签: 护理 差错 分析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