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提高手术室卫生员的个人安全防护意识。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对18名卫生员的个人安全防护意识及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教育。结果:在进行防护教育后,手术室卫生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明显提高,防护措施明显改善。结论:加强手术室卫生员的安全意识及防护教育势在必行。

  • 标签: 手术室 卫生员 安全意识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骨骺损伤的大鼠模型中生长板形态学变化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12,13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将40只4周龄SD大鼠(110~140 g)随机分为5组,对每只大鼠的右侧胫骨造成骨骺损伤,分别于损伤后1、7、14、28、42 d取材,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损伤后大鼠双侧胫骨长度的变化,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损伤后胫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BMP-12,13在RNA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MP-12,13在胫骨生长板中的表达分布及变化,最后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染色检测骨骺损伤后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速度的改变。结果在骨骺损伤后可以观察到典型的损伤修复过程,并且第14天观察到生长板内骨桥的形成;在第14、28、42天,损伤侧肢体的长度明显短于正常对照组肢体;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生长板中的BMP-12表达在第1天(P=0.037)和第42天(P=0.026)显著升高,但在第7天(P=0.004)、第14天(P<0.001)和第28天(P=0.026)显著下降,BMP-13的表达在损伤后第1天显著增加(P=0.037),但在第42天显著下降(P=0.02);在损伤后42 d,实验组生长板EdU阳性软骨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骨(P=0.011)。结论骨骺损伤早期BMP-12,13表达变化表明其参与骨桥形成,这将对骨骺损伤后肢体短缩和畸形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生长板 骨形态发生蛋白 肢体畸形 骨骺损伤
  • 简介:采用Jacoby的加工分离程序,以健康大学生为被试,以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为实验材料,探讨图形编码条件下,意识.无意识记忆的具体性效应。实验采用2(材料: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2(材料呈现时间;3000ms和300ms)两因素混合设计,结果显示:①意识、无意识提取中均存在具体性效应。②在意识和无意识提取中均未发现加工水平效应。该研究验证了双重编码理论。

  • 标签: 意识 无意识 记忆 图形 具体性效应 实验
  • 简介:摘要医生面临着医疗与科研的双重压力。如何定位和看待医学科学研究?如何让医学院的学生改变“走上临床就忘记科研”的怪圈?如何让手术台和实验台走的更近?在医教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我们的基础医学教育体制中,对传授知识已到了相当重视的程度,然而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理念的培养。如何在基础医学教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让他们有一颗“科学”的心,是我们基础医学教育工作者所应该思考和改进的。我们科室结合自身在科学研究领的特长,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的一些经验和认识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提供一点借鉴意义。

  • 标签: 基础医学,医学教育,科学素养,科学世界观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68-02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儿家长预防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知晓率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5名白血病患儿的家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发放上呼吸道感染保健知识的资料,组织相关知识讲座和咨询指导,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患儿家长预防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意识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X2检验。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患儿家长预防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意识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白血病患儿家长预防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知晓率,并能减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白血病 上呼吸道感染 健康教育
  • 简介:43岁男性患者,双手多发结节20余天,全身泛发性斑疹5d。曾于当地医院误诊为化脓性肉芽肿、血管瘤、寻常疣。液氮冷冻治疗无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1:128,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最后诊断:二期梅毒。注射用苄星青霉素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3周后皮损基本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软骨联合耳软骨作为移植物改善鼻尖形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4月至2019年6月,北京米扬丽格医疗美容门诊部对622例患者行鼻中隔软骨联合耳软骨重塑鼻尖,其中男28例,女594例,年龄18~42岁,平均27.47岁。用鼻中隔、耳软骨做鼻中隔延伸移植物、撑开移植物、鼻尖移植物,重塑鼻尖形态。结果622例患者手术后鼻外形获得显著改善,鼻尖形态自然、圆润,同时无鼻中隔黏膜破损、假体外露、感染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6年,除12例患者出现轻度鼻尖下旋,余610例鼻尖形态稳定,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鼻中隔软骨联合耳软骨重塑鼻尖形态可获得满意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鼻整形方法。

  • 标签: 外科,整形 鼻中隔软骨 耳软骨 鼻尖
  • 简介:摘要精子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结构特征,这是其所具有的独特受精功能所必需的。其中,精子鞭毛是精子产生运动所必需的一种特定细胞器。鞭毛的完整性对正常精子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鞭毛缺陷常导致精子的运动能力减弱或缺失,从而引起男性不育。鞭毛多发形态异常(multipl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of the sperm flagellum,MMAF)是导致男性不育的最严重的精子鞭毛缺陷之一,其特征是精子鞭毛存在变短、卷曲、缺失和不规则的现象。人类精子鞭毛中存在1000种以上的蛋白,因而形成MMAF的病因具有明显遗传异质性。近年来,对MMAF表型的基因组学研究已经鉴定出20余种导致MMAF和不育的突变基因。本文总结了导致MMAF的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信息、定位特征及其潜在的功能。

