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复习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1

初中历史课复习教学之我见

张义科

甘肃省金塔县第四中学甘肃金塔735300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除了上课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很重要的一项是复习环节,因此科学的复习方法尤为重要,掌握并运用这些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中考日子的逐渐临近,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历史复习的有效性,完成历史中考最后的冲刺,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此把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好的复习方法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历史课堂善于归纳活学活用多媒体展示信息流通提高效率

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因此要让学生把学过的历史知识牢固掌握,必须经常反复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有效复习。

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的复习效率呢?下面就谈谈我平时的做法:

一、教师的讲解,要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

1.要善于归纳。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历史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即把历史知识按一定的类别、线索或体系归纳在一起进行复习,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并使之脉络化,线索清晰明显。

如:进行列表归纳,然后根据这一结构再引导学生对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关系、文化等进行比较的复习。这样使杂乱无章的知识按一定的思维顺序排列,又能促成他们积极思考,把知识活学活用。

2.要注意把历史事件与时代结合起来复习。

如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单元时,由于内容比较复杂,这就要一边引导学生回忆这一单元的知识,一边给学生概括出这一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1)分裂割据,动荡不安。

(2)动荡中又有发展(主要是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民族关系大融合。

根据这些基本特征,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并牢记了这段时间的历史事件。

3.要善于利用课本的插图。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已比较发达,要充分地利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带星号的图片及其有关事件,我首先把图片全部复印出来,然后进行归纳。如:朝代及有关他们的事迹:把唐朝长安城、南宋东京城、元朝大都城、明朝北京城的平面图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来记,这样就不容易混淆;标出“司南”和“金刚经”两图,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发生、发展进程和对世界文化的重大影响。

二、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且信息量大,课堂效率高。我们应当积极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使其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但我认为也不能过分依赖电化教学,它毕竟只是我们教学的手段、工具,而整个教学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学生的交流、答疑解惑等等大量的工作还需要我们老师来完成,老师仍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主导。

复习的时候,教师把历史知识按一定的类别、线索、体系归纳起来后,历史知识结构化了。但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线索交给学生还不行,还要给学生讲清楚。这是因为复习时间比较紧张,复习的容量又大,再加上历史比较抽象,如果只用粉笔在黑板上列表让学生填写,或边说边板书,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科学而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我觉得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使用多媒体,就可以增多课堂信息传递通道,无论是学生得到的信息还是教师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都能多样化地提高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课堂密度。另外,从视听教学理论角度来看,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使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快速、直观、生动、形象,并加深记忆,把历史知识更牢固的掌握。

三、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开发学生的智力

历史复习课,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起到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把知识转化成一定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要科学、有深度,问法要灵活多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在复习“秦汉”政治时,我把这一重点单元的内容设计成几个问题,让学生边解答边复习知识。我的设计是这样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暴政表现在哪里?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有哪些内容?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思考,然后解答、记牢。最后让学生讨论:“为何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如何评价这两位历史人物?”这样,就把问题深化了,思维升华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现象揭示本质。复习方法要多样,必须注重教师的讲解引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气氛活跃,才能提高复习效果。

总之,上好历史复习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师讲课的效率,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训练,从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复习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