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的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的浅析

伊祥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教学和科研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重要前提.部分高校教师因为对教学与科研关系没有正确的认识,或是因一己之私利,不能够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辅助教学、促进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值得每个高校新进教师思考。

       关键词:高校教师;科研;教学能力;师资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当今高等院校的三个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最终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要延伸到社会服务。只有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实际上,这就是当今高等院校建设和发展中永恒的两个主题——教学和科研。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时代到来,科研占比在高等院校评估中有所提高,科研与教学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对科研的重视也体现在了高等院校人才招聘上,目前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岗招聘绝大部分是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博士研究生,这些高校新进教师具有系统全面的科研训练、扎实的科研基础、丰富的科研经历,对促进学校的科研工作、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有重要意义。[1]

        然而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高等院校除了科研工作,教学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基本职能。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直接途径,是高等院校的立校基础,是直接和学生面对面。教学对于学校总体发展有直接影响,和科研一样重要。教学与科研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充实教学,教学反促进科研。科研和教学都是新进教师的基本职责,然而绝大部分新进教师都不是专业的师范院校毕业,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培训,也没有实践实习经历,教学能力亟待提升。

        对高校新进教师而言,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而利用新进教师的优势——科研,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高校新进青年教师,我认为以科研促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到科研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提高认识

科研活动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每一门课程知识,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特别是对高校新进教师而言,感受应该尤为深刻,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都是学习科研的延续。

由于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有的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不足,认为搞不搞科研都无所谓,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也有些人为了晋升职称,搞些小科研,其目的是能发表几篇论文以求晋升职称,而不是深入的研究。长此下去,这种做法会使科研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提高教师对加强科研的认识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是协调好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前提。另外,正确对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领导更要重视。只有领导重视,对二者的关系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才能使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在人、财、物、时间以及场所等方面才能统筹兼顾,进而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和科研在学校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既抓科学,又抓科研,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作为过来人,我们很清楚学习的课程内容与今后科研工作的联系,但是我们的学生却不一定明白,学生们的知识、经验和眼见有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自己丰富的科研知识、科研背景结合课程内容,预先引导学生了解每一门课程在他们将来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使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从而有主动去学习的意愿。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热情,才能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二、统筹安排教学与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是高等院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锻炼教师和科研人员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一所高等院校不开展科研或科研搞得很少,几经数年无科研成果,那么要说这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很高则是很难令人信服的。在我国,一些著名的高等院校都是很注重科学研究的,他们在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的同时,其教学水平也同样得到世人的公认。鉴于此,我们应该强调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大力开展科研。既反对以教学任务重为由不搞科研,又反对片面追求科研效益(如搞一些短平快项目)而影响正常教学的做法。我们应该提倡教师在教学上多挑担子,使一部分更适合搞科研工作的人分离出来专心搞科研,或让一部分人有相对固定的一段时间搞科研,做到教学科研两不误。同时,我们也要统筹安排好教学与科研工作,使教师和科研人员都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或科研中去,既能使教学与科研任务都落实,又可防止顾此失彼和打打停停的现象,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科研工作的连续性以及两支队伍的相对稳定。做到既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又保证科研工作有始有终,使教学和科研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提供科研平台,积极创造条件,稳定教学与科研队伍

高等院校要发展,既要有一支数量相当、素质高、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队伍,更要充分调动他们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邓小平指出:“要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应该始终把改善教师与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和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福利待遇提到议事日程来抓。同时还要加强教研室“硬件”的建设,努力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在稳住人才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引进人才,改善人才结构,需从全国各地引进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学校的教学科研力量。高等学校应对重点培养教师给予倾斜政策,优先培养,重点扶持,并积极创造条件选派他们出国留学、进修或到国内知名院校作访问学者,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水平。还要通过主办各种学术交流会,进行多层次的学术交流。这对提高各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高校教师长期从事科研工作,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平台。在经过前面一、二两个步骤后,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研热情,对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向往。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其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自己的研究课题,通常教师的研究课题符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教学内容有较大的关联性。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也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回顾和加深,有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作为指导老师,帮助学生申请国家、学校等创新性实验项目等。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丰富课堂形式,加强学习交流

        教学主要采用的还是课堂教学的形式,而在科研工作中,我们熟悉讲座、会议、头脑风暴等多种交流学习的形式,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形式引入教学中。对一些知识理论性不强的课程,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自学,然后以报告的形式在全班进行讲解。这个过程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知识自学能力和语言报告能力。

        除此之外,可以邀请一些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学术牛人进行学术报告讲座等,鼓励学生参加学习。还可以以头脑风暴、集体讨论的形式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讨。多种课堂形式的引入主要是为了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不再枯燥乏味,使学生能更加热爱课堂学习。

 总之,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教学工作做得好,可以促进科研的发展;反之,科研水平提高了,既可以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又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所以说,如果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好,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如果两者关系处理不好,则有可能出现相互制约、停滞不前的局面,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