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1+X 的“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基于 1+X 的“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陈珍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为了提高人才培育品质,培育实现社会与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型人,文章根据“1+X”的“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了探究和实践,结合“1+X”职业技术等级证的标准、各专业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及技能比赛素养需求,创建“岗课赛证”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大力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育模式,增强老师教学队伍与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行线上线下组合式教学形式,建立健全评估体系,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

关键词: 1+X ;“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职业教育作为国内教学体系与人资开发的主要构成部分。要坚持育人为本、德技双休、校企合作等工作要求。同时,要健全“岗课赛证”的综合育人制度,根据生产实践与岗位要求研发设计课程,开发模块式与体系式的实践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逐步实行职业能力等级证机制,将职业能力等级证所展现的标准体系渗透到人才培育方案。不断创新综合型人才的培育形式,通过参考学习各国职业教育的培训模式,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1  “岗课赛证”定义

    “岗课赛证”是指把岗位职业能力、证书知识能力与竞赛素养能力相融合,融进专业课体系中,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一体化人才培育方案。以职业需要为结果导向,符合行业要求,培育可以顺应时代发展、实现市场需求、有竞争优势的创作型、复合型人才。所以,对高职院校的技术专业予以“岗课赛证”融通变革,对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品质与学生的工作能力有着十分主要的作用。

2  国内高职学校专业课设置现况

    一是课程设置和企业岗位需求脱离,造成学生工作难找,缺少竞争优势。因为高职学校在制定人才培育方案与课程设置时,缺乏市场调研,人才供给培育方向不精准。二是课程的设置和职业资格证脱节。致使证书通过率较低、教学品质下降。三是课程设置和技能竞赛目的脱节,主要凸显两个层面。一部分是为了确保高职教育品质,从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出发,满足人才培育目标。但是很多院校为了取得比赛的名次,投入耗费很多精力与时间,比如参加比赛的学校停课为他们开小班研讨比赛内容。另一部分是开设的专业课有很多重叠的内容。不仅耗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也影响了对学生职业水平的培育。最后,学校对于思政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当前许多高职学校在课程设置层面流于形式,缺少实质性的改变,无法实现学生职业思政教育的需求。

3  “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行策略

3.1  根据“岗课赛证”结合,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作为此模式的关键。优化“岗课赛证”课程体系,需要从专业、企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技术能力为切入点,进而获得每个专业方向的各级职业能力比赛获奖证书为参照,融合各专业开发“1+X”职业技能要求,转化为专业学习范围中模块化的课程。首先,做好职业岗位技术需求研究。多途径掌握各行业的人员需求,搜集相关岗位信息。实地调研本校专业所涉及的用人企业,对用人企业、对口专业的毕业生与相应单位开展网上问卷调研,同时搜索相关大型招聘网站发布的与各岗位招聘信息。按照之前搜集到的信息予以整理、研究分析以及优化整合,归纳岗位需求。其次,把职业技术能力证书渗透到岗位课程教学中。将职业技术能力证书渗透到专业技术人才培育方案中。在予以连接融合时,必须把全部的学科知识点与技术点做课程的所属判定,最终明确后融合到课程中。最后,把技能比赛归入课程体系。职业技术能力比赛是根据岗位的现实需求与技术标准制定的竞赛项目、竞赛内容与打分标准,学生参与职业技术能力比赛,能够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检验技术能力。由于省级以上的技术能力比赛参与范围有限,所以,学校可以把技术能力比赛的各项内容融进到平时的教学流程中,并且设立校级的初赛,有目的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让其和行业逐步变化的职业技术能力需求对接,为学生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夯实基础。

3.2  全面推动思政课程

老师在课程教育目标中除了设立了知识教学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还应该设立思政目标,把价值导向当作一个主要教育目标,将思政育人作用与目标细分到每个课程,不断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思政课程的实行可以从几个层面着手:首先是把科学研究者的民族情怀以及大国精神融进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全球视野。其次是把职业素养当作思政课程的主要元素,在专业实践中融进爱岗奉献的精神,引领学生产生职业责任感,珍惜工作的机会,强化职业认知。最后是有效结合时事焦点,发掘匠人精神,培育学生细致严谨,力求极致、创新进取的精神。怎样开展教育评估是实行思政课程的难题之一。教育评估包含评学和评教。在评学层面,关注专业课程教育目标的过程性评估,聚焦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经历与感受,聚焦其情感与价值观念的完成状况。在评价层面,评估指标包含思政内容在老师教育思想、教育安排、教育内容的融入状况与学生的学习转化状况,借以推动老师提升课程育人的水平和素养。

3.3  加大师资团队建设力度

师资团队建设是全面实行“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而专业老师资源相对紧缺,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创建有由院校老师与校外技术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工作人员构成教育队伍,制定中青年专职老师到企业实操练习的机制,鼓舞老师利用假期和空闲时间开展企业岗位锻炼,安排老师参加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课的培训学习,提高老师专业能力和智能化技术运用水平,进而培养一批双师型老师。

3.4  校企合作建设校园内外实训场地实习基地

   为了更好地健全职教与培训体制,强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因此,足够的校园内外实习基地是执行“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根本保证。利用增强校企合作,一同创建集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以及培训于一体的校园内外的实习基地,实现“1+X”证书培训等需要。把创新创业教学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把创新思想、实训教育和专业课深度融合,推动培育创新型实用人才。

3.5  进行线上线下组合式教育形式

   依据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开展知识点与技术能力的分解与融会,有效结合学习情况设置课程任务,通过相关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组合式课程教学,扩宽教学时间与空间。充分运用合作单位的线上教育资源,包含虚拟现实技术实践平台开展课程教学。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互动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热情。

3.6  建立健全评估体系

人才培育考评体系是实行“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学校可以创建包含用人企业评估,家长和学生评估以及行业评估的三方评估制度。利用毕业生跟踪调研、师生交流以及技能比赛“1+X证书的获取状况客观评估人才培育品质。同时还可以制定“1+X”证书机制试点工作的试行办法、学分积累等多方面的试行办法与机制,对新审核过的“X”证,提供面对面的培训缓冲期,安排经费补助用于“1+X”证的实行,对学生参与每个级别的技能比赛、获得“X”证书等状况予以学分置换。

4  结语

    综上所述,“1+X”证书机制是我国在新时期环境背景下对职业教改的重大部署,是一项主要的机制创新。当前有很多企业在招聘企业员工时会把职业资格证当作入职门槛。在“1+X”证书机制实行下进行“岗课赛证”结合的人才培育,将有利于解决课堂教学和市场需求脱离的困境。

参考文献:

[1]王慧敏.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18):34+54.

[2]郭巍佳.“岗课赛证融通”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究[J].新一代:理论版, 2021, (11):171-172.

作者简介:陈珍(1987-),女,湖北武汉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