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短跑摆臂技术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1

重视短跑摆臂技术训练

庄谦

庄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摘要:短跑中的摆臂技术是我国短跑运动员的薄弱环节,本文从摆臂的作用、训练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期望在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中对短跑摆臂技术引起重视。

关键词:短跑;摆臂;技术

短跑技术理论经历了“踏步式”“迈步式”“摆动式”三个阶段以后,进入了“蹬摆结合,以摆为主”的新技术理论阶段,更加注重摆动效果及在高速运动中整体运动环节的协调配合,强调臂与腿、臂与臂、腿与腿的摆动与配合。

1摆臂的作用

1.1维持人在跑动中身体的平衡

当人体的某部分运动使人体的重心产生位移时,为了维护身体的原有平衡,人体就会自动地利用身体其它部分的运动来进行补偿,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由于摆臂动作和腿部动作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正确、有力的摆臂动作能维持人体在跑动中平衡,并保持向前的水平速度。

1.2有利于更好地送髋和增大步长

在跑动时,当一侧上肢大幅度展掌向前摆动时,异侧下肢也必须大幅度积极前摆来维持其平衡,而当一侧上肢大幅度后摆时,异侧下肢必须大幅度地充分后蹬来维持其平衡。大幅度摆臂增加了其动量矩,因此下肢也必须增大摆动幅度来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大幅度摆臂有助于增大步幅。

1.3有助于提高步频

与下肢相对比,上肢的摆动半径较短。因此,在摆动时,上肢比下肢容易加速,并易于维持高节奏的摆动状态。人体的运动总是相向的,即上肢摆动多快,下肢也摆动多快。所以上肢的摆动动作对下肢的快速摆动即提高步频起促进作用。

1.4加强后蹬地力量

运动员起跑及开始加速时,身体前倾角度较大,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和增加速度,正确的摆臂动作是快速向后摆臂的力度和幅度要大于向前摆的力度和幅度,这样摆臂产生的斜向下和向后上方的合外力矩可反作用于腿,以增加腿的蹬地力量。

1.5使身体保持向前的水平速度

运动员在完成加速跑转到途中跑时,向后加速摆臂,变为向前加速摆臂。根据关节转动和肢体转动的相互关系,臂加速向前、向上转动能使人体的重心向前、向上移动,以及身体向异侧转动,异侧的腿就会利用加速向前摆腿和转动髋关节来补偿人体的动态不平衡,从而有利于腿的前摆和髋关节的前送。

2摆臂技术训练

2.1现状

我们对短跑认识的偏颇,导致对摆动技术重视不够,对上肢的摆动更不重视。在素质训练中,过分注重下肢肌肉力量的训练,而忽视上肢和肩部肌肉力量的训练,造成我国短跑运动员粗壮的下肢和单薄的肩部肌肉与上肢的外部形态特征。

2.2技术要求和训练手段

2.2.1建议采用展掌摆臂技术。摆臂技术运用时,手指最好保持自然伸直,手指的自然伸直是符合力学原理的:(1)在摆臂动作中,手指自然伸直,就与前臂内侧肌群的收缩力的作用方向相同,没有产生分力,所以是省力的。(2)手臂在摆动过程中,自然伸直受到的空气阻力小。(3)大幅度展掌摆臂增大了手臂转动惯量,也就增加了其动量矩,因此下肢也必须增大摆动幅度来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大幅度展掌摆臂有助于增大步幅。

2.2.2重视短距离跑摆臂技术的规范化和合理运用。技术动作的规范化主要表现在,摆臂技术动作结构上更加符合运动解剖、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具体技术表现是:摆臂时应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带动前臂,屈臂前后摆动;肩带放松,两手半握拳或自然伸掌,顺应生理自然的方向屈肘;前摆时,稍向内,手的高度在下颌附近,并伴随同侧肩的前送;后摆时,肘关节稍向外。前摆肘角为60~70度左右,后摆至垂直部位时为130~140度左右,然后逐渐减小到90度左右,后摆结束时手约在腰后1英尺。起跑和加速时,要采用加速向后摆臂技术,已获得更大的蹬地力量,途中跑和冲刺跑时要用加速向后摆臂,以加快步频和增大步长。

2.2.3有针对性地加强参与摆臂肌肉群的力量。从优秀短、中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及跑动中的技术协调、自然、放松程度来看,都要求运动员的肌肉发展要平衡,不仅是屈伸肌要平衡发展,更重要的是上肢和下肢的力量平衡发展。需要根据短跑摆臂技术的结构、发力、供能、负荷等特点,选择恰当的训练手段和方式,使参与摆臂的肌肉群的力量得到最佳提高。

3结束语

短跑是一项要求各环节高度协调的运动项目,摆臂技术是短跑技术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练员、运动员应该加强短跑中摆臂技术的训练,使上、下肢技术和力量得以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陈玉娟,翟凤鸣.大幅度展掌摆臂对100m运动员步频、步幅的影响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7,29(03).

[2]林永捷.短跑摆臂合理技术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1,5(04).

[3]丁先琼.对短跑途中跑摆臂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