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班级文化,构建特色班集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2

注重班级文化,构建特色班集体

王斌

江苏省怀仁中学 214196

关键词:班级文化、幸福感

幸福,是人由内心而生的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它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能力,美国国家教育学会会员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中把“幸福作为生活和教育的目的”。建设幸福班级,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一个幸福的集体中生活、学习、成长,让幸福能够成为每一位学生共同的语言。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培养有独特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在教育现状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做出的抉择,是社会发展对教育要求的现实反映。我们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其次,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个性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效应。班级文化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班集体的行为,而且引导着班级发展的方向。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让班级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班级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感受到集体的要求和期待。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原来品质较差的学生,调入一个生气勃勃、奋发向上的班级里,班主任对他并没有采取特殊的教育措施,他的散漫言行却逐步有所收敛并渐渐改正,能够跟上集体的步伐,其实这就是班级文化导向性在起作用。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形成催人向上的心理氛围,成为班级和学生发展的驱动力,能够促使学生孕育信心,追求成功和乐于交往,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希望,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更加明确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激发起为了集体的荣誉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强烈愿望。班级文化代表大多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对的行为具有规范效应,起着调控作用,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所以,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激励和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调节和控制班级学生的偏离行为,把学生的行为引向班级规范的轨道上来。

还有班级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灌输,它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情景中,在影响方式上就具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性。良好的班风,丰富的文化生活,优美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像海绵吸水一样浸润其中,它的感染力像潜流,持久地影响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良好的班级文化像一块磁铁,学生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得到鞭策和鼓舞,强化道德认同感,增大集体组织的强度。班级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无疑会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学习、热爱生活、珍惜光阴。

二、如何建设好班级文化

首先要建立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能直接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营造一种与教育和学习相融合的外部文化环境,既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长期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又让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

其次,要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班级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自觉,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才能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鞭策后进、激励先进。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尊重学生意见,切合学生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的效应。

还有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优良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它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努力营造幸福班集体

首先要把班级建成一个温暖的“家”。学生离家来校,进入一个与家不同的环境,很需要有一个关心自己的“家”和“家长”,这个“家”就是班级,这个“家长”的角色就只能由班主任来承担。因此在学生开学时,首先进行“学生自我介绍”,争取记住每个学生的一、二个重要特点,包括喜欢哪一学科,是否为单亲家庭、独子或独女等情况,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在每个同学当面不经意地说出他们的特点,谈谈他自己的情况,这点对学生的鼓舞、激励作用很大,学生感到班主任是很关心自己,是这个“家”的好“家长”,自己在班主任的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产生与班主任的亲近感,为第二步工作的开展开了个好头。

其次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建一个幸福的班集体就要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如认真听讲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在不同阶段制定不同学习计划的习惯;文明卫生习惯等。在学习上指导学生正确对待预习,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要求学生听老师讲,跟老师走;提高作业质量;重视课后复习;考试时力求发挥应有水平;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努力提高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挫折;防止学习陷于困境;学习要讲究用脑卫生等等。

还有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幸福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要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人人为集体。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惩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人人做主人。一个幸福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要使班级管理见成效,我们的工作就要细致入微,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学”由“乐”成。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作为班主任我将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经验表明“寓教育于活动中”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都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在一些有益的班级体活动和游戏中也能获得快乐,获得友谊、获得理解,这样班级凝聚力也就更强了,师生之间同样也能获得感情上的升华。

班级文化建设是构建幸福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熏陶着孩子的心灵。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特点的班级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使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学习生活得心情舒畅,身心愉悦,没有疲倦感和压抑感,情绪饱满,内心充实,精神升华,这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进一步做好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