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麻醉学科1989年列入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和临床一级科室,十余年来学科的发展已有长足进步,尤其进入21世纪后,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麻醉学科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的挑战。当前,人类年龄结构、环境和生活模式等因素都已有较大变通,威胁着人们的疾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当前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是威胁人们生命的最大杀手。

  • 标签: 麻醉学 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医学 医学科学 科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ICU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CRBSI)发生的临床因素及控制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010年CRBSI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设计调查表,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原发疾病、留置部位、保留时间。结果64例CRBSI中,血管内导管留置时间中位数为31天,最长留置时间为52天,最短留置时间为6天;按照原发疾病出现频率依次排序前三位分别为创伤、脑血管病、重症肺炎;股静脉置管较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置管CRBSI多见。结论综合性ICU内CRBSI的发生应当加强预防与控制,降低CRBSI发生率。

  • 标签: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室
  • 简介:冷饮与速冻工业的水冷器大多为列管式结构.实际运行的管内冷却水流速一般为0.5~1.0m/s,易结垢,效率低.通过强化理论分析和结构设计的优化试验,研究成功了旋流轴承强化塑料扭带自动清洗技术,能够使现有光滑扭带的清洗力矩成倍增加;可以使水冷管长度为2m、4m、6m的水冷器对管内冷却水的流速要求由原先的1m/s以上,分别下降至0.4m/s、0.5m/s、0.6m/s,从而使多数水冷器可以直接应用管内污垢自转塑料扭带自动清洗技术,并且流体的阻力不大,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 标签: 水冷器 管内污垢 自动清洗技术 旋流轴承强化 塑料扭带 制冷设备
  • 简介:<正>近十年来,神经系统疾病血管内介入治疗最为热门的,发展最为迅速的当属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随着各种神经介入影像技术,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日趋成熟,其诊治技术不断更新,治疗规模不断扩大,治疗效果日臻完好。本文就颅内动脉瘤血管内诊治的新进展叙述如下:1神经介入影像技术的进展随着X线机器设备,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相继应用了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且出现了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和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技术,大大提高了病人治疗的安全性和医生的信心。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支架 栓塞材料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介入 动脉瘤破裂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寒方法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同顾性分析3例应用弹簧圈进行瘤腔内栓塞和27例应用载瘤动脉闭塞方法治疗的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结果和随访资料。结果2例瘤腔内栓塞动脉瘤的患者症状完全消失;1例患者出现缺血性并发症,半年后随访动脉瘤再通。球囊闭塞载瘤动脉的患者1例出现迟发缺血性症状;1例吻合支开放,3个月后患者出血死亡;其余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颅内巨大动脉瘤是否进行瘤囊内弹簧圈栓塞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条件,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颈内动脉 巨大动脉瘤 栓塞
  • 简介:本文结合参与西气东输管道涂装生产实践,分析了内涂装与外涂装先后顺序的利弊。就环境条件对内涂装的影响、内涂装的生产质量控制、内涂料的消耗发表了看法;并介绍了对三层结构材料问题、熔结环氧层的厚度问题、预留段问题的认识,以及涂装控制的一点体会。

  • 标签: 大口径高压输气钢管 涂装 漆膜 防腐层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栓塞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至2004年收治的24TCCF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19例经股动脉入路行可脱球囊栓塞瘘口,5例经股动脉入路用微弹簧圈(GDC)栓塞.结果18例患者一次可脱球囊填塞成功,1例第1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经再次栓塞治愈.5例GDC栓塞患者中3例完全栓塞治愈,2例部分填塞,术后经Meta试验后痊愈.结论TCCF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经股动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技术,瘘口小的亦可用GDC栓塞.其特点为创伤小,疗效高,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TCCF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介入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股动脉入路 GDC栓塞 TCCF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根管显微镜并配合超声技术取出根管内折断器械,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对就诊于山西红十字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49颗患牙的50支根管内折断器械,在显微镜下结合专用超声工作尖进行处理,统计治疗成功率。结果49颗患牙根管内的50支折断器械42支完全取出,成功率84%。结论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的较为理想和安全的方法。

  • 标签: 根管显微镜 超声技术 器械折断
  • 简介:<正>一公元前二世纪的东汉末年,我们中华民族中有一位名叫华佗的著名医学家。他不仅独创了“五禽戏”养生法,还应用自配的“麻沸散”给病人麻醉后施行腹腔和开颅手术。“麻沸散”也许是人类史上记载最早的麻醉药物。然而遗憾的是,在华佗被曹操杀害后就已失传。1809年,希腊化学家吗啡从鸦

  • 标签: 麻醉学 麻醉药物 脊髓内镇痛 麻沸散 吗啡类 “五禽戏”
  • 简介:我院根据文献介绍,自1988年以来用芍药甘草汤及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5240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240例中男3613例,女1627例;年龄31~83岁。突出部位:L_(3-4)105例,L_(4-5)3462例,L_5S_11673例。L_(4-5)、L_5S_12个节段同时突出居多,占

  • 标签: 芍药甘草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管狭窄 中医药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气管内插管不仅广泛用于麻醉实施,而且在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与麻醉有关的死亡病例中,大约30%是由于困难呼吸道管理不当造成的1。随着麻醉技术的开展,临床上气管内插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有时高达3%,是麻醉医生常遇到的问题2,困难气管插管是指气道因解剖异常或病理改变而导致在普通喉镜直视下3次不能将气管导管顺利插人气管内或插管时间超过10min,一些患者体征明显,麻醉前易引起重视,但有些患者外表似乎正常,仍有可能给插管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若插管前未能料及,并且处理不当,则有死亡的潜在危险.

  • 标签: 困难气管插管 麻醉学 处理
  • 简介:摘要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极高,有75%以上的术后患者报告承受着中至重度的疼痛。术后病人早期疼痛引起机体应激反应,明显地使应激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肝肾血管和胃肠血管收缩,心肌耗氧明显增加,致心肌供氧/耗氧比失常,还使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氧化供能的能力下降。这些都将影响围术期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术后尽早康复。因此,术后镇痛及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对促进术后早期恢复有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疼痛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及药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医学研究的深入,在这方面新的措施和方法不断出现,现将有关术后镇痛方法的近况介绍如下。

  • 标签: 术后 麻醉 镇痛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吸入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受术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在术前2h予米索前列醇片口服,采用笑气吸入麻醉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B组仅用笑气吸入麻醉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在镇痛、宫颈扩张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的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结论米索前列醇片联合笑气吸入麻醉镇痛率高,能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手术进行,比单纯应用吸入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好。

  • 标签: 米索前列醇片 吸入麻醉 无痛人工流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