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我科于2015年2月~2016年8月共收治37例膝关节髌骨骨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7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优31例、良4例、可2例、差0例。结论髌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治疗原则是充分恢复髌骨功能,维持其解剖关系,手术患者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髌骨骨折 膝关节 治疗
  • 简介:髌骨骨折在创伤骨科较为常见,治疗方法颇多,各种治疗方法均易引起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粘连僵硬等并发症。自1995年3月至2000年3月,本组应用聚髌器(上海产镍钛形状记忆聚髌器,简称NTPC)治疗各型髌骨骨折150例,经随访14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50例,男111例,女39例;年龄1981岁,平均43.5岁。①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124例(横断42例,纵型2例,撕脱13例,粉碎67例),开放性骨折26例(横断3例,纵型1例,撕脱2例,粉碎

  • 标签: 聚髌器 髌骨骨折 治疗学
  • 简介:摘要髌骨脱位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可分为急性髌骨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习惯性髌骨脱位、先天性髌骨脱位。目前对各种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且手术方式较多,疗效不一。本综述中,我们对近年来髌骨脱位的危险因素、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方法的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儿童及青少年髌骨脱位的诊治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 标签: 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双荷包丝线缝合法治疗髌骨骨折的技术及疗效.方法1995年~2003年,我们对235例髌骨骨折,采取早期切开复位、双荷包丝线缝合法进行内固定治疗,并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均有6个月以上的随访期,骨折均愈合.按陆裕朴等功能评定标准:优169例,良62例,可4例,优良率98.3%.结论双荷包丝线缝合法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疗效确切、无需手术取内固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髌骨 骨折 手术方法 丝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髌骨骨折21例患者,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经随访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21例髌骨骨折患者全部一期愈合,经过X放射拍片复查,没有骨折块分离移位的发生,关节面平整无粗糙。在随访的19例中,最长5年,最短10个月。骨折一般在8-10左右愈合,均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获得良好恢复,无关节僵硬发生,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内固定取出时没有发现松脱情况,骨折全部获良好愈合。结论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髌骨骨折 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4年 3月至 2013年 2月 9例应用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男 8例,女 1例,年龄 25~64岁,平均 35 岁,探索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失败原因。结果: 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4个月,平均 11个月。 9例内固定失效的病例中,内固定选择失误 3例, 1例可拆卸式聚髌器联接部断裂, 5例出现骨折再移位, 9例中同时负重过早 4例。结论:治疗理念理解不足,聚髌器型号选择不当,手术操作失误及术后过早负重可能是发生聚髌器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充分沟通增加患者依从性和减少医源性因素是有效避免此类并发症发生并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1例19岁男性髌骨软骨母细胞瘤患者,尽管有文献报道病灶刮除术具有复发风险,但更多文献证实行该种手术的患者大多能获得良好功能和较低复发率,治疗收益远大于风险,因此笔者对该病人采用病灶刮除植骨术治疗,以期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肢功能。患者男,19岁,因"左膝疼痛1年余,加重2个月"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疼痛.

  • 标签: 髌骨软骨母细胞瘤 病例报告 病灶刮除植骨术 复发风险 病灶刮除术 患肢功能
  • 简介:摘要通过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24例,分析张力带钢丝固定术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费用较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克氏针滑脱等并发症,总体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克氏针张力带 髌骨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循证护理(EBN)应用于髌骨骨折患者康复进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髌骨骨折患者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9例)与对照组(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记录两组护理后的康复情况,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关节活动度(ROM)优良率为88.9%,远高于对照组44.4%,研究组满意度为77.8%,明显高于对照组22.2%(P均

  • 标签: 循证护理 康复 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 对髌骨软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治疗的58例髌骨软化症患者的MR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MRI表现出有4例为髌骨软化症Ⅰ期,9例为Ⅱ期,18例为Ⅲ期,28例为Ⅳ期。结论:采取MRI检查髌骨软化症具备显著临床价值,能够具备较高早期诊断准确性,且不具备创伤性,临床价值高。

  • 标签: MRI 髌骨软化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空心加压螺钉结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9.2至2020.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9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研究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结合张力带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Oswestry评分、L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心加压螺钉结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与使用。

  • 标签: 空心加压螺钉 张力带 髌骨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髌骨表面置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髌骨弹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关节科行TKA治疗的222例患者资料。男43例,女179例;类风湿关节炎38例,关节炎184例。根据术后有无发生髌骨弹响综合征分为髌骨弹响综合征组(n=56)和非髌骨弹响综合征组(n=166),TKA术后早期髌骨弹响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5.2%(56/222)。记录患者性别、关节炎类型、假体类型(PS假体和CR假体)、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术后髌骨厚度、Insall-Salvati指数、术后关节线高度、术后下肢肌力分级、胫骨平台至髌腱距离等,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分析确定髌骨弹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假体类型、术后关节线高度、术后下肢肌力分级、胫骨平台至髌腱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PS假体相对CR假体是独立危险因素(OR=2.791, 95% CI: 1.411~5.521, P=0.003),下肢肌力分级提高是独立保护因素(OR=0.295, 95% CI: 0.148~0.587, P=0.001)。结论非髌骨表面置换的TKA后髌骨弹响综合征发病率相对较高,PS假体相对CR假体是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下肢肌力分级的提高是独立保护因素,TKA术后肌力的恢复与加强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髌股关节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体式髌骨爪和克氏针张力带联合应用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体式髌骨爪和克氏针张力带联合应用治疗严重粉碎性骨折16例,平均年龄41.1岁,术后2天进行被动膝关节屈曲练习。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小时,术后X线证实骨折术后其关节面解剖复位。2周左右膝关节屈曲度100度以上,骨折愈合好,平均愈合时间3月。无感染,内固定失败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症状。X线评定克氏针张力带和分体式髌骨爪联合应用治疗严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可以完成关节面解剖复位,并能得到稳定固定效果,且患者能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好,疗效满意。

  • 标签: 髌骨 骨折 克氏针张力带 分体式髌骨爪 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手术治疗该类骨折。方法自2000年7月-2014年8月发生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23例,全部采用股骨交锁髓内钉+自体骨植骨术治疗。结果23例均获3-12月的随访,最早3个月骨愈合,最晚10个月骨性愈合,平均6个月。结论股骨干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术对骨折端的血运,抗剪切力差,易发生骨不连而引起钢板断裂,采用股骨交锁髓内钉+自体骨植骨术治疗2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 钢板断裂 股骨交锁髓内钉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负重行走时间长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以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患者软组织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锁定钢板 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 胫骨下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铜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双支持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的活动度、术后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等方面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无论是采用外侧锁定铜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治疗还是双支持钢板治疗,都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相对而言采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患者可以更早完全负重。

  • 标签: 外侧锁定钢板 内侧支持钢板 双支持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