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职业教育法》从组织领导、教育设施、经费的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对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将针对如何在医院实施教育法做一番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职业精神实际上是医学科学精神以及医学人文精神的一种高度统一。学科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属于职业精神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方面,同时又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也是由医生的职业态度、职业认识、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良心、职业意志、职业荣誉、职业作风以及职业信念等构成。正确、充分认识医学职业以及职业精神,对于培养医生职业精神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剖析了医学职业以及职业精神,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医生职业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科学精神
  • 简介:摘要当前大多数医院的精神科护士职业现状中职业倦怠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情形,对此笔者在本文中结合现代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精神科护士职业评价分析。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职业倦怠 职业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完善职业暴露保障体系。方法结合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4例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事件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及时有效的处理,4起职业暴露均未发生HIV感染事件。结论医护人员应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医疗机构应强化职能部门管理工作,建立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的保障机制,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

  • 标签: HIV职业暴露 处理 分析
  • 简介:摘要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在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肿瘤科护士,长期接触多种抗肿瘤药物,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孕期护士职业性接触化疗药物可致流产1。要减少和降低护士的职业危害,对肿瘤科护士及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人员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 标签: 化疗药物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肿瘤护理人员的职业情感体验及其影响,进而对肿瘤护理人员提供正确的认识方法。方法主要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肿瘤医院内的20名护理人员进行采访并深入交谈,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访谈和分析,总结出肿瘤护理人员在工作时容易产生的几种情感及这几种情感对于护理人员的影响。结论在对此次调查有了相应的分析结果后,应该将分析结果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对于肿瘤护理人员的关心,护理人员的家属及朋友要注意护理人员常见的变化,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减小他们工作的压力,创造出更愉快的工作氛围。

  • 标签: 肿瘤护理人员 情感体验 应用
  • 简介:摘要血液净化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险区之一,每天护士不仅要和患者的血液接触,还要和各种消毒液接触。护士如何在这样的职业环境中保护自己,就显得非常重要。对血液净化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降低护士的职业危害。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随着当前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循证医学的应用空间不断扩展,与医疗实践活动有着更加紧密的关系。而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与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不断融合,其医学思想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医疗思想体系,而职业卫生实践在与循证医学不断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有了循证医学的许多特点。本文主要就循证医学的基本要义进行分析,并结合职业卫生管理与循症医学实践想结合,探讨其发展模式。

  • 标签: 循证医学 职业卫生 融合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职业暴露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常见人群,完善职业暴露的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某医院职业暴露人员进行整理分析,将69例职业暴露人员按职业种类、损伤性质、暴露来源分析,共同探讨职业暴露的干预措施。结论减少职业暴露,是医院感染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培训,使工作人员自觉执行操作规程,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能力,是减少职业暴露的重要举措。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职业风险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助产士职业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避免助产士工作期间风险出现。结果增强助产士风险隐患意识,加强护患之间交流,可有效规避助产士职业风险。结论加强安全管理,强化风险理念,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是避免产妇出现威胁的重要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注射室是医院的窗口科室,负责全院门诊病人的各种注射、输液、血液标本采集等护理操作。注射室护士每天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直接接触大量的流动病人,经常暴露于病人的血液、体液及一些具有损伤性的医疗用具中,所以其工作特点决定了注射室护士是职业暴露而致职业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护士群体。因此,熟悉职业暴露的种类、特点及产生的原因,掌握职业暴露的防范措施等是每个注射室护理人员必备的基础功1。本文就注射室护士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综述如下。

  • 标签: 注射室 护士 职业暴露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03年国内SARS病毒的传播,及国内外实验室病毒的泄露,到今日埃博拉病毒的非洲蔓延,足以让人类心惊肉跳。血站从业人员如何保护自己,预防职业暴露,采取怎样的有效控制措施是我们面临的严俊的问题。为此在血站采供血过程中,必须预防和控制因职业性暴露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降低因职业暴露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危险。

  • 标签: 职业暴露 预防
  • 简介: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78名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职业、工作年限、暴露方式、暴露科室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从高到底依次护士71.7%、医生12.8%、医技人员51%、工勤人员10.3%;工作年限3年以下64.1%、3-5年3.8%、5年以上32.1%;针刺伤84.6%、粘膜暴露7.7%、皮肤暴露1.3%皮肤粘膜暴露I3%;暴露科室内科269%、外科295%、手术室115%、重症监护室51%医技8.9%、门急诊51%、五口25%。所有职业暴露者均按流程进行处理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染性疾病。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培训、增强个人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关键。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护士在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他们的健康回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职业病四:过劳肥预防妙计:保证三餐定时定量、主张清淡低脂饮食、保证每日睡眠时间、进行适量体育锻炼健康现状:最近一段时间,微博上有个名叫“过劳肥”的新型“职业病”很火,不少白领对照名词解释后大呼中招。这些与“过劳肥”亲密接触的职场人士面对自己“噌噌”上涨的体重,纷纷吐槽,工作压力大、连轴转、饮食不规律、夜晚两三点后才睡觉……专家表示,如此工作状态的人很容易出现“过劳肥”。

  • 标签: 职业病 防治 低脂饮食 定时定量 睡眠时间 体育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防护措施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未实行综合防护措施,将此时期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作为对照组,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对我院护理人员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将此时期的职业暴露情况作为对照组,总结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①职业暴露多在注射治疗及静脉输液时发生,对照组发生职业暴露的例数为19例,实验组为11例,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损伤程度及污染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控制情况更佳。加强对注射输液、废物处理、器械清洗时的综合控制,可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控制 策略
  • 简介:职业教育科学规划对国家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模块进行分析。应用"三级六块静态模型"理论从规范、便捷、系统、个性、人性五个职业指标分析《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各项职业技能模块在纵向与横向上出现拓展、深化等特点。分析认为在比重设计上一、二、三级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既有趋同性又有互补性。同时,健康理管师的能力生长包含静态要素与动态模式两个方面。对健康管理师的职业标准提出评价和改进建议。

  • 标签: 健康管理师 职业能力模块 职业技能鉴定 能力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化疗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常规手段之一,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时,对机体正常的组织器官的损害尤为严重。目前,我国化疗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却没有完善的防护制度,肿瘤科护士由于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会接触多种化疗药物,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但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普遍不强,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制定严格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制度。本文主要从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常见的职业暴露途径及化疗药物对医护人员的危害等方面入手,探讨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

  • 标签: 恶性肿瘤 组织器官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采血人员、检验人员和成分分离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方法统计不同科室2002~2012年的职业暴露情况。结果2007~2012年采血人员、检验人员和成分分离人员的职业暴露人数分别为173、87、92人次。2007~2012职业暴露情况高于2002~2006年,P<0.05;暴露类型比较,P<0.001;暴露级别比较,P<0.001。结论随着采血量的增加和工作量的加大,职业暴露有增加的可能。

  • 标签: 血站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