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纠错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1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纠错能力

芦宇萍

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是极为重要的部分,这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难以消化所有知识而后出现错题的现象。该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纠正,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在后期学习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升对小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自主纠错;能力

引言:小学阶段,数学学科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对多个公式进行运用,同时题目中还存在着隐藏陷阱,导致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的几率极大,学生由于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有限加之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导致即使出现错误,小学生自己也往往难以真正发现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本文将主要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纠错能力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数学以及各个科目的学习能力。

一、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

小学学习阶段,由于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一现象的存在,会直接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混乱、逻辑不清的状况,并将其作用于做题的过程中,导致做题出现错误。[1]与此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是作为初学者的身份而出现的,数学功底以及基础 知识的积累不够扎实,在做题的过程中即使出现错误,也难以主动发现错误,即使发现错误由于自身的能力的限制也难以完成有效的纠错和改错行为。因此,在数学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从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建设角度出发,让小学生稳扎稳打的展开每一步骤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达到不断提升自身数学能力的目的,最终完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和纠错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用过程中,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由于运算过程是两三位数和一位数相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牢牢掌握运算过程中的每一细节,以及每一位数之间的相乘、进位、相加等内容,如此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达到掌握本章内容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题目,增加数学教育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小明买了3张从A市去B市的车票,每张车票288元,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在这一过程中,题目的结果是要求学生计算3*288的结果,由于三位数的数字较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纠错能力,教师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故意的进行计算漏洞的展示,例如,在计算288*3的过程中应该是将3分别与8、8、2三个数位相乘,但是教师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将3与2、8、8这样的数位相乘,故意得出错误答案,并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如此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相乘信息的记忆,还能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在日后的做题过程中避免这一错误现象的出现。

二、引导学生主动制订纠错记录本

当前,由于小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教学主线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每学期都有较为固定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新内容的教导为主,反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的巩固,纠错教学也成为数学教育过程中被忽略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想要改变当前模式,就必须从增加纠错教育的角度出发。[2]纠错教育是引导学生自主的对自己做过的错题进行改正,并从错题中找到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而主动吸取教训,在做题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对该错误的警惕。为了达到有效目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纠错本的制订,并引导其在空余时间反复翻阅,以保证其主动地、积极的进行自身纠错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在学习该章内容时,学生是建立在已经完成乘法计算的基础上,但是二者有存在较大的区别,例如,三位数与一位数相乘时,是从个位数开始乘的,但是在进行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时,是从高位开始计算的,例如500除以5,是从百位数5开始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自身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部分进行记录,并从中寻找经验,如此,能够较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完成对自身错误纠正的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在对新的知识的好奇性较强的阶段,导致其对于旧的知识的纠错积极性不足,这是由于小学生在复习旧的知识的过程中难以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导致学生自主纠错性不足。为了达到有效的纠错目的,教师可以通过更新纠错机制,帮助学生提升纠错能力以及纠错的趣味性,最终达到提升纠错能力提升的目的。

结束语

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计算或者公式的的错误运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中出现错误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对于教师来说,不断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还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纠错本的制订,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纠错机制的建设,以保证不断提升学生纠错能力,最终达到提升整个数学课程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柯清洪.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纠错能力[J]. 教育艺术, 2021(7):1.

[2]杨晓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纠错能力[J]. 中国新通信, 2020, v.22(16):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