  • 标签: 精子 鞭毛 不育 基因突变 形态异常
  • 简介:摘要青光眼病理性高眼压的常见原因是房水流出受阻,因此房水流出通道的形态观察和功能研究是青光眼防治的重点。研究房水流出通道的形态及功能对研究青光眼发病机制、选择手术方式和开发靶向药物均有重要意义。房水流出成像方式中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扫描及血管成像、超声生物显微镜活体显像,可对房水流出通道进行结构性评估;而静态和实时房水血管造影为功能性评估。目前尚缺乏房水结构流出特征与功能流量值之间的精确关系研究。使用房水血管造影术可研究与评价青光眼的药物疗效。房水血管造影术有助于引导小梁网靶向的微创青光眼手术以获得更好的降眼压效果。但房水血管造影术有创,目前只能在手术室使用。未来尚需进一步改进评估房水流出通道的方法,以期在临床上通过结构和功能评估相结合,更好地了解房水流出通道和眼前段结构,提高青光眼诊治水平。(国际眼科纵览,2020, 45: 397-403)

  • 标签: 青光眼 房水流出 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血管造影 超声生物显微镜 房水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海神综合征的形态学特征及诊断标准。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我科就诊的7例形态学诊断为海神综合征患者,对其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对比检测结果阳性及阴性者的形态学及组织学特点。结果7例患者中,遗传学诊断为海神综合征者5例,不支持该诊断者2例。海神综合征患者的形态学具有以下特点:非对称性进行性过度生长;病变存在脑沟回样结缔组织病损;上述病变部位累及多个手指/足趾,甚至全手/全足或更大范围;合并多器官、多系统疾患。组织学上可见来源于骺软骨或关节软骨的白色类圆形特征性肿物。结论海神综合征现有的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修订完善,我们认为具备前述特点可初步诊断为海神综合征,但有误诊可能,确诊仍有赖于基因检测;海神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寻求更精确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遗传学 诊断 海神综合征 过度生长 形态学特征
  • 简介:摘要以骨髓涂片为主和/或血片进行的血液病形态学检查,需要与时俱进。几种形态学方法之间需要进行优化互补,四片(骨髓涂片、血片、骨髓印片和骨髓切片)联检即是一种较为完善的整合模式,与有意义的形态学新检验项目一起,可以明显地提升形态学的可靠诊断。同时在诊断思路上也需要进行扩展与深化,整合临床、免疫表型和遗传学思路,并以诊断证据与规则为标尺,已是现代形态学检验诊断的主旋律。

  • 标签: 形态学检查 四片联检 整合诊断思路
  • 简介:摘要Schlemm管是房水外流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围绕前房角的环形管道,内壁由1层内皮细胞与小梁网相隔,外壁有25~35条集液管。目前的研究认为,Schlemm管是房水流出阻力的主要部位,对眼压调节起着重要作用。Schlemm管塌陷会引起眼压升高,导致眼底损伤,引起青光眼的发生。随着青光眼微创手术的发展进步,Schlemm管成为抗青光眼手术的重要部位。因此,对Schlemm管形态学的观察也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其中主要是超声生物显微镜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发展,对Schlemm管的研究已经从最初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离体眼的组织学研究,发展到活体内对Schlemm管的影像学观察。本文就Schlemm管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及离体和活体组织Schlemm管检测与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Schlemm管 房水流出阻力 眼压 超声生物显微镜 光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个文化多元综合、融合的时代已经来临,如果对此我们中医人还没有接受多元文化的思想准备,甚至以各种理由加以拒斥外来文化的优秀要素,也有可能被主流文化所排斥和边缘化,失去中医药学发展的机遇。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世界观,站在全人类新文明的高度来审视我们的中医药学实践,综合世界人类各种智慧,构建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形态;其核心必须是以人为本、实践第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在发热患者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86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康健人群82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对象血液进行血液涂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有核细胞的形态,并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细胞总变异率为54.65%(47/86),明显高于对照组4.88%(4/82);MCHC、HCT、RDW-SD和MC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MC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诊断发热患者病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发热 血细胞 形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集的139例血液分析仪检测异常的标本进行了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标本的细胞学形态。结果粒细胞系统急性白血病5例,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为急性毛细胞白血病,1例MDS;红细胞系统22例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2例为大细胞贫血;以上两个系统均经证实结果准确;有4例血小板检测有误,可能是因为部分小红细胞被当作血小板来计数而使血小板计数导致结果有偏差。结论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可靠,且诊断最简便、快捷、特异和经济实用,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细胞形态分析 细胞形态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对500例肉眼血尿在光镜下作红细胞形态的观察,以探讨尿中红细胞形态对临床肾脏损害部位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普通光学显徽镜下现察500例血尿标本中悬浮红细胞的形态和红细胞活体染色后的形态。结果光镜下红细胞形态在肾小球性血尿中以多形态畸形改变的红细胞增多为主(共204例,占87.93%),而在非肾小球性血尿中则是以正常形态红细胞为主(共210例,占78.36%)。

