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左心室肥大与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74例左心室肥大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将入选的患者分别进行二维超声诊断、心电图诊断,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采用二维超声检查的A组,诊断正常者1例,左心室肥厚29例,左心室扩大28例,肥厚+扩大2例,诊断符合率为93.24%;采用心电图检查的B组,无诊断正常者,左心室肥厚70例,左心室肥厚71例,74例均为左心室高电压,诊断符合率为95.95%。经检验X2=0.5286,P=0.4672>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左心室肥大患者检查诊断活动中,采用超声诊断或心电图诊断,均有很高的诊断符合率。在检查中,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对可疑病例可选择两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诊断,有效降低误诊和漏诊。

  • 标签: 二维超声 心电图 左心室肥大 诊断
  • 简介: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尤其是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技术,评价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左心室(LV)收缩及舒张功能。方法:根据Cockroft-Gault公式所计算的校正肌酐清除率(CCr),将54例CKD患者分为2组。第1组为CKD早、中期组(CCr〉29mL/min),第2组为CKD晚期组(CCr≤29mL/min);另选择27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第3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UCG和TDI检查,观察TDI评估LV功能的价值。结果:与第3组相比,第1组和第2组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显著降低(P均〈0.01),第3、1、2组分别为(8.2±1.3)cm/s、(5.5±1.8)cm/s和(5.3±1.7)cm/s;第1组、第2组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速度之比(Em/Am)均显著降低(P均〈0.01),分别为(1.3±0.3)、(0.8±0.3)和(0.8±0.4)。第1组、第2组左心房均显著增大(P均〈0.01),第3、1、2组左心房内径依次为(34.2±3.3)mm、(39.3±4.2)mm和(39.0±7.0)m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增高(P均〈0.01),依次为(65.9±11.4)g/m^2、(97.6±26.9)g/m^2和(116.0±42.2)g/m^2。结论:早、中期CKD患者在LV收缩功能未显著降低时已存在舒张功能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尤其是TDI技术有助于早期检出这些心脏改变。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显像 慢性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取不同时间给予坎地沙坦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该病患者80例本试验采用随机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晨服组)口服在清晨8时口服坎地沙坦4毫克,治疗组(晚服组)在晚间20时口服坎地沙坦酯4毫克,每日1次。此过程不得合用或换用其他降压药物,疗程2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均得到改善,且夜间给药组改善会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逆转为正常杓型节律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从而推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其左心室结构重塑有着密切的关系,夜间给予坎地沙坦酯能够逆转左心室重构可能与其能够逆转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有关。结论夜间口服坎地沙坦酯可明显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并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结构。

  • 标签: 坎地沙坦酯 非杓型高血压 左心室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室衰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5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通过心脏彩超检查进行诊断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脏彩超各项指标高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脏彩超对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室衰竭患者有较高意义,能够准确显示相关指标,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有效意义。

