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20或CD79α异常表达的成熟T/NK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的641例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筛选14例CD20阳性和1例CD79α阳性的成熟T/NK细胞淋巴瘤,收集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原位杂交及免疫球蛋白(Ig)、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检测,并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男性13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6岁。8例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3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2例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EITL)及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12例属于Ⅲ/Ⅳ期,预后差。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TCR基因重排与相对应的淋巴瘤类型无明显差异。Ki-67阳性指数均>70%。CD20或CD79α表达弱且具有异质性。15例Ig基因重排均呈多克隆。结论CD20或CD79α异常表达的成熟T/NK细胞淋巴瘤少见,分期晚,预后差。CD20或CD79α表达弱,增殖指数高。其诊断应结合组织学观察、多种抗体联用及基因重排等多种检测。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 杀伤细胞,天然 抗原,CD20 抗原,CD79 基因重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pSTAT3和PD-L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51例确诊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STAT3和PD-L1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1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男性35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18~85岁,中位年龄47岁;pSTAT3阳性率为68.6%(35/51);PD-L1阳性率为76.5%(39/51);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33,R=0.322)。pSTAT3及PD-L1表达与各临床参数(包括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有无B症状、Ann Arbor分期、乳酸脱氢酶值、外周血EB病毒DNA含量、国际预后指数评分)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STAT3和PD-L1阳性组预后分别略优于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TAT3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高表达,并且与PD-L1表达具有相关性,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并为STAT3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物的联合使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 预后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NK细胞和T细胞亚群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25例ESRD患者(GFR<10ml/min)每隔一天行血液维持性透析,腹膜透析组13例,血液透析组12例,研究两组患者对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PD组和HD组透析前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D后12个月与PD后6个月相比也有升高,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D后12个月与PD后6个月相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D8+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与透析前、PD后12个月相比,两两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8。P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PD后12个月与PD后6个月相比无变化,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降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PD后12个月与PD后6个月相比也有降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3+细胞百分比。H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HD后12个月与HD后6个月相比下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细胞百分比。H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HD后12个月与HD后6个月相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D8+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与透析前、PD后12个月相比,两两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8。H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HD后12个月与HD后6个月相比无变化,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百分比。HD后12个月与透析前相比降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HD后12个月与HD后6个月相比也有降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D后6个月与透析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前,PD和HD的指标CD3+、CD4+、CD8+、CD4/CD8、CD16+/CD56+,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12个月之差来看,淋巴细胞减少总的差别不大,PDCD4+细胞百分比下降较多,CD8+细胞百分比下降较少,CD4/CD8下降较少,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16+/CD56+差别不大,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SRD患者PD治疗对T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比HD低,NK细胞活性降低无差别。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NK细胞 T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P-GEMOX(培门冬酶、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作为一线方案治疗原发鼻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一线接受P-GEMOX方案化疗的7例原发鼻外鼻型NKTCL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结果7例原发鼻外鼻型NKTCL患者中位发病年龄41岁(27~74岁),男性多见(6例);原发及侵犯的鼻外部位包括回盲部、淋巴结、皮肤、睾丸、肾上腺、中枢神经系统等。患者一线采用P-GEMOX方案化疗,虽部分患者能获得短暂疗效,但最终所有患者均快速进展并死亡,总生存期2周至21个月。结论P-GEMOX方案一线治疗原发鼻外的鼻型NKTCL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较差。

