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以读促写”写作模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初中英语“以读促写”写作模式探析

赵鹤

讷河市第三中学161300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以读促写”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读促写”就是利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强化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以及掌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显著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以读促写”;写作模式

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式句型,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及知识,写作教学可以实现对学生语句理解能力的有效强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潜在性发展。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重视对“以读促写”教学的深入探究,在保证阅读、写作教学价值充分发挥的同时,落实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助力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开展。

1以读促写的意义

英语学习由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两部分组成,相关理论表明,有效输入可理解性语言可以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而良好的语言输出能够实现对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有效检验,为语言运用提供有效助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是语言输入的过程,而写作是语言输出的过程,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只有不断强化有效阅读的力度,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教师可以采用“以读促写”的方式组织与开展教学活动,切实落实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良好发展。其一,通过对文章的广泛阅读,学生能够实现对丰富词汇的有效积累,为自身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词汇基础。其二,通过有效的阅读学习,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升自身的写作技巧,进而为更好地完成写作练习提供大力支持。其三,在对教材中的文本内容进行阅读的同时,教师可以将优秀的课外篇章推荐给学生,以助力学生逻辑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表达自身的想法与情感,提升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与有效性,为学生高质、高效完成语言学习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以读促写”教学所具有的价值,并注重对应用策略的有效探究,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2初中英语“以读促写”写作模式的策略

2.1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词汇和句子结构的运用

首先,预习和词汇准备。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可以引导他们进行预习,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同时,帮助学生预先学习一些关键词汇,包括生词和常用短语,以便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其次,标记关键词和短语。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标记关键词和短语,以帮助他们记忆和理解文章。学生可以使用笔记来标记重要信息,并在阅读结束后进行复习和总结。然后,理解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尤其是复合句和长句。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从句和定语从句等,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和关系。最后,阅读活动和练习。设计一些针对词汇和句子结构的阅读活动和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学生可以填写词汇表格、完成句子改错题、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单词等。这些活动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词汇和句子结构。

2.2立足实际,加强读写结合运用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将二者合理结合、有机统一,才能使阅读掌握的大量信息转化为写作的实践成果。一是加强读后复述。学生阅读后,会对文章有短期记忆,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复述文章的内容或大意,既可以采取口述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默写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强化记忆输出为个人理解,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文章重点词汇、语法有更深的记忆和理解,而且练习了如何快速将学习内容表达出来,能不断增加英语作文的衔接性。二是加强读后仿写。在熟练掌握阅读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以所读内容为“蓝本”,结合写作能力拓展需要,有指向性地对文体、人称进行改变或对情境、任务进行调整,指导学生仿照进行创作,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阅读吸收的知识转化为有效输出,以不断增强英语作文的连贯性。三是加强读后创作。经过反复阅读,学生会对文章立意、结构、情节等有深入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结合所读、所感、所悟,运用自己的想象进行新的创作,在文章中确立新的主题、撰写新的故事,充分运用阅读材料中的描写方法、优美语句、丰富词汇,使得新作品更加吸引人,从而达到创作的目的。

2.3增强学生研读与仿写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需要教师通过“以读促写”来增强学生研读与仿写能力,仿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感受到英语教学的自由和丰富性,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对于重点单词与短句的认知与理解,既能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也能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能力进行仿写练习,充分体现出“以读促写”在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要让学生在对英语阅读材料的研读上不断深入,提高自身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真正将阅读视为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然后要让学生在研读中所获得的经验进行思维与总结,并结合文章情境从多角度进行构思,最终完成仿写。这对学生是一种思维训练,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总结与强化,通过仿写能使“以读促写”的教学产生实质性效果。

2.4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良好的习惯会引导学生的行为,只有养成勤于阅读、勤于记笔记的习惯,学生才会倾注精力将读与写结合,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养成阅读习惯之后,学生会对阅读的内容产生深刻见解,从而引发新的思考、新的想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字词和语句的表达运用,学生也要通过不断的积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自身的努力加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能够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认同感,养成读与写共进的习惯。学习本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复习的过程,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对事物的遗忘存在规律性,以此衍生出此实验成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因此,学生根据规律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之一。

2.5提高学生读写内化水平自由表达思维与感受

“以读促写”会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以读促写”教学方法的应用也能有效提高学生读写内化水平,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思维与感受。例如,学生在读完文章后内心会产生一些感受,也会有想要将感受抒发出来的想法和冲动,此时需要有情境能让学生将内心的思维与感受进行自由表达,学生才会趁热打铁使其形成语言并完成文字转换。而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读写内化的机会,才能让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得到保护,否则学生就会在阅读后无法完成思维与感受的表达,也就是常说的电影观后感、书籍读后感、活动参与体验等的文字表达形式。因此,教师要借助课堂教学来让学生有读写内化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恰当且及时地得到表达与抒发,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的阅读能够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和效果。

结语

“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一种非常科学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参考文献

[1]周迎春.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以读促写方法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2):217-219.

[2]林锦.“以读促写”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0(08):90-91.

[3]陈海珍.浅谈“以读促写”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3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