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小学五年级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吴秀敏

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  325608

摘要:小学科学在小学内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素养。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科学学科并没有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学生们常常会缺乏科学学习的兴趣。科学生活化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如今,科学学习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小学科学作为一门重要以及实践性的学科,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技能,为探索新型的科学教学模式带来希望和曙光。

关键词:五年级;科学生活化;实践;研究

引言:科学科目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它是学生们认识自然的基础。在传统的科学教学过程当中,科学知识点展示主要依靠教师的板书,学生由于对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或者不感兴趣,课堂上常常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虚度光阴,对教师的讲解过程不闻不问,于是课堂氛围消极,学生不会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小学教师们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探索出符合学生身心规律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目前科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及其基础进行学习。教师的个人素质会对科学生活化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一些教师由于没有合理组织语言,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教师适度夸奖会鼓舞学生,过度批评会挫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尚未对个人的定位角色有着正确的认识,他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在一些学校存在着一种很明显的现象,学校安排科学课程的时候仅仅流于表面形式,不重视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并没有将科学教学与生活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学习需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通过不断地讨论研究来提高自己的科学学习能力,并通过自身的观察和体验来不断丰富科学知识。当前科学生活化教学课堂学习氛围不足,学生被动式地听老师讲授、却不能引起他们主动进行思考,对知识也只是简单地进行记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课堂学习氛围不足导致学生学习质量大大降低,对科学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学生们以消极的情绪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态度更加大了同学们的厌学情绪。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们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善。

二、促进小学五年级科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

(一)为学生们创造生活化情景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积累,锻炼自己语言组织与构建能力,进行科学生活化情景模拟中表达自己的想法。科学生活化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素养,从而对社会、自然、世界等有一些基础的了解。情景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能否吸引学生注意力,现在众多的教学实例表明,电子白板在课堂上应该得到充分利用,它有许多优点,所投影的字体、影像比较清晰,这些因素都能够为电子白板创设情景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

以《生物与环境》为例,教师在进行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活化情景运用到课程当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有趣的试验情景——绿豆种子发芽与生长。课前教师要给学生们布置预习任务,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成功开展试验,并且学生需要自主准备试验的器具。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们种植种子的步骤,学生们自行进行操作。种子发芽与生长时,学生们需要在笔记本上记录每周生长过程。学生自行种植的同时,教师也可进行种植,最终将学生们的种植成果与教师的进行对比。在种子成长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给种子浇水时,如果水多了怎么办?”“豆芽种植的时候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土壤?”学生在自行完成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应该为学生们耐心解答,帮助学生们逐渐走出困境。通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验教学,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同时,科学素养无形当中得到培养。

(二)丰富课后生活化作业类型

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作业,并且丰富课后生活化作业的类型。

1、探索型作业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们在进行课外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很少安排学生完成探索类型的作业。探索性作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们培养观察能力。课堂上教师会教授与杠杆原理相关的知识,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并总结哪些物品或者工作运用了杠杆原理。第二次课堂时,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分享,不断扩展科学知识面,增加科学知识储备量,无形当中学生自信心也得到增强。

2、手工类作业

手工类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课后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一些手工类作品。课堂上教师们会讲解许多与磁铁相关的知识,课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与家长们一起合作,利用磁铁完成一些作品的设计,比如简易指南针。学生在和家长一起制作指南针的时候,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上述两类作业各自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类型一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类型二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视野也会得到丰富。

三、结束语

目前在五年级科学科目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就是教师难以将科学知识转化为与学生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生活化问题,其不利于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一项长期且困难的工程,教师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为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颖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0,(5) : 21-22.

[2]王东青.浅谈小学科学中生活化教学如何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