  • 标签: 淋巴瘤,NK/T细胞 鼻外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P-GEMOX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自然杀伤(NK)细胞在CD137抗体作用下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作用(ADCC)介导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NK细胞表型和细胞因子检测实验分组:阴性对照组(未用人CD137抗体处理的NK细胞)、CD137抗体处理组(10 μg/mL人CD137抗体处理4 h的NK细胞);NK细胞毒性检测实验分组:根据体系中是否添加NK细胞、人CD137抗体和西妥昔单抗分为8组。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NK细胞表面CD16分子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两组NK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8组反应体系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高表达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EGFR低表达乳腺癌细胞系MDA-MB-453的杀伤比例,并采用t检验或析因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D137抗体处理组CD16+NK细胞比例(79.57﹪ ±0.92﹪比90.43﹪±0.67﹪)、细胞因子IFN-γ浓度[(388.90±7.02) pg/ mL比(523.90±1.90)pg/ mL]和TNF-α浓度[(20.59±4.09)pg/mL比(47.22±2.14)pg/mL]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DA-MB-231细胞杀伤的三因素析因分析结果显示:NK细胞、人CD137抗体和西妥昔单抗3个因素分别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都有作用(F = 5227.276、201.473、1792.242,P均< 0.001),3个因素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也都有作用(F =183.903、1517.187、33.483,P均< 0.001),3个因素的二级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1.505,P < 0.001)。结论人CD137抗体可增强NK细胞分泌细胞毒性因子IFN-γ和TNF-α的能力,同时可上调NK细胞表面CD16分子的表达,从而使得NK细胞可能通过西妥昔单抗介导的ADCC作用增强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高表达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 标签: CD137 抗体 自然杀伤细胞 西妥昔单抗 免疫细胞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乳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初步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的细胞免疫毒性,采用每天1次经口灌胃染毒的方法,研究了PFOS经口重复剂量染毒对C57BL/6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选择雄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PFOS染毒剂量分别为5、10、20mg·kg-1(bw),对照组给予2%Tween-80.每天1次经口灌胃染毒7d后,制备脾脏T淋巴细胞悬液,以刀豆蛋白A(ConA)和大肠杆菌脂多糖(LPS)作为刺激源,采用MTT法检测T、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细胞活性.结果表明,10mg·kg-1和20mg·kg-1PFOS染毒组小鼠体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各PFOS染毒组小鼠肝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FOS各染毒组T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mg·kg-1和20mg·kg-1PFOS染毒组小鼠NK细胞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显示,PFOS暴露可降低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NK细胞活性,表明PFOS具有免疫抑制效应.

  • 标签: 全氟辛烷磺酸 淋巴细胞增殖 NK细胞活性
  • 简介:目的建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来源的NK92细胞杀伤异种细胞的细胞模型。方法常规培养NK92细胞和猪内皮细胞(PEC),利用MTT法检测NK92细胞对PEC细胞的杀伤效应,通过β-hexosaminidase释放实验显示杀伤过程中,NK92细胞的胞吐量。结果效靶比为10:1时作用时间6h,NK92细胞的胞吐量最大,对PEC的杀伤率为100%。结论NK92细胞杀伤异种细胞的细胞模型建立成功。

  • 标签: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K92 细胞模型 异种细胞 细胞杀伤 MTT法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特征和预后。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 124 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鼻咽受累组)和对照组(鼻咽原发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治疗、预后上的异同。 结果: 在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中,两组患者在 LDH 升高、 PTI 、 NKTCL-PI 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治疗疗效比较中,初始化疗后两组完全缓释患者和肿瘤进展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 5 年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情况比较中,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上存在相似的特点,但是在放疗的近期疗效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 标签: 鼻咽 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合并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及肺腺癌1例。患者女,48岁,CT表现为右鼻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与上中下鼻甲分界不清,密度不均匀,累及相邻多个窦腔,局部骨质呈溶骨性破坏,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MRI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和DWI呈稍高信号。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处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增强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右肺下叶结节内见空洞,邻近胸膜牵拉,增强后中度强化。

