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为主 先学后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9
/ 2

学本为主 先学后教

胡秀芳

福建省仙游县大济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以学本为主,先学后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尤为重要。小学语文课堂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老指导教学,在问重顺势引导学生找到答案,并倡导多元化的提问。老师要组织协调,要让优带差,在生生互相合作下,领先集体的智慧去实施和完成,才能让“自学有得”。

关键词: 学本为主,先学后教 精心设问 以问导学 多元提问

怎样合理地让学生围绕文本核心问题,展开自主性的研讨探究,让课堂绽放精彩?以学本为主,先学后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尤为重要。也可以说是“学本课堂”。那么“学本课堂”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如何实施?

一、养成预习习惯 精心设计问题

不预不立,预习为行。小学阅读的初始阶段是预习,但不能建在肤浅的表面,要让先学后教建立在深度的预习之上。要先让学生把握有语用的含金量的预习内容上,才能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如: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让学生充分预习后,教师要围绕核心问题出示思考题:(1)课文写什么,作者为啥写这个故事?它讲清了一个什么道理?(2)林清玄讲的这个道理你读懂听懂理解了吗,为什么?这二个问题都是借事说理展开的。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熟读写道理的这一段,而且围绕着“不确定”这三个字提出问题展开学习。

这样一来,老师打破了以往预习仅仅浏览文路,初析字词的旧教法,而单刀直入文章核心内容,一下子点到文章主题上,抓住重点,首选感知。“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如何抓好语文教之前的预习,让课堂教学卓有成效?

首先,向学生明示预习目标,即要达到的预习要求,老师不能越俎代庖,因为预习一般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不能提过高过细的要求,只要浏览全文,略知大意,发现一些要求,把预习情况提出,与同学交流。

其次,要使预习有比较大的收获,要制定具体的预习计划,在新课教学前一天,老师要自己备好并设计好“预习单”要有具体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在“预习单”上完成相应的书面练习,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预习单”要根据课时安排,分层次地又能体现程度递升的设计,不仅仅要注意到字词等基础知识的训练,还要关注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及学段的教学特点: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

二、紧以问题导学,问中导出答案。

预习是先学的必然前提,预习也是检测衡量学生预习效果好坏的手段,更是检查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所以预习是有“任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傻驱动,才学有所得。“学本课堂”下的阅读课,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动力系统加以支持,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课中一定要紧紧以“问题”来“导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主要“问题”的引领下,师生共同挖掘文本中的答案,来解答问题,围绕主问题开展“师生”、“生生”互动的探究学习,预习也可小组合作。主问题有学生生成的问题,教师预设的问题,或师生整合的问题也应该有。应更加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是学生提高的最高境界 ,学生也最乐意了解这些问题。比如: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一课,学生读了课文后,提出:种田人白捡到一只兔子以后,会怎么想?怎么做?可以引导:读课文就是与“课文”这位智者对话,如果老师就是那位种田人,站在你的面前,你这时还会问他什么?生甲:一天过去了,你还在等吗?一周过去了你还在等吗?一个月过去你,你还在等吗?生乙:像你这样什么都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结果会是怎么样?你还用我说吗?

这样在学生纷纷质疑后,故事给我们的道理就显而易见了。

教师:“你提得很好,其实文本中已有答案了,请你告诉我,文章哪个句子写故事的起因?哪个句子写故事的结果?紧接着,师生研讨,这种“学本课堂”的主旨,是以学习者学习为主,学生自主提问题,自行解答,这一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

三、课中顺势而导,提倡多元提问。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对学习目标、内容的某一二个方面提问题,这才有指令性,才不会漫无目标地乱提,也不会提的问题游离于目标。

首先可以针对课题问:如三级级下册《火烧云》,火烧云是天上的云吗?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最大的书》,最大的书是什么书?走向指“书”吗?它真的是世上最大的书吗?

其次针对文章的中心段提问:《大自然的启示》一文,抓中心段问:作者说,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你能举个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还可以针对教学过程的疑惑提问:如《陶罐和铁罐》生1:文中的“奚落”是嘲笑的意思吗?生2:看这个字的结构,上面有个爪子,抓住别人的缺点去嘲笑吗?通过导问,学生探究,在书中找答案:读文中铁罐对陶罐说的四句话,就能很快明白这个“奚落”不是简单的嘲笑,确切地说是因为看不起别人的短处,用愤怒的语气指责别人的缺点;因为看不起别人的短处就轻蔑地批评别人比自己差的地方;因为看不起别人的短处,就傲慢地说别人的缺点;因为看不起别人的短处就说一些诅咒别人的话语。

以上这些都是围绕核心问题,开展的自主性探究学习,在一定时间内解决问题,让每位学习者在互动交流中得到问题的答案,当然,这种问题是在预习后才能产生的。

学生阅读文本的感受和见解不同,提问的角度、深广度也会各有不同。教师应该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眼光、视角,多元化地提问。如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中,学生多元性的提问题有:生1.“挨挨挤挤”是表示什么意思?生2.荷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用上其它的词比如“长、探、露、钻、冲”可以吗?

本文语言朴实恬淡,显而易见,但语气平淡,节奏舒缓,只有靠自己慢慢品读才能发现。

朱光潜先生说:我最希望自己读,静静地一个人在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本文写荷叶用了“挨挨挤挤”,写“白荷花冒出来”是在写白荷花的各种姿势,色彩鲜艳,然后写自己的想象。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引导学生多元性提问时,老师不要一刀切,应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有层次地梳理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提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更深入地去探究文本。这是先学后教的关键。

立教无类,反教归学。在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潜心钻研文本,老师要组织协调,当个体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遇到障碍,老师要让优带差,在生生互相合作下,领先集体的智慧去实施和完成,才能让“自学有得”。

参考文献:

[1]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四、五、六年级教材(2019教育部审定).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3]周迪儿,“学本课堂”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策略《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5.

[4]林其雨,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福建教育》——2018.

[作者简介]胡秀芳,1967年11月,女,福建仙游县人,汉族,小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与教学研究。地址:福建省仙游县大济中心小学,手机18059566156,邮编351265 邮箱: hxf818@163.co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