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与心电图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结果,为左心肥大的诊断提供更优良的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2月我院行心电图诊断的100例左心肥大患者作超声诊断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者,通过超声检查提示无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现象;而左心室肥大合并劳损者,通过超声检查提示有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或二者兼有。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弥补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偏差,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一个合理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诊断 左心室 心电图
  • 简介:摘要左心室肥大包括左心室扩大及左心室室壁增厚。左心室肥大是诸多心脏病的共同表现,通过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心室肥大是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时至今日,有关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不少于几十条,但一般认为既往沿用的单项标准敏感性高者特异性低,而特异性高者敏感性低。现对我院收治的左心室肥大患者心电图诊断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心电图 Ptfv1 值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肥大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 选取 53 例疑似左心室肥大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后均被确诊为心脏疾病,为对比 心电图 Ptfv1 值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肥大中的诊断价值,分别对 53 例患者实施 心电图检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心电图 Ptfv1 值、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均可进行左心室肥大检查,但相比之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且可明确患者左心室肥大的具体情况。 结论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更高。

  • 标签: 心电图 Ptfv1 值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肥大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从而对其左心室高电压与左心室肥厚与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针对此次研究我院特地将2012年至2013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共计80例患者组成的观察组且属于不同期段的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群组成的对照组所取得的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相关结论显示随着患者的血压逐步的升高,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也会十分明显的升高,其中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高血压在高血压组中共计所占比例31.22%,而正常对照组当中所占比例共计仅有9.56%,另一方面,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高血压在高血压组当中,其1、2、3个级别当中分别所占的概率为27.3%、9.0%、7.45%与3.42%、25.3%、24.1%。结论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高血压也可以作为一种监测患者高血压相关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还应该时常定期的进行心电图复查,这有助于一旦发现有高危病患,可以立即对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有效的减少靶器官的诸多损害。

  • 标签: 高血压 心电图 左心室肥厚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7岁,主因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28年,心慌10年,腹胀1年入院。心脏专科检查: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0.5cm处,未见抬举样搏动。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心率90/min,心房颤动,P2增强,胸骨左缘Ⅲ、Ⅳ肋间及心尖部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

  • 标签: 心电图 心室肥大 右束支传导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后危险因素,提高术后监护护理水平。方法总结了36例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后护理的经验。结果1例患者室颤死亡,其余35例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后全面、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成功。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巨大左心室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左心室结构功能异常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仪测量患者左心室及主动脉根部内径等相关参数,测量血压,检测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清脑钠肽水平。统计两组数据,分析其差异性。结果脑梗死组患者LDL-C、TG水平、收缩压与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脑梗死组主动脉根部内径、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左室心肌质量指数较对照组有增加,(P〈0.05或P〈0.01)。脑梗死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E/A比值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或P〈0.01)。脑梗死组BNP定量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左室后壁、室间隔厚度增加、主动脉根部内径扩大,射血分数及E/A比值降低和BNP定量升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与脑梗死的发病存在明显相关性,研究数据显示二者可能存在因果关系。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压,防止心肌重构和心功能下降,对脑梗死的预防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左心室结构 功能障碍 脑梗死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心室肥厚致非梗死性Q波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期临床特点。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接诊的20例左心室肥厚引起的非梗死性Q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既往病史的了解,并进行常规检查、病理学检查、X片检查、超声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等,观察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结果20例患者中肥厚性心肌病7例(35.0%),风湿性心脏病2例(10.0%),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40.0%),继发性心肌病1例(5.0%),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10.0%)。结论左心室肥厚致非梗死性患者的异常Q波特征与其既往病史有较大的关联,其心电图特征与心肌梗死患者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掌握该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左心室肥厚 非梗死性Q波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小左心室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总结围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3例合并小左心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术后早期出现低心排、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和二次开胸止血等并发症6例,术后早期死亡1例。结论影响早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术前严重左室心肌萎缩和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术后低心排、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治疗合并小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关键。

  • 标签: 合并小左心室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巨大左心室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总结围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6月在我科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8例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81.5±7.3)mm,左室射血分数为(0.36±0.08);心功能Ⅲ级20例,Ⅳ级8例,主动脉瓣置换20例,二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6例。结果术后早期出现低心排、肾衰和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8例,占28.5%,术后早期死亡1例,占3.5%。结论影响早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术前严重左室扩大和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术后低心排、肾衰和室性心律失常,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治疗合并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心脏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确诊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5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8月到2022.8月,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相关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左心室肥胖伴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应用心脏超声,对患者心功能评估具有重要帮助,还能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确定提供指导,临床应用效果突出,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 心脏超声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剂量缬沙坦进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左心功能、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到2020年5月我院收治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间缬沙坦应用剂量不同,平均分组,各40例,对照组为常规剂量的缬沙坦,研究组为大剂量缬沙坦,观察两组左心室结构参数和左心功能参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结构和左心功能各项参数皆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缬沙坦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功能 左心室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心肌梗死左心室改变及左心功能行彩超检查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应用GEvivid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78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改变情况以及左心功能采取临床医学影像检查,并针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予以了总结及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所有入选的174例患者,左心室壁均存在有一定的薄厚不均情况,另外有174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表明其左心室的舒末内径有一定的增大趋势,还有54例患者的检车结果显示二尖瓣血流频谱的A点峰值相对于E点峰值较高,16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位于梗死区域出现了膨展状况,且存在有室壁瘤的状况。结论临床上在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开展介入治疗、随访和复查等诊治方式的过程当中,应用以彩色多普勒检查方式能够对患者的诊治过程提供以十分有效的帮助,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与作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左心室 彩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