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摄影教育进入美术学院后,对摄影生态的影响愈发深远。本文结合当代重要的西方摄影案例,还原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摄影教育创作的思路,从创作语境、如何提出问题、把握历史线索灵感来源、摄影行为与主题、传播与展示等五个方面来反思、剖析艺术教育中摄影创作的逻辑方法,以期让学院摄影教育能够为学生指出更多可能的探索方向。

  • 标签: 美院教学 当代艺术 摄影创作 逻辑与方法
  • 简介: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成为全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同时湿地作为人们发展生存的场所,也是人类最重要的栖息环境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水资源;起到调节自然气候、净化水质、调节控制洪水及保护堤岸的作用,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当下随着沙漠化的现象,人们开始关注森林的退减,但却忽视了湿地的恶化。本文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城市湿地景观设计进行研究,以"环境论"理念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并结合相应的环境规划与设计方法,为湿地改造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湿地保护 环境设计
  • 简介:数字绘画教育的出现大大冲击了传统绘画教育。对于从事多年传统绘画教育的教师来说,是继续坚持传统绘画的教育模式,还是加入新的数字绘画教育模式,抑或是将数字绘画教育模式融入传统绘画教育模式中?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

  • 标签: 数字绘画 传统绘画 教育 模式
  • 简介:陈大中(本名陈建中)1962年生,无锡人。1985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本科,后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理事。1989年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书法作品获全国奖。2015年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任评委。

  • 标签: 书法篆刻 博士研究生 书法专业 美术学院教授 无锡人 书法作品
  • 简介:针对元大德以来,《宣画谱》作于何时之学术公案,本文较为详细地考察了该书宣二年(1120)成书以来于宋元之刊刻、流传情况,认为: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古本《宣画谱》(学界普遍认为是元大德本)应为宋刊本,甚至可能是宣年间初刊本;《宣画谱》"非宣所集",为元大德年间吴文贵"裒辑","必系众手之所杂作,或经后人之所窜易"等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 标签: 《宣和画谱》 宋刊本 元大德本
  • 简介:都市文化的兴起,观念形态的更新,大众文化的流行,图像时代的来临,特别是全球化的冲击,都使得水墨艺术水墨艺术家不能孤立于当代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文化思潮更替之外。而置身其间的文化传统又构成了水墨解放的背景,意即水墨艺术所面临着的传统,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释现代水墨的各种特征,水墨有关的装置与影像;非水墨艺术家的水墨情怀与表达;水墨新意象;科技与奴役;微时代的水墨新方式——微叙事、微体验、微表达。

  • 标签: 新水墨 水墨意象 装置水墨
  • 简介:现代思想自康德以降,构成现实的基础条件的性质已然是审美的。美学疆域在现代的扩展使美学突破专与艺术结盟的成见,从一门特殊学科转身为理解现实生活世界的媒介。现代美学外延的不断扩大,已然远远超越传统美学的视域,科学、政治、艺术、伦理学都已成为审美思维的对象,

  • 标签: 艺术 形而上 价值 维度 现实生活世界 现代美学
  • 简介:现在培训少儿美术老师的交流会多得吓人.热得吓人.火得吓人,理念吓人,方法吓人.发展速度吓人。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不一定是好事。

  • 标签: 儿童美术教育 美术老师 交流会 速度
  • 简介:教育不是教得慢,而是符合儿童发展规律,是适合,不是速度。就如同慢生活是休闲惬意.不是无所事事.也不是无聊闲扯.更不是消极.懒惰、无聊地活着。

  • 标签: 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发展 慢生活 无聊 速度
  • 简介: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不容易.就像看着一只蜗牛爬树.慢死了:毁坏儿童的想象力很容易.就像抓了一把石子扔到水里,瞬间就没了。

  • 标签: 儿童 美术教育 想象力 艺术教育
  • 简介:2015年是罗中立奖学金重启后的第10年,这10年中罗中立奖学金一直努力探索在学院教育系统与社会艺术系统对接时,学院教育的定位与特点,优势与边界。经过10年的发展,罗中立奖学金本着教育、鼓励、策动、示范的宗旨与目标,鼓励年轻艺术家尝试突破已有的艺术观念与媒介理解。希望罗中立奖学金进入反省、归纳、整理、考量实验结果的阶段后,成为实验室、操练场与新艺术的策源地。

