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检验与诊断。方法选取50例左心室肥大患者心电图诊断心电图特点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左心室肥大心电图表现QRS电压增高,而没有ST-T改变。结论左心室肥厚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在心电图上出现明显的特征,以胸导联上的改变对诊断意义更大。

  • 标签: 左心室肥大 心电图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体表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全部患者均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室间隔/(和)左心室室壁肥厚者63例,确诊率为52.5%;左心室肥大者例18例,确诊率为15.0%,左心室扩大者例39例,确诊率为32.5%。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87例患者出现心脏损伤,确诊率为72.5%,明显低于超声检查。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于左心室的诊断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左心室肥大的辅助诊断手段。

  • 标签: 左心室肥大 体表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研究中以4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及随机抽取4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脉冲多普勒(PW)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计算E/A比值;再应用DTI测量左室侧壁、前壁、下壁、室间隔二尖瓣环水平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并计算e'/a'比值,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尿毒症患者二尖瓣口E/A及二尖瓣环e'/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部分尿毒症患者E/A>1而e'/a'<1,提示DTI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PW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是最突出的特征,DTI客观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效避免频谱多普勒检查中存在的假性正常化现象,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 标签: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 尿毒症 左心室舒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方法30例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20例接受急诊PCI治疗,分别于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及PCI术后7天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长轴、心尖二腔及心尖四腔切面的高帧二维图像,用应变成像软件获取左室18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值。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左心室下壁、前室间隔、下室间隔、前侧壁及下侧壁各节段应变值均减低(P均<0.05),PCI术后7天,受累节段应变值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斑点追踪技术可评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且早期PCI可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

  • 标签: 斑点追踪 下壁心肌梗死 PCI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0年10月至2016年8月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患者5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年龄段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左室后壁厚度(LVPW)d1厚、舒张末期内径(LVD)d2及左房内径(LAD)d3宽、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快、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慢、E/A值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可以根据心脏彩超的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脏彩超 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 左心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微炎症状态,分析其左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探讨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与左心结构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为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江苏省老年医院2018年6月—12月血液透析患者中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50人作为血液透析组(简称透析组),本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微炎症指标。通过超声心动图(UCG)测定两组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以及射血分数(LVEF),然后依据相关公式计算出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与相对室壁厚度(RWT),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透析组微炎症因子hs-CRP(9.87±2.44mg/L)、IL-6(11.42±3.01ng/L)、TNF-α(19.54±4.70ng/L)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对照组比较,透析组LAD、LVDd、IVST、LVPWT、LVMI升高,LVEF下降。透析组有27例(54.0%)患者达到左心室肥厚(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标准,其中向心性肥厚17例(34.0%),离心性肥厚10例(20.0%)。有23例(46.0%)患者未达到LVH标准,其中向心性重构有12例(24.0%),左室正常构型11例(22.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直线相关性分析透析组血清hs-CRP分别与LVDd、IVST、LVMI、LVEF有相关性关系(r分别是0.471,0.354,0.420,-0.417,P<0.05,P<0.01)。IL-6与LVDd、LVMI呈正相关(r分别是0.322,0.456,P<0.05,P<0.01)。TNF-α与LAD、LVMI呈正相关(r值为0.392,0.344,P<0.05),IL-6和TNF-α两个指标与LVEF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透析组微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提示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2)透析组普遍出现LAD、LVDd、IVST、LVPWT、LVMI升高,LVEF降低,提示血液透析患者往往伴有左心室肥厚,左心室射血功能下降,左心室出现结构与功能的改变。(3)随着血清hs-CRP浓度升高,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发生率增高,提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微炎症状态很有可能参与了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血液透析 微炎症 左心结构与功能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按不同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分为A组(轻度组,44例)、B组(重度组,40例),同时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比较三组心率变异性(HRV)相关指标。结果B组SDNN、SDANN、rMSSD及PNN50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A组SDNN、SDANN及rMSSD指标明显低于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随着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的加重而降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AMI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DD、LVMI、LA、LVESV指标均小于对照组,LVPWT指标参数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对于优化患者的心功能与左心室重构具有促进意义,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小剂量螺内酯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基础组和沙坦洛尔组,每组69例,基础组患者给予休息、吸氧、限盐、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强心等基础治疗,沙坦洛尔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随访1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6、12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沙坦洛尔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组和沙坦洛尔组治疗前LVEF水平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性(P>0.05),沙坦洛尔组患者治疗后1、6、12个月的LVEF水平明显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且具有更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缬沙坦 美托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 左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于腺样体肥大常用的检查方式是经口腔间接鼻咽镜检查和鼻内镜检查。但由于小儿咽腔狭小,咽部刺激重等原因,患儿难于配合,检查相对难。笔者利用鼻咽部侧位摄片,能良好显示鼻咽腔宽窄情况,并通过测量腺样体(Adenoid,A)厚度和鼻咽腔(Nasopharyngeal,N)宽度以及后气道间隙(PharyngealAirwaySpace,PAS)的宽度,用腺样体指数A/N值及PAS宽度评估腺样体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腺样体肥大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腺样体 肥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端肥大症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对15例肢端肥大症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治疗,治愈6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66%。结论选择性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奥曲肽的应用是肢端肥大症药物治疗划时代的进步。使得肢端肥大症患者的临床达标率明显增加,大大提高了肢端肥大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右心室梗死患者护理特点,提高对急性右心室梗死患者的护理水平,以达到提高该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目的。方法总结5例急性右心室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找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结果通过对5例急性右心室梗死患者护理经验的总结,认为对该类患者除了做好常规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外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大量补液期间的观察及护理;2.心律失常的观察及处理;3.心理护理。

  • 标签: 右心室 梗死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术式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归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180例,其中60例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60例行鼻内镜下吸切钻腺样体切除术,60例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进行手术。比较三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吸切钻腺样体切除术相比,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具有切除彻底,损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等优点。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手术方式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室破裂病人急救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4例心室破裂病人行急诊手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早期及时开胸止血,缝合心脏伤口,严密观察病人在手术室的病情变化,防止手术后并发感染,术后加强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结果3例病人康复出院,心脏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后脑死亡自动出院。结论加强心脏破裂病人急救手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心室破裂 急救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微波治疗舌扁桃体肥大所致咽异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96例舌扁桃体肥大所致咽异感症,对所有患者采用微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无效10例,占10.41%,有效31例,占32.3%,显效55例,占57.22%,总有效率为89.58%;在治疗过程中,除咽部有轻度疼痛外,未出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微波治疗舌扁桃体肥大所致咽异感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反应轻,且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微波 舌扁桃体肥大 咽异感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例双下颌角肥大患者拟行截骨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0例患者经手术后,19例外观整复疗效好,无感染症状,切口对位整齐,愈合佳,1例发生术后血肿,经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下颌角肥大截骨术围手术期周密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下颌角截骨术 术中配合 围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中青年急性右心室心梗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日—2018年2月20日期间本院接收的中青年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将66例患者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33例/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将两组中青年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的情绪评分、住院时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中青年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青年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其不良情绪的改善,可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中青年 急性右心室心梗 心理护理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