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浅析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特征

杨香丽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9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能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良好基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红色文化资源又体现出分布广泛性、思想先进性、鲜明民族性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资源;红色文化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革命圣地考察时反复强调,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他指出“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始终铭记缅怀革命先烈。”我们深挖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特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1. 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红色文化资源是由“红色”、“文化”和“资源”这三个关键词组合而成的概念, 这个概念又经常和“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等内涵相近的概念出现。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学界至今没有统一的定论,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红色文化进行阐释与概括。学者肖发生指出“红色文化资源的核心词汇始终是‘红色’二字, 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遗存, 具有资政育人的重要意义。”[1]学者周宿峰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理论、革命实践、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所组成的, 是中国共产党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2]学者李艳认为“红色资源主要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3]综合学界的观点,本研究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在一起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的总和。红色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底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红色文化资源又可概括为“人、事、物、魂”四个部分。

第一,所谓红色文化资源中的“人”是对党的革命事业有一定影响先进人物。 无论是牺牲了的还是存活下来的,他们都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创造者。如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等革命先烈以及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幸存者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努力的英雄们。

第二,所谓红色文化资源中的“事”是对党的革命事业有重大影响和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如中共一大的召开、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半条被子的故事等等,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对革命先辈崇高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承载着党的红色基因。

第三,所谓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物”是革命英雄所用之物。包括英雄人物曾经生活过、战斗过和使用过的革命旧址、遗址和红色文物,还包括为纪念他们修建的场馆。如上海市《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红色革命根据地、伟人故居和文献、英雄人物陈列馆等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

第四,所谓红色文化资源中的“魂”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创造和追寻的各种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包括反映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精神资源以及具有特定名称和含义的红色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抗洪抢险精神等等一系列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民族精神。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特征

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体现出分布广泛性、思想先进性、鲜明民族性等基本特征。

  1. 分布广泛性。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广泛性主要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一是空间上的分布广泛性。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时期,由于基本国情、群众基础和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原因,我们党的在各地创建多个革命根据地,如农村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等,因此,在全国各地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二是时间上的广泛。随着革命、建设、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同一个地方不同时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促使红色文化资源在时间上也具有分布广泛性。

第二,思想先进性。红色文化资源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红色文化资源的先进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体现为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二是价值追求的先进性。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倡导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观点,红色文化资源的主题、任务、目标都是由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提出来的,并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红色文化资源人民至上的先进价值追求。

第三,鲜明民族性。红色文化资源的民族性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性继承。红色文化资源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其蕴涵的“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务实担当”的奋斗精神,以及“尊重科学、迎难而上”的求实精神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和为贵、追求和平”的美德和精神的继承,是具有中国特色、服务于中国实践的文化资源。二是创新性发展。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红色文化资源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在实践中创造出新的内容和形式来回答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如革命时期形成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建设时期北大荒精神再到新时代伟大的抗疫精神都是红色文化资源与时代使命紧密结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肖发生.多维视角下的红色文化资源[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2015 (1) :19-24.

[2]周宿峰.红色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4:5-17.

[3]李艳.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8):38-40.




作者简介:杨香丽,白族,云南大理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通讯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二期(杨香丽) 637009


课题:南充市社科规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项课题 “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南充市大学生为例”(NC21JD100B055)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