  • 标签: 心脏彩超 高血压 左心衰竭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是否伴有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心肺运动功能改变及其对心脏贮备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92例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测定,根据所得左心功能质量指数(LVMI)分为LVH和非LVH两组。LVH组48例,非LVH组4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肺功能检测,比较各组在分级递增运动后达到无氧阈(AT)和最大摄氧量(VO2max)时心脏功能的贮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除DBP水平无差异外,BMI、SBP以及LVMI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METs和VO2/kg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VO2、VO2/HR和运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有左心室肥厚患者心脏运动功能指标METs、VO2/kg水平明显降低,运动量受损,LVMI升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贮备功能明显降低。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肺运动功能 心脏贮备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索洛尔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心衰药物,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常规抗心衰的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在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分别检测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治疗前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及心房钠尿肽等指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比索洛尔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 心力衰竭 比索洛尔 神经内分泌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接受依那普利叶酸片的价值。方法选取H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100例,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实施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结果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接受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依那普利叶酸片 H型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同型半胱氨酸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皮功能和左心室结构、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3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单纯2型糖尿病、3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正常成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归为高血压组(A组)、糖尿病组(B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C组)、对照组(D组),比较各组的颈动脉WI检查结果。结果四组的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脉搏传导速度(PWVB)等WI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C组>A组、B组>D组。结论颈动脉WI检查不仅能评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还能早期发现患者的左心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异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瞬时波强技术 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治疗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保留左心室收缩功能患者的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0名STEMI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估算出ACEI/ARB的使用率和变化趋势,对数据进行加权计算,以代表该地区整体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更倾向于使用ACEI/ARB;与入院时收缩压90~139mmHg(1mmHg=0.133kPa)相比,收缩压≥140mmHg(OR=1.90,95%CI1.40~2.62)的患者更容易接受ACEI/ARB,相反,收缩压<90mmHg(OR=0.42,95%CI0.22~0.80)的患者较少使用ACEI/ARB。结论ARB与ACEI对STEMI保留左心室收缩功能患者的有利影响相当,二者均可用于这类患者的治疗。但是在STEMI患者中ACEI/ARB使用存在明显不足,且随时间推进无明显改善的现象。因此ACEI/ARB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亟待改善,以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推荐之间的差距,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左右心室流出道来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prematureventricularconIraction,PVC)的临床和消融手术的特点。方法:选择于我院成功行射频消融术且为心室流出道来源的特发性PVC患者35例.分析比较左心室流出道(LVOT)、右心室流出道(RVOT)来源的PVC在性别、年龄、体表心电图、消融手术等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LVOT来源的PVC患者在VI导联的R波显著高于且宽于RVOT来源者[(0.65±0.45)mV比[0.16±0.13)mV,P〈0.001;(96.80±46.65)ms比(47.93±27.82)ms,P〈0.0011,S波显著低于并短于RVOT来源者[(0.66±0.66)mV比(1.06±0.42)mV,P=0.03;(45.20±34.56)ms比(89.60±19.31)ms,P〈0.0011,V3导联的R波显著高于RVOT来源者[(1.71±0.63)mV比(0.62±0.26)mV,P〈0,001]、I导联的S波显著高于且宽于RVOT来源者[(0.33±0.21)mv比(0.07±0.08)mV,P〈0.001;(65.24±41.40)ms比(27.52±30.42)ms,P=0.004]。RVOT来源的PVC患者消融手术时间显著短于LVOT来源者[(1.65±0.90)h比(2.30±0.84)h,P=0.04]。结论:LVOT来源与RVOT来源的特发性PVC患者在体表心电图及消融手术等相关指标上存在差异.对于消融术前诊断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室性早搏 体表心电图 射频消融
  • 简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rightventricularcardiomyopathy,ARVC)是临床最常见可能导致患者猝死的器质性心脏病。ARVC病变主要累及右心室,并以右心室部分心肌被纤维和(或)脂肪组织替代、右心室扩大、室壁变薄和发生单个或多个室壁瘤为主要表现。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肌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共计23例,将该2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内住院治疗的无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23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ST段抬高情况以及冠心病相关因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ST段的各项阳性指标大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冠心病相关因素发生情况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能够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下壁 右心室心肌梗死 心电图
  • 简介:摘要扁桃体和腺样体发生肥大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许多全身性疾病比如骨骼发育变得迟缓、易得心脏病、肾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因为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的机制非常复杂。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上气道狭窄,导致肺通气障碍,导致晚上缺氧,影响儿童多种激素的分泌。早期药物治疗或这手术治疗能更好地减轻对儿童的影响,改善儿童缺氧,逐步恢复使儿童的生长发育变得正常。

  • 标签: 阻塞性的睡眠呼吸低通气性综合征 扁桃体发生肥大 腺样体发生肥大 儿童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钠与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治疗的疗效,探寻最佳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7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予以孟鲁司特钠与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钠治疗,每组各39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及A/N比值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与对照组有效率76.92%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2.31%,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5.8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5.32±1.24)分,A/N比值(0.46±0.05)%,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2.83,t=2.45,P<0.0)。结论对于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钠与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治疗,可较高的改善症状,降低A/N比值,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儿童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糠酸莫米松鼻喷剂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