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标本因素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影响。方法用同一批号试剂对不同状态的血清标本进行同步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引起结果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有溶血或浑浊的血清。结论应针对血清标本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影响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对临床生化检测标本采集前、采血过中、采集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临床生化检测过程中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应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处理,制定有效对策,减少检验结果误差。结论血生化检验分析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对检验结果起到重要影响,应加强生化检验质量监控工作,有效提高生化检验结果正确率与准确率。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检测 因素
  • 简介:摘要分析了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为临床生化检测的三个阶段,临床医生申请单开出后将待检测的样本送到实验室的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患者自身,在实验室运转、保存和检测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外界的污染和环境,而检测结果和报告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标本存放的时间和操作的是否规范。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生化检测者的250例临床资料,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对策。

  • 标签: 生化检测 影响因素 严重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集200例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行血常规检查;分别对室温下放置10min、2h、12h和24h后的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查;对血常规检查中的主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末梢血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的检测值均明显高于静脉血(P<0.05),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静脉血(P<0.05),白细胞(WBC)分类百分比和静脉血无差异(P>0.05);静脉血的WBC、RBC和Hb不同时间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05),PLT较放置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较多,选取静脉血在2h以内进行检查可以降低误差。

  • 标签: 血常规 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测定尿液时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方法用尿液分析仪与手工法测定尿液进行比较。结果尿液分析仪与手工法测定结果大致相符,但其中蛋白质、尿糖、红细胞、白细胞的测定结果符合率均低于90%。结论尿液分析仪测定尿液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在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操作规程,切不可忽视手工镜检。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检测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检测血常规时,不同温度下对化验值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行血常规检查的健康体检人员中,选取其中124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样本放置在室温下一段时间后从新检测,对照组样本放置在冷藏室中一段时间后从新检测,每组62例,比较两组样本放置后的化验值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室温下保存12h内行血常规化验,其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数值与对照组在冷藏室下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数值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血液样本的红细胞化积(HCT)、血小板计数(PLT)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血液样本放置在不同温度下,血常规的数值有所变化,本次研究总结发现4℃下化验的血常规数值最为准确。

  • 标签: 温度 血常规 化验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并分析控制对策。方法选择本院检验科2014年1月-2014年4月正常体检人群600例,200例血样分别取自静脉血和末梢血,其余血样均取自静脉血,200例血样分别在2h内检验和24h后检验,200例血样分别置于室温和冰箱后6h检验,其余条件均相同。观察不同采血部位、放置时间、放置温度等因素对血液检查结果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和控制策略。结果静脉血白细胞计数(109/L)和红细胞计数(1012/L)分别为5.90±1.42和4.36±1.27,均低于末梢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血小板计数(109/L)为159.05±18.47,高于末梢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血小板计数(109/L)为130.47±21.39,均低于末梢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部位和放置时间会对血常规的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在检测过程中充分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控制实验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 标签: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仪器检测与人工镜检结果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做尿常规检测的病人共1000例,采集中段尿,全部标本进行两种方法的检测并且2h内出报告结果结果尿液中细胞等有形成分,分析仪法无法检测,该法漏诊现象经常发生(特别是泌尿系统的疾病),而镜检法能直接检测各种有形成分,可较好得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结论尿分析仪操作简便、快速,检测项目多,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但其不能替代显微镜对尿有形成分的检查。分析仪法只能作为筛查实验,尿镜检法是尿常规检查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尿分析仪 筛查 显微镜 金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样消化对尿碘检测结果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份尿检样品,采用氯酸消化法进行尿碘检测,采用两种不同质量的消化管进行尿样消化,观察两种消化管的消化结果,分析尿样消化对尿碘检测影响结果消化管A尿碘检测质量优于消化管B,消化剩余酸量大于0.4ml或小于0.2ml,可见,消化温度及氯酸量是尿碘检测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尿样消化温度需控制在110℃~115℃范围内,且氯酸量应为0.5ml,避免尿样消化对尿碘检测影响

  • 标签: 尿样消化 尿碘检测 结果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凝监测的相关因素对血凝结果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并进行血凝检测的患者不合格标本54例,并按照采血量小于1.5ml、采血量大于2.5ml以及是否存在血液凝块三个因素分为三组,与正常采血方法所得出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血量<1.5ml,采血量>2.5ml以及血液凝块三个影响因素对血凝四项,血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检测结果与正常的采血方法得出的检测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关血凝监测的血液采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采集技巧,认真核对相关细节,严格保证人为因素对于血凝监测结果影响

  • 标签: 血凝检测 凝血酶原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采集过程对检验结果影响。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前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标本的存放运送及签收进行探讨。结果标本采集的时机、方法、部位、姿势、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结果检验有影响。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从标本采集上控制误差

  • 标签: 血液采集检验结果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凝血液标本放置不同的时间对PT、APTT检测结果影响。方法收集100例健康状况良好的体检者的抗凝血,离心后,采用日本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立即检测结果为对照组。结果标本放置4℃24h、36h、48h、72h以及4天APTT都呈显著性延长趋势(P<0.05),在12h,APTT无明显延长,而PT值在12h、24h、36h、48h检测无显著性延长(P>0.05),而在72h、4天时间点检测PT都较前呈现显著性延长(P<0.05)。以本试验室参考范围PT11~14s,APTT24~36s判断,则第4天检测PT、APTT的结果有75%标本PT值变为异常,62%标本APTT值变为异常。结论血液标本检测后放置冰箱保存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72h,对于检测结果接近参考范围上限的标本则保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8小时。

  • 标签: PT APTT 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用不同标本(静脉血、末梢全血、预稀释末梢血)进行血细胞检测所得结果的分析,探讨其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随机对100例我院门诊健康体检人员自愿者,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用希森美康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将三组数据进行重复性实验和比对试验,经统计学分析,比对静脉血、末梢全血、预稀释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静脉血和末梢全血比较只有红细胞压积HCT,P<0.05有差异,而静脉血与预稀释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五项指标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细胞分析应以静脉血为主,标本采集确有困难时应尽量用末梢全血,应对引起末梢血结果的诸多因素引起重视。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全血 预稀释末梢血 血常规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自动尿液分析仪的逐渐普及,逐渐促进尿液检查朝标准化方向发展,并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较高的准确度以及较为方便、快捷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采用白细胞干化学法对尿糖进行检测,其结果为阴性,对尿糖采取镜检,则其为阳性。以下对尿糖对白细胞干化学法检测结果影响进行探讨分析。

  • 标签: 尿糖 白细胞干化学法 检测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样本处理方法对乳汁样本中HBV-DNA定量结果影响,筛选出适合临床实验室检测病毒DNA的样本前处理方法。方法4℃冰箱过夜后取中间层乳汁进行检测,以离心后的上清液、上清液浓缩、沉淀3种方法平行检测52份大三阳产妇的乳汁HBV-DNA含量。结果沉淀方法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均P<0.05)。与其他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4℃冰箱过夜后取中间层乳汁离心沉淀检测HBV-DNA是比较准确可靠的,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FQ-PCR HBV-DNA 乳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糖对白细胞干化学检测结果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干化学检测尿糖阳性且镜检白细胞阳性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尿糖阴性而镜检白细胞阳性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干化学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糖的增高,使干化学假阴性率也随之增高,对照组经检查,假阴性率为26.7%(32/120)观察组假阴性率在25%-87.5%,组间对比(P<0.05)。结论通过检测尿糖,会干扰干化学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假阴性率,因此在检测时,也需配合镜检。

  • 标签: 尿糖 白细胞干化学 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