  • 标签: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肿瘤
  • 简介: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antigenreceptor,CAR)是一种合成跨膜蛋白,通过抗肿瘤细胞上的特异性或相关性抗原来重新定向被修饰的细胞.CAR修饰的T/NK细胞,特别是CAR-T细胞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新手段,它赋予T/NK细胞靶向杀伤活性,并可克服肿瘤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和打破宿主免疫耐受状态.CAR将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单链抗体和T/NK细胞的活化基序相结合,通过基因转导赋予T/NK细胞肿瘤靶向性、更强的杀伤活性和持久的生命力.本文就CAR发展、CAR-T和CAR-NK细胞的比较、MM细胞的表面标记和CAR在MM中的应用及CAR-T/NK细胞的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 过继免疫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儿童NK细胞受体NKG2D、NKp46及KIR2DL1表达率。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儿58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45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3例。按照治疗时间不同将患儿分成新发组及正常组,每组29例,分析两组患儿NK细胞受体NKG2D、NKp46及KIR2DL1表达率。结果新发组NKG20表达率为(79.56±11.46)%,正常组NKG20表达率为(92.36±3.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组NKp46表达率为(61.56±11.32)%,正常组NKp46表达率为(79.26±4.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组KIR2DL1表达率为(19.85±3.54)%,正常组KIR2DL1表达率为(12.87±1.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组与正常组患儿NK细胞数量及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随着治疗的进行患儿NKG2D、NKp46及KIR2DL1表达率可逐渐恢复,提示机体NK细胞的免疫能力逐渐提升。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NK细胞 NKG2D NKp46 KIR2DL1
  • 简介:目的:本研究是在前期细胞水平实验的基础上将携带NK4基因或IL-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减毒沙门氏菌(Ty21a-PcDNA4-NK4及Ty21a-PcDNA4-IL2)通过口服方式给药,观察外源基因在小鼠体内分布、产生的免疫效应及抗肿瘤的作用,探讨减毒沙门氏菌作为口服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及NK4基因、IL-2基因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

  • 标签: NK4基因 IL-2基因 重组减毒沙门氏菌 小鼠肿瘤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笔者报道了一例以四肢乏力为首发症状入院的病例,分别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CT、18F-FDG及68Ga-1, 4, 7, 10-四氮杂十二烷-N, N, N, N-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PET/CT影像学诊断等方面分析了该病例的特点,并对原发性肺内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了文献回顾。由于该病发生率低,笔者意在提示影像医师在遇到类似病例时,应把握整体,避免先入为主的思维,从而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特征和预后。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 124 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鼻咽受累组)和对照组(鼻咽原发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治疗、预后上的异同。 结果: 在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中,两组患者在 LDH 升高、 PTI 、 NKTCL-PI 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治疗疗效比较中,初始化疗后两组完全缓释患者和肿瘤进展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 5 年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情况比较中,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上存在相似的特点,但是在放疗的近期疗效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 标签: 鼻咽 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NK细胞表面受体和CD107a表达,为深入了解EBV-HLH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EBV-HLH、未接受过化学免疫治疗的住院患儿为EBV-HLH组,选取年龄、性别与EBV-HLH组1∶1匹配的健康查体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表面受体、穿孔素及CD107a表达。予IL-2刺激后再次测定CD107a表达情况。结果EBV-HLH组和正常对照组各8例。①两组NK细胞表面受体NKp30、NKp46、NKG2D、DNAM-1和2B4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D56+NK细胞穿孔素表达率和CD8+T细胞穿孔素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在IL-2刺激前CD107a、CD107a/K562、CD107a/2B4/P815、CD107a/NKG2D/P815和CD107a/2B4/NKG2D/P815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EBV-HLH组在IL-2刺激前后CD107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IL-2刺激前后CD107a、CD107a/K562和CD107a/NKG2D/P815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V-HLH患儿NK细胞对IL-2的反应出现异常,可能与EBV-HLH的发生有关。

  • 标签: NK细胞 EB病毒 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儿童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吉西他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试验组(n=48),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治疗,试验组予以丝裂霉素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丝裂霉素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能够有效调节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缓解免疫抑制状态.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丝裂霉素 吉西他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培门冬酶联合化疗的不良反应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021年接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制定护理方法。结果:100例患者中,血淀粉酶升高发生率为23.0%。其中急性胰腺炎13例,骨髓抑制10例;低血蛋白发生率为31%。其中<25g/L 23例,变态反应8例。所有不良反应经过针对性护理后均得到改善。结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培门冬酶联合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需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不良反应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培门冬酶 化疗 不良反应 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