  • 标签: 罗中立奖学金 学院艺术教育 艺术评选
  • 简介:高居翰在文章《写意——中国晚期绘画衰落的原因》中提出写意是中国晚明绘画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似乎把晚明时期绘画的衰落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大量写意作品的出现,而这些写意作品多为达成某种功利性的目的如求得赏识、偿还人情、或谋求利益等)造成了画风日衰1。从表现上讲,高居翰似乎否定了写意画的艺术价值,但是,

  • 标签: 晚明时期 绘画史 写意画 艺术价值 原因 功利性
  • 简介:庾肩吾《書品》運用了品第高下、推尋源流、比較異同三種方法,這是南朝文學批評較爲常見的手段,可以看成是文藝風尚使然。庾肩吾採用了這樣的方法作爲書法批評的寫作模式,對整個南朝時期書法理論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以及最爲明確的評判標準,同時也爲唐代以後的書法理論發展提供依據。

  • 标签: 庾肩吾 《書品》 品第高下法 推尋源流法 比較異同法
  • 简介:伊利亚·卡巴科夫向他的妻子艾米莉亚抱怨,“他们就像间谍,无处不在,什么都拍摄。”他开玩笑地鄙视了一下这个无处不在的影片摄制组。当然这不是多少年前克格勃在他莫斯科工作室的屋顶上窃听的那种情况。艾米莉亚脸上闪出一丝会意的微笑,然后按了一下她的手机按键。还有一个小问题需要解决,这是他们要参展2008年俄罗斯在多个地点举办的艺术家庆典活动的情形。

  • 标签: 艾米莉 伊利 乌托邦 逃避 荒唐 2008年
  • 简介:在手工艺术新学院陶艺研究倍受重视的崭新历史境遇下,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中的陶艺学科延伸拓展中的一个环节,以及作为一个古老新潮兼容并包的特殊创作手段,现代柴烧艺术是不可或缺的研究项目。本文从对柴烧的本源构造的分析追溯切入,以研创实践为落地的研究依据分析,展开方法论的探讨。尝试把实践成果摆放到一个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加以总结,梳理实践研究和文化命题之间的必然关联,澄清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

  • 标签: 现代高等教育 手工艺术 材料 实践研究 历史境遇 创作手段
  • 简介:“七·七事变”后,由于上海、武汉、广州等地相继沦陷,1938年春至1944年秋,近六年时间里,全国各地的大批文化人逃难、暂居至桂林,给桂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一时间,人文荟萃,文化活动盛况空前,形成了前所未有蓬勃兴旺的中国抗日救亡文艺运动,桂林也由此获得“抗战文化城”美誉。

  • 标签: 桂林文化城 抗战美术 教育研究 文化资源 文化活动 文艺运动
  • 简介:在20世纪的中国画坛,金城是一位成就卓越的画家、教育家。他不仅对中国画学研究会湖社这两个近代重要的绘画社团的发起与成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培养出了大批绘画人才,其艺术教育思想颇值得后人学习与研究。金城(1878—1926),名绍城,字巩伯,一作巩北、拱北,号北楼、藕湖、藕湖渔隐,浙江省归安县南浔镇(今属湖州)人。诗书画印全能,画则山水、人物花鸟皆擅,能工能写,师法宋元,

  • 标签: 巩北 中国画学研究会 艺术教育 中国画坛 教育思想 湖社
  • 简介:一、从思维观念的不确定性来思考创作思维观念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着我的铜版、木版和数码版画的创作,从写实具象的人物画到抽象概念的作品轮转,无不体现着我的思维观念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我反复思考创作语言的过程。2014年到2015年的版画创作,对我思维观念触动很大,一直想把新观念与传统媒介结合起来进行艺术创作。

  • 标签: 创作方法 数码版画 艺术特征 思维观念 不确定性 因素影响
  • 简介:本文从三方面分别阐述了《黄庭坚书法全集》在材料收集分类方法、文献真伪系年考证、文献解读综合研究上的特点及所取得的突破。该全集深化了当代黄庭坚书法创作背景及思想成因的研究,扩展了黄庭坚草书章法的研究,填补了黄庭坚书法接受史研究的诸多空白。

  • 标签: 《黄庭坚书法全集》 黄君 书法文献整理
  • 简介: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习两画,回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绘画,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讲究绘画对象的形体把握,并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的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 标签: 徐悲鸿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家 鸡鸣 风雨 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