  • 标签: 血尿 红细胞形态 光学显徽镜 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成人肱骨远端的CT解剖形态学特征及性别差异,为肱骨远端植入物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中选取121例正常肘关节CT图像,于AW4.5工作站中进行重建和测量。通过屈戌轴和肱骨干确定冠状面和水平面,与屈戌轴垂直的面确定为矢状面。于冠状面上测量肱轴角;取四个不同的矢状面测量肱骨小头高度、外侧滑车缘高度、滑车沟高度、内侧滑车缘高度;于水平面上测量肱骨小头宽度、肱骨小头前距、外侧滑车缘前宽、外侧滑车缘后宽、滑车宽度、内侧滑车缘前宽、内侧滑车缘后宽、滑车沟前后距、外侧滑车缘前距、外侧滑车缘后距、内侧滑车缘前距、内侧滑车缘后距、肱骨远端宽度。分析测量参数的性别差异、数据间的相关性及肱轴角与90°的差异。结果男性肱骨小头高度为(21.5±1.3)mm、肱骨小头宽度为(17.5±1.1)mm、肱骨小头前距为(10.8±0.9)mm、滑车宽度为(25.1±2.2)mm、滑车沟高度为(17.3±1.5)mm、滑车沟前后距为(17.5±1.4)mm、外侧滑车缘前宽为(7.7±1.2)mm、外侧滑车缘后宽为(12.5±1.6)mm、内侧滑车缘前宽为(12.4±1.6)mm、内侧滑车缘后宽为(9.8±2.0)mm、外侧滑车缘前距为(10.0±0.8)mm、外侧滑车缘后距为(16.3±1.4)mm、内侧滑车缘前距为(12.9±1.4)mm、内侧滑车缘后距为(13.2±1.4)mm、外侧滑车缘高度为(20.6±1.3)mm、内侧滑车缘高度为(25.0±2.4)mm、肱骨远端宽度为(42.6±2.5)mm,女性分别为(18.7±1.1)mm、(15.3±1.1)mm、(9.5±0.6)mm、(21.7±1.5)mm、(15.4±1.7)mm、(15.6±1.5)mm、(6.8±1.3)mm、(10.7±1.4)mm、(10.6±1.4)mm、(8.5±1.4)mm、(8.9±0.8)mm、(14.5±1.1)mm、(11.4±1.1)mm、(11.5±1.0)mm、(18.1±1.4)mm、(21.6±1.4)mm、(37.0±1.8)mm,男性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轴角(男87.4°±3.5°,女87.8°±3.3°)、肱骨小头宽度与肱骨小头高度比(男0.8±0.1,女0.8±0.1)、滑车宽度与肱骨小头宽度比(男1.4±0.2,女1.4±0.1)、内外侧滑车缘高度比(男1.2±0.1,女1.2±0.1)、内侧滑车缘前宽与滑车宽度比(男0.5±0.1,女0.5±0.1)、内侧滑车缘后宽与滑车宽度比(男0.4±0.1,女0.4±0.1)、外侧滑车缘前宽与滑车宽度比(男0.3±0.0,女0.3±0.1)、外侧滑车缘后宽与滑车宽度比(男0.5±0.1,女0.5±0.1)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参数除肱轴角外均与肱骨远端宽度呈正相关,随肱骨远端宽度的增大而增大(r值0.335~0.928,P<0.05)。肱轴角(87.6°±3.4°)与9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7,P<0.05)。结论男性肱骨远端尺寸略大于女性,但形状无差异。关节宽度可以作为一个衡量肱骨远端大小的指标,肱骨骨干更偏向于桡侧。

  • 标签: 肱骨 关节成形术,置换,肘 假体设计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形态学中心实验室创建于2001年9月,由人体解剖学、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6个学科的实验室进行合并重组而成。创建中,我们对有限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了对中心实验室人员、用房、仪器设备管理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如今中心实验室已初具雏形,开始显现出明显优势,作为安徽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态学中心实验室在保证正常实验教学同时,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面对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仪器的利用率,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现将我们中心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 标签: 形态学中心实验室 开放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 资源共享 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