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全程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240例作为观察对象,参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n=120)和试验组(n=12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存在的不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予以总有效率的比较,其中前组明显高于后组,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情康复。

  • 标签: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全程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期间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接受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根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均为58例,各自予以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6%,其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6%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普及的价值。

  • 标签: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集超声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运动疗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副作用少,成效显著。所谓运动疗法,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的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如抗阻、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恢复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的一种无创训练方法。本文旨在探讨中等强度(MIE)和高强度运动疗法(HIE)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效果优劣。结果显示,高强度运动疗法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更有效果,今后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确定最佳的训练强度

  • 标签: 运动疗法 糖尿病 血糖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及耐药机理。方法 : 利用 excel表格对我院 2010~2014年期间综合重症监护室中各种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用药密度、检测菌分离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期间,我院综合重症监护室 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用药密度分别为32.7、 30.12、 29.52、 28.55、 27.15,呈逐年下降趋势。 各年度检测率变化较小,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随用药密度的减少变化不大。结论: 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应慎重,注意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耐药机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一种诊断治疗一体化的多功能载药液态氟硅质纳米乳,研究其物理特性和超声造影效果。方法 采用超声细胞破碎法,以硅脂质、全氟己烷(PFH),盐酸阿霉素(DOX)为原料制备载药液态氟硅质纳米乳,以载药液态氟脂质纳米乳作为对照组分析其稳定性,并探究其体外超声造影的效果。结果 所制备的液态氟硅脂质纳米乳较脂质纳米乳有更好的稳定性,且超声造影效果显著。结论 成功制备出稳定性好,体外超声造影效果显著的多功能纳米乳,将很好地解决脂质造影剂稳定性差的缺点,实现诊断与治疗一体化。

  • 标签: 多功能,超声造影剂,诊断治疗一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研究高强度超声聚焦消融(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方法:取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80例,根据数字表法将这80例患者分别分为每组4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高强度超声聚焦消融(海扶刀)治疗,对照组则行传统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在进行治疗干预后,再对比分析这两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消融(海扶刀)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安全性高,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高强度超声聚焦消融治疗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22.1-2023.1年之间的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强度华法林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强度华法林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NIHSS、mRS评分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常规强度和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疗效相近,但低强度华法林的安全性更胜一筹。

  • 标签: 不同强度 华法林 抗凝治疗 冠心病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