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枇杷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1

情满枇杷树

朱翠月

——细读《项脊轩志》中作者对三位至亲的不同情感

朱翠月

摘要:《项脊轩志》,作者归有光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泣”“长号”“今已亭亭如盖矣”传达了对三位至亲女性真挚而不同的情感,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关键词:作者;三位至亲;不同情感

清人王拯在《项脊轩志》后有一段记载:“往时上元梅先生在京师,与邵舍人懿辰辈过从,论文最欢,而皆嗜熙甫文。梅先生尝谓舍人日:君等嗜熙甫文,孰最高,而余与邵所举辄符,声应如响,盖《项脊轩志》也。乃大笑。”

林纾先生给《项脊轩志》以极高的评价:“琐琐屑屑,均家常之语,乃至百读不厌,斯亦奇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项脊轩志》具有如此永久魅力,总能打动它的阅读对象呢?如同归有光其它“事关天属”的文章一样,《项脊轩志》的取材对象是一些极平常的家庭琐事,但这些琐事,大都是最能引发作者失落感的事件。如果说家族的分崩离析还只让作者感到失望、无奈的话,那么,三位至亲的离世,则使作者体验到生活的残酷。

作者将主要回忆集中在最感亲切的三位女性——母亲、祖母和妻子身上。虽然对每一个形象,都只有三言两语的简单描写,而作者注意选择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细节,所以,传达出了作者极至之情。

令人惊叹的是,同样是回忆三位至亲女性,但作者在叙事用笔和情感表达寄托是那样的不同。

首先作者回忆母亲,是借老妪之口,回忆母亲当年的言行。如此转述的运用,更好地写出了幼年丧母的作者,只能从他人的言谈中对母亲有了有限的了解,而在聆听的同时又让他意识到与母亲相处的短暂。听老妪转述母亲的话语,“娘以指叩门扉,在板门外说:‘儿寒呼?欲食呼?’”母亲用手指叩敲门扉,是唯恐声响大了,惊扰了孩子。“儿寒呼?欲寒呼?”多么平淡的话语,却饱含着母亲对子女的深爱。母亲在归有光的记忆中已经非常模糊,而老妪的话已让失意的作者承载不住对母亲的思念,所以“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而对祖母的回忆,因为他的少年时代几乎是在祖母的照顾下长大,所以直接记叙,选用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细节。其中祖母的言语描写有三次。其中两次是向孙儿讲话,一次是自言自语。每次的言语包含的情感所显示出来的心理动机也不相同。“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这里体现的主要是欣赏的疼爱。“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写其内心的期待;“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朝,他日汝当用之,”这里则充满了信任与激励。瞻顾遗迹,作者想到自身发展不顺利,虽说初志本文时,作者连秀才都不是,但从他与曾经昧昧一隅终名闻天下的蜀相诸葛亮自比,由此其壮志可知,加上科场的失利,家道的衰落,振兴家业的责任,诸多的情感一齐喷涌而来。所有这些,怎能不令人“长号不自禁”,泪如雨下,泣不成声。泪多,因为情感包含太多、太多。

文中后来补叙亡妻之事,所选事件只有“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里已无自己的直接关注,而是记叙了妻子好学,暗含了作者与妻子的志趣相投,情投意合。妻子的话也只有一句,且还是转述诸小妹之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子也?”作者为什么转述妻子这么一句话。这难道不是妻子对阁子的厚爱,所以,她回娘家向妹妹提及最多,这背后不正是含蓄表达出二人在轩中快乐的生活。

对于回忆母亲和祖母,无论是泣还是“长号不自禁”,作者都流下了热泪。为什么在写亡妻之时,却不见一滴眼泪呢?

果真无泪,不,有泪,泪在字里行间。泪在“吾妻死,室坏不修”——为何不修,因为至爱妻子已死,无心修室,修室又与谁居?泪在“其后二年,余久卧无聊”——为何两年,还卧病无精神寄托,因为思念亡妻至深至切。回忆往事,又想修复旧室聊以蔚藉痛苦的心灵,“乃使人复葺南阁子”。泪在“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为何又不常居,因为居此间,睹物思人,更加令人无限伤悲。全段没有一句说到妻子,但处处传达出对妻子的深深思怀,句句无泪,却处处含泪。

将那份真挚情感推向极点的便是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年华流逝,物是人非,只有此株妻子亲手种植的枇杷树见证着自己与妻子的幸福生活。如今树已亭亭如盖,而妻子已不在,睹物思人,此句无泪,但泪已洒满枇杷树;此句无“情”,但情已满树,满胸怀。

七岁丧母,少年时祖母又去世,生活本多磨难。所幸之事是成年时娶到一位贤慧的妻子,二人琴瑟相谐,幸福美满。然而命运多舛,不到而立之年又丧妻。妻子无疑是他最重的一份情感依托,可也无情离去。多少情感要表达,多少衷情要倾诉,可悼念妻子又与怀念母亲、祖母在一起,不能纵情太多,不能痴情太深,唯有如此深沉厚重,才能显得庄重,才能表达对妻子浓深的爱。

《项脊轩志》,作者归有光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泣”“长号”“今已亭亭如盖矣”传达了对三位至亲女性深挚而不同的情感,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第三高级中学2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