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加几》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6
/ 2

《九加几》教学设计

董小冬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伙牌镇中心小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二十以内进位的加法的第一课。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十以内的加减法以及十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本节内容又是学生学习后续八加几、七加几等等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内容从整体上来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纪小,且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各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尤其是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能力,导致课堂的注意力仅仅只有十几分钟。另外,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加减法,会在一个数后面继续数从而算出结果。由此,本节课想要达到良好效果,必须创设贴合学生实际的情景,吸引并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思考,乐于学习,从而初步掌握九加几的算式。

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九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解决九加几的算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问题情景的探索,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计算九加几,并归纳不同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目标:通过主动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口算。
  3. 情感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独学初探:“看谁算得快”

师:这节课一开始呢,老师想看看大家数学学的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吧!看看黑板上这些题目,我们请同学们来开火车回答吧!(从任意地方开始,往任意方向)

10+1=      10+4=      10+7=   

10+2=      10+5=      10+8=   

10+3=      10+6=      10+9=   

师:这几位同学真是算得又快又好!各位同学10加几好算嘛?

生:(回答)

师:那大家发现,10加几等于多少呢?

生:10加几就等于十几

师:喜欢做这样的题目吗?容易嘛?那我们来看看今天学习的计算,各位同学能不能把它也变成这样的10加几去计算呢?请各位同学带着老师的这个问题,和我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计算,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顺利解决问题,一方面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另外通过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开启本节新课。

(二)合作探究:“一起来思考”

师:说起咱们襄阳啊,各位同学知道,咱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吗?

生:大头菜、牛肉面···

师:看来,各位同学还是很了解自己家乡的,老师今天呀,买了一些大头菜,来一起看一下大屏幕,咱们来一起看看这些大头菜是怎么摆放的呀?

生:左边九个,右边三个。

师:那我这两堆,一共有多少个呢?

生:(回答相应的算式,师板书写出9+3)

师:那我们该怎么算呢?请各位同学利用自己手里的小棒代替这些大头菜摆一摆,看看应该怎么计算呢?算完后请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吧!

【设计意图】一方面利用学生身边的例子引起学生注意,保证一年级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上,另外一方面通过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动手摆一摆以及和同桌交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九加三的计算,为后面的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师:有哪位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如何计算的?(点名学生上台,并适当评价鼓励)

情景预设:可能会出现的有1.数出结果;2.从9接着数;3.从3接着数;4.凑十法。

师:各位同学,大家分享的这几种方法中,哪个方法不用数就可以看出结果12呢?

生:凑十法?(此时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师:大家弄明白了嘛?还有人想说一说嘛?(再请三到四名同学说一下,加深学生印象)

师:那请大家都动手试试看这种方法来摆一摆吧!

生动手操作,师巡堂。

师:好,摆完了嘛?请各位同学看看自己摆的是什么呢?

生:10+2

师:我们刚刚的计算是9+3,怎么变成10+2了呢?你是如何做到的?

生:(口答)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方便计算。

师:如何好算了?

生:(口答,并引导说出这种方法不用数,一眼即可看出结果。)

师:通过体验,我们发现这种方法真的比数的方法更加简便一些,那我们就把这种方法用数学语言记录下来,好,把小棒收到起来放好,我们来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做的?

生:(引导学生说,师板书)要想把9凑成十,要从3里借走1,1和9凑成十,3借走1就剩2,10加剩下的2等于12.

师:哪位同学能像这样再来说一说(多请几个同学来说)同学们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

生:(师引导学生说出凑十法)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总体处理,我采取是半扶半放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先想、再尝试去做,不会做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来摆一摆,请两位学生代表上黑板演板的方式,一方面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请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让同学之间学会互相欣赏、正确评价。

师: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再来试试看,能不能解决这个核桃的问题。(大屏幕展示)

师:怎样列式?9+4=

师:这次,请同学们尽量不用摆小棒,试试能计算出9+4的和吗?

师:这次有没有哪位同学上黑板来试试呢?请其他同学们独立完成在草稿纸上。

(完成后,请上黑板的同学讲解,再请全班说一遍)

【设计意图】这道练习题,我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的形式,一方面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给学生一些应用知识的机会。另外,也在不断地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好,同学们。今天我们的3道题都完成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看看这3个算式,第一个加数都是,对,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9加几,板书课题)

师:那么,现在,你会计算9加几的加法吗?

我们在计算的过程中都是把9加几转变成加几的加法来计算的。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凑十法把9凑成10要从另一个加数里借几,然后再计算十加剩下的几等于十几(板书)你还想计算9加几的题目吗?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并和学生一起概括、总结,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做出总结的能力。

(三)评价检测:师:好,我们请各位同学,当一次自己的小老师,来给自己出一道9+几的题好不好?写在草稿纸上。(老师巡堂)

师:还真不错,咱们都可以当老师了!

师:接下来,我们来比个赛,看谁算的快!(师在黑板的左面出示9+几的加法,学生快速口答)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无序出示,但有序排列)(适时评价)

师:好,我们来观察这些9加几的算式,

师:先竖着看,第一个加数都是( ),第2个加数有什么特点,结果呢?(一个加数是9,另一个加数增加,和也增加,)

师:再横着看,第2个加数与和的个位有什么规律呢?

(一个加数是9,另一个加数与和个位上的数少1,)

  追问:1到哪去了?

生(口答)

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  )

生:(口答)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出题,突出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特性;通过快速口答,整理出9加几的加法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思维;通过观察,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习惯,先纵向观察,再横向观察,同时发现规律,通过追问,再次引导学生回答凑十法,加深学习印象。

(四)拓展提升:师:这节课呢,我们不仅学会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而且通过观察还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同学们,在数学的世界里,还有很多有趣、好玩的数学知识等着你们去探索、去学习。同学们,带着你们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继续在数学的世界里遨游吧!

最后,通过本节课学习,老师想请大家解决一下这个问题。请看大屏,

(凑十法计算:8+2=,8+3=,8+5=,7+3=,7+4=,7+6=,)

这些题目留给大家下课后去思考,去解决!

今天的学习到此为止!下课!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我直接引导学生总结的,是因为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凑十法,经历、体验凑十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在课后给学生出示的用凑十法解决的习题,不仅是为了巩固了今天所学的新知识,更是也为了后面学的8、